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個讓人后背發(fā)涼的事——咱國家軍工單位里,居然出了個吃里扒外的“內(nèi)鬼”!按理說,能進這種單位的都是高學歷人才,端的是國家的鐵飯碗,可偏偏有人腦子拎不清,把手里的機密當商品,賣給外國間諜換錢花。這事曝光后,網(wǎng)友們氣得直拍大腿:“吃著國家的飯,砸著國家的鍋,這種人就該嚴懲不貸!”

這事得從一個叫衛(wèi)某的說起。他原本是某軍工研究院的網(wǎng)絡管理員兼保密員,聽起來是個既管網(wǎng)絡又管保密的關鍵崗位,手里掌握著不少核心資料。平時穿工裝掛胸牌,進出單位都是按保密流程走的,誰能想到,他背后早就被外國間諜盯上了。
據(jù)新華網(wǎng)披露,那些境外間諜特別會“釣魚”,專在軍工單位附近的書店、地鐵站晃悠,看見穿工裝的人就湊上去套近乎。衛(wèi)某就是在這么一次“偶遇”里,認識了個“出手闊綽”的外國友人。人家先是請吃飯、送禮物,慢慢就跟他聊起“賺錢門道”,說只要提供點內(nèi)部資料,就能拿高額報酬。一開始衛(wèi)某心里也打鼓,但架不住對方天天吹耳邊風,加上他在單位跟領導關系不好,心里憋著股氣,想著“反正領導瞧不上我,不如撈點實惠”,一來二去就松了口。

有了職務便利,衛(wèi)某的竊密簡直“如入無人之境”。他用移動硬盤批量拷貝機密文件,偷偷配了領導辦公室的鑰匙,周末假裝加班溜進去翻資料,甚至用手機對著涉密電腦屏幕瘋狂拍照,開會時藏著錄音筆偷錄內(nèi)容。就這么整整干了幾年,直到被抓時,兜里還揣著偷配的鑰匙和間諜給的專用手機,相冊里全是偷拍的文件照片。經(jīng)調(diào)查,他一共出賣了1000多份資料,其中機密級6份,秘密級536份,相當于把國家的“軍事家底”往外賣。

事件曝光后,評論區(qū)直接“炸了”。熱評第一就是“賣國賊必須死刑”,點贊量十幾萬。有網(wǎng)友翻出舊賬:“之前那個留學生侯某某,被美國策反后回國繼續(xù)泄密;還有軍工研究員曾某某,在意大利留學時被發(fā)展成間諜,怎么高學歷人才接二連三出事?”大家發(fā)現(xiàn),境外勢力現(xiàn)在專挑“有怨氣”“想賺錢”的目標下手,用“知心朋友”的套路攻破心理防線,說白了就是抓住了人性弱點。
有人氣得直罵:“端著國家的飯碗,卻給外人遞刀子,這種人留著就是禍害!”也有網(wǎng)友冷靜分析:“單位監(jiān)管也有問題,一個保密員能輕松繞過安全措施,說明制度漏洞不小。入職培訓、日常保密教育是不是走形式了?”還有人提到,現(xiàn)在間諜手段升級了,不再是影視劇里那種“拿現(xiàn)金收買”,而是搞長期感情投資,專門找職場失意、心理脆弱的人下手,防不勝防。

看完這事,心里真是沉甸甸的。衛(wèi)某的教訓太深刻了,他以為自己只是“接點私活”,卻不知道每一份機密背后都是國家的安全。想想看,軍工單位的保密員,本應是機密的“守門人”,結果成了“賣門的內(nèi)賊”,這得多危險?境外勢力之所以屢屢得手,就是看準了個別人員意志不堅定、保密意識淡薄,加上單位監(jiān)管有漏洞,才讓他們有機可乘。
咱普通人可能覺得“保密”離自己很遠,但其實大到國家機密,小到個人信息,都需要警惕。尤其是在關鍵崗位的人,拿的是國家給的待遇,就得把“忠誠”二字刻進骨子里?,F(xiàn)在看來,單位除了技術上的保密措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也得跟上,不能讓“職場失意”變成“泄密缺口”。另外,法律懲戒力度也得讓所有人知道:背叛國家沒有退路,一旦伸手,必定嚴懲。

網(wǎng)友說得對,“內(nèi)鬼比外敵更可怕”,因為他們藏在暗處,披著“自己人”的外衣搞破壞。希望這事能給所有人提個醒:保密意識得跟鋼筋似的,扎得牢牢的,別被眼前小利迷了眼,更別讓一時怨氣毀了一生。國家的安穩(wěn),靠的是每個崗位上的人守好自己的“門”,要是都像衛(wèi)某這樣吃里扒外,那咱們的“鐵飯碗”還能端得穩(wěn)嗎?
說到底,守住底線,就是守住咱們自己的未來。對這種背叛國家的人,必須嚴懲不貸,才能讓后來者不敢伸手、不想伸手。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