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宇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自己和妻子的月薪。

說起來,毛主席一生都秉持著極為儉樸的生活作風,他的皮拖鞋,破舊程度令人心疼,鞋幫與鞋底多處開裂,可他依舊對其珍視有加,不舍得丟棄,時常穿著它在住所里踱步沉思。
在公私事務的處理上,毛澤東始終堅守著極為嚴格的原則,對任何形式的特權(quán)行為都堅決說 “不”。
他的一些親友曾找到他,期望能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獲得特殊關(guān)照,然而無一例外,都被他果斷拒絕。
他神情嚴肅地對親友們說:“新中國是人民的國家,我們絕不能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為個人謀取私利?!?對待收到的禮品,毛澤東同樣公私分明,從不據(jù)為己有。不管是國內(nèi)地方送來的特色物產(chǎn),還是外賓贈送的珍貴禮物,他都會要求工作人員詳細登記,而后全部上交國家。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從蘇聯(lián)回國后,毛澤東深知,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實踐經(jīng)驗同樣不可或缺。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送毛岸英去 “勞動大學”,讓他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那里,毛岸英從零開始,認真學習使用各種農(nóng)具,悉心鉆研如何在土地上精準播種、辛勤耕耘,努力與樸實的農(nóng)民打成一片。
毛主席對兒子嚴格要求,對待女兒亦是如此,困難時期,李訥在北京大學求學。當時,全國人民都深陷物資匱乏的困境,李訥所在的學校也未能幸免。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李訥主動降低了自己的糧食定量。

然而,這導致她的身體日漸虛弱。工作人員心疼不已,便向毛澤東提議給她送些餅干等食物,或者用公車接送她上下學。
毛澤東聽后,態(tài)度堅決地拒絕了這些提議,他說:“別人能吃的苦,她也能吃。不能因為她是我的女兒,就搞特殊化?!?在毛澤東的嚴格要求下,李訥只能默默忍受著饑餓與疲憊,堅持和同學們一起排隊打飯,一起步行往返于學校和住所之間。
作為毛澤東的嫡孫,他出生于 1970 年,現(xiàn)任軍事科學院軍事戰(zhàn)略研究部副部長,擁有少將軍銜,同時還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憑借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毛新宇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毛新宇多年來,他全身心投入到對毛澤東思想的深入研究中,通過撰寫學術(shù)著作、發(fā)表演講等多種方式,向世人傳播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同時,他對反腐倡廉工作也極為關(guān)注。在日常生活中,毛新宇始終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腐敗行為。

2014 年全國兩會期間,面對媒體關(guān)于 “如何評價自己的家風” 這一問題,毛新宇態(tài)度堅定地表示,毛家家風的核心就是清正廉潔。他特別提及毛澤東的遺物中有一件睡衣,上面打了 70 多個補丁,以此生動例證這種優(yōu)良家風自毛澤東起,歷經(jīng)毛岸青夫婦,一直傳承至自己這一代,從未有過絲毫間斷。
在毛家,包括他父母這一代在內(nèi),從未將金錢多寡當作評判價值與生活質(zhì)量的依據(j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據(jù)毛新宇透露,2013 年他和妻子的月薪總和約為 8000 元,從他母親那一代到他這一代,全家人均依靠工資維持生活。他的兩個姑姑和兩個姨媽均已退休,生活極為平民化,甚至略顯清苦。
“低調(diào)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毛家人不經(jīng)商、不逐利。” 這句話毛新宇在不同年份、不同場合反復強調(diào),并將其視作 “毛家家規(guī)”。

他堅定地表示,自己和愛人以及后代將永遠恪守這一家規(guī),他本人從始至終都未曾有過經(jīng)商的念頭。
對于自己的職業(yè)和將軍身份,毛新宇并不把將軍僅僅看作一種榮譽,他坦言將軍一職不好當,要干得出色更是難上加難。正因如此,他積極投身于軍事戰(zhàn)略研究工作,為提升我國軍事戰(zhàn)略水平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報:《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特制單腿眼鏡、上交禮品的清單……毛澤東家風展在滬開幕》
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wǎng):《延安時期的紅色家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