轉(zhuǎn)讓信息
南部奧體中心附近一精裝修辦公室轉(zhuǎn)讓,面積140多平,單屋獨棟玻璃房,視野開闊,停車方便,水電設(shè)施齊全,裝修風(fēng)格簡單大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現(xiàn)場考察,轉(zhuǎn)讓價格面議?。?strong>聯(lián)系電話:19960865678)
———— 以上內(nèi)容為廣告 ————
本文由尋美南部(原南部傳媒)推送
八仙橋是連接小元鄉(xiāng)趙柏灣村和劉家巷村的一座石拱橋,雄踞凡水河上,已有210年歷史。古時候,它是成都至閬中官道上的必經(jīng)之橋。
這條古官道被稱為中大路,是省府連結(jié)川北重鎮(zhèn)閬中的要道,古代傳送公文郵件必走此路,東可經(jīng)柳驛鄉(xiāng)至大橋、雄獅、萬年,過西河經(jīng)柏埡,直達閬中;西可經(jīng)金豐、富驛、鹽亭、秋林到達三臺而進入川西平原直抵成都。所以官府特設(shè)立驛站供官差歇息飼馬,柳邊驛(柳驛)、富村驛(富驛)由此得名。1700多年前,張飛引兵去閬中駐防,來往成都,走的就是這條路,柳驛境內(nèi)灶君山腰至今猶存的馬刨泉(馬跑泉)、張飛柏便是明證。這條古道寬5.7米,大部分路段都由石板鋪成,盡管如今路面己殘破廢棄,但有的路段,還依稀可見古人踩踏出深深印痕的石板。
當年張飛帶兵過此是否有橋無可查,現(xiàn)存的八仙橋修建于清嘉慶癸亥六年(1803年),這卻是有記載的,是一座長10米,寬5米,高8米的單拱石橋。設(shè)計別致、造型古樸,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整個橋身平地拔起,宛若長虹臥波,橫亙于凡水河上。
八仙橋高于路面1.5米,左右各有十級石梯與道路相連。上游一側(cè)的橋拱中間嵌有石雕龍頭,石龍昂首向天,吞云吐霧,氣勢恢弘:龍頭上方刻有“飛龍在天”四個大字;下游一側(cè)的橋拱中間嵌有龍尾,上刻“北道凌云”四個大字。這八個字皆為柳體楷書,筆力雄健,赫然在目。石欄桿上雕鑿的各種花草圖案栩栩如生。
八仙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單拱石橋,長10米、寬5米、高8米。位于南部縣小元鄉(xiāng)劉家巷村。

從上游往下拍照,拱橋高聳,氣勢非凡。龍頭上方,“飛龍在天”四個大字逎勁有力。
《南部縣文物志》(送審稿.1989年12月編?。┑?5頁記載:“它始建于清嘉慶癸亥六年(1803年)?!薄赌喜课氖焚Y料》第十九集(2008年12月出版)226頁《南部縣古橋擷英》(作者:趙建宏)一文記載的始建年代與前文一致,并稱贊“其建造規(guī)模雖不大,但卻設(shè)計別致、造型古樸,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整個橋身平地拔起,宛若長虹臥波,橫亙于凡水河上……”



下游往上拍攝,龍尾上方可見“北道凌云”四字


在橋下仰拍,拱橋底已見若干裂縫

橋面兩端梯道被填平,成了過車的馬路
此橋危也!前人修橋費盡千辛萬苦,后人享福理當精心保護。我們絕不能為一時方便圖一已之私而毀損古橋,望兩岸百姓恢復(fù)石梯,嚴禁汽車通行。即使兩岸要連通公路,也得另行新建水泥平橋??隙ǖ卣f,八仙橋的承重力達不到公路橋,如果不考慮這一因素硬要以古代今,以人行橋代公路橋,壓垮它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來源:南充記憶
點擊正文卡片關(guān)注我們
南部人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在這里

廣告爆料
聯(lián)系電話
(微信同號)
感謝您抽出· 來閱讀此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