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晚在線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獨家爆料,6名知情的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高官正考慮從東歐撤回多達1萬名美軍。報道介紹稱,美國前總統(tǒng)拜登政府于2022年在相關地區(qū)部署2萬人,以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加強與烏克蘭接壤國家的防御能力。而此次考慮撤軍的部隊是其中一部分,具體人數(shù)仍在討論中,但該提議可能涉及撤走拜登派遣的一半部隊。報道稱,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特朗普(資料圖)
從美國的戰(zhàn)略角度來看,調(diào)整在歐洲的軍事部署并非偶然。一方面,美國需要權衡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軍事資源分配,確保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與戰(zhàn)略利益的最優(yōu)化。另一方面,美國也期望歐洲盟友能夠在自身安全防御上承擔更多責任。此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就多次呼吁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他支持特朗普提出的相當于GDP5%的軍費目標,認為北約目前占GDP2%的軍費目標遠遠不足。
歐洲各國一聽這消息,那都急了。芬蘭國防部長安迪·哈肯寧表示,北約的歐洲盟國需要從美國獲得“清晰的撤軍路線圖”;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也表達了類似的立場,公開呼吁美國防長皮特·赫格斯“制定撤軍路線圖,以避免歐洲的盟友軍事實力驟然下降。
4月9日凌晨,俄羅斯塔斯社報道說,五角大樓回應說,他們確實在調(diào)整軍事結(jié)構(gòu),但還沒決定要減少歐洲的軍事特遣隊。不過,美國也希望歐洲盟國能自己多承擔點防務責任。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這一局勢,歐盟已經(jīng)開始“后美國時代”的預備動作。馮德萊恩力推“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擬動用高達8000億歐元的財政工具打造獨立軍工體系,試圖減少對美依賴。法國、德國、波蘭等國也紛紛高調(diào)重申“戰(zhàn)略自主”,這股“歐洲軍”呼聲,正在被現(xiàn)實不斷催熟。過去它是理想,現(xiàn)在,它成了必要。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歐盟內(nèi)部分歧深重、政治碎片化嚴重,統(tǒng)一防務從不是一紙預算就能完成的工程。
俄羅斯外交學院全球研究和國際關系中心主任瓦季姆·科久林則認為,華盛頓的決定將打擊烏軍的戰(zhàn)斗力。他指出:“美國人在波蘭不僅負責后勤,還部分參與制訂作戰(zhàn)計劃。此外,熱舒夫的美國軍人還積極向烏軍提供情報。在這方面,要取代他們是最困難的。美國不會向任何人提供其軍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的密碼。沒有這些密碼,就無法使用‘海馬斯’對俄羅斯目標進行精確打擊?!?/p>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俄羅斯而言,美國撤軍無疑減輕了其在歐洲方向的軍事壓力,使其在地區(qū)事務中擁有了更大的戰(zhàn)略空間。雖然俄羅斯表面上沒有過多表態(tài),但美國撤軍這一行為本身,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歐洲的軍事平衡,俄羅斯在與歐洲國家的博弈中,或許將擁有更多的主動權。英法等國原本試圖組建“遠征軍”支援烏克蘭,但前提是美國提供幫助。如今美國帶頭撤離,歐洲國家必然會重新評估風險,加速“跑路”,這對于烏克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回到最初的撤兵問題上,我們可以窺探到美國的棋下一步是圍繞亞洲。美國的每一個投資都是要收回回報的,對于這些被撤回美國的兵,特朗普政府不可能讓他們卸甲歸田,而是一定會把這些兵力重新規(guī)劃投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