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攝影報道

春暖花開的成都寬窄巷子熱鬧非凡。但鬧中取靜,巷子深處,古色古香的成都畫院正在進行一場雅致的展覽。書畫之道,深植華夏精神,探源立新,傳承千年文脈。4月12日,《尋源——薛磊、文永生、黃勝凡作品展》在成都畫院開幕,展出了三位川籍畫家在出川求學又歸來故里后,不斷探索藝術源頭的經(jīng)典作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薛磊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薛磊,自幼學習書畫,傳統(tǒng)功底深厚,筆墨間盡顯書生意氣。數(shù)十年深耕蜀地,以強健之筆“養(yǎng)氣為畫”,將蜀山自然之美、藝術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融入盈尺畫卷。此次展出的20幅國畫山水,筆法細膩而不失俊逸,既有傳統(tǒng)國畫的沉穩(wěn)與內(nèi)斂,又融入了當代藝術的靈動與張力,無論山川河流或云霧煙霞,皆以高古之風凝實之形,展現(xiàn)了蜀地山水的厚重與空闊,和畫家對蜀山文化根源的深度思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永生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研究員、成都畫院專職畫家文永生,數(shù)十年深研傳統(tǒng)經(jīng)典,強化個人思想意識的獨立表達,逐步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結字運筆之道,成為了當今書壇極具辨識度的書法家。此次展出的9幅書法精品,既有魏碑之古樸,又融民間之拙趣,自成一家,風骨卓然。10幅山水國畫以簡為尚,簡中見繁,可謂“簡貴入微,洗盡沉碴,獨存孤迥”,筆墨間盡顯獨運匠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勝凡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黃勝凡,師承錢五元、沈鵬、姜寶林、曾來德等名家大家,多年深耕法度,書畫并行,二者兼善。此次展出的13幅諸體書法精品,遒勁雄健,墨色酣暢,激昂縱橫。21幅墨猴圖,或意境深遠,或意趣天成,皆得自由之美。

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書記、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四川省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院長曾來德受邀為這次展覽命名,他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以“尋源”來詮釋本次展覽。曾來德在開展儀式上提到,國畫與四川的淵源極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都畫院一角

“中國文人畫最早的倡導者、推動者,蘇軾和文同,他們都是四川人。這里是文化的上游,也是長江黃河的上游,因此叫‘尋源’,恰如其分?!痹鴣淼码S后又將四川的人文和地理結合,闡述了四川獨特的地理落差帶來的自然風貌,為畫家提供無限的靈感。而在文化溯源上,從李白到杜甫,到陸游再到近現(xiàn)代的黃賓虹、張大千等等,他們都曾出入蜀地,在這片土地上汲取靈感。

“這些有名的人物、畫家、文化學者,一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從四川走出去,再回來?!痹鴣淼陆忉?,這也是今天展覽的三位主角的一個特點。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