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心難測,最可悲的莫過于在外面一套,回家一套。

家門外,笑臉相迎,客氣有禮;家門內(nèi),橫眉冷對,刁難無度。

外面是天使,家里是魔鬼,這樣的人最傷人心。

漢朝劉向在《說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官員在外謙恭有禮,深得民心;回府后卻對家人呼來喝去,妻兒戰(zhàn)戰(zhàn)兢兢。

一日,其主上門拜訪,見此情形,嘆道:"不敬親而敬外,本末倒置也。"于是將其罷免。

對內(nèi)對外兩副面孔的人,到底是何心理?今日便聊聊那些喜歡欺負親人,討好外人的四種人。

01 缺乏安全感,靠外人認同填補內(nèi)心空洞

人若缺乏安全感,總想從外界獲取肯定,這是表里不一的根源。

缺乏安全感的人,把家人當作理所當然,卻對外人唯恐不及。家人看多了你的缺點,外人卻能給你新鮮感與認同感。老話說:"親人眼里無英雄。"親人知根知底,他們對你的肯定往往被視為敷衍;而外人的贊美,卻讓他們?nèi)琊囁瓶省?/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顆在外謙遜有禮,深受同僚愛戴。然而回到家中,卻對母親百般刁難。一次,他在宴席上對賓客畢恭畢敬,遞酒遞菜,無微不至。母親在旁見狀,不禁落淚。賓客驚問緣由,母親道:"我兒自幼便冷漠無情,唯獨對外人熱情。我只怕他日后必遭天譴。"賓客將此事告知晉侯,晉侯大為震驚,將魏顆免職。

孔子云:"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連自己至親都不善待的人,對外的熱情不過是虛偽的表演。

缺乏安全感的人,把對家人的冷漠與對外人的熱情,變成了填補內(nèi)心空洞的工具。

這種人的可悲之處在于:越是渴望外界認同,越難得到內(nèi)心真正的滿足。

02 內(nèi)心自卑,欺負弱者滿足虛榮

自卑與虛榮總是孿生兄弟。內(nèi)心越自卑的人,越容易在弱者面前擺譜耍威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弱者當然是最容易拿捏的對象,而親人恰恰是最容易被當作出氣筒的人。他們在外討好強者,回家卻欺負自己人。老話說:"窩里橫,外面慫。"這種人見強則弱,見弱則強,實為窩囊之尤。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年輕時曾目睹一件事:一位縣令對上司點頭哈腰,對下屬卻呼來喝去。一日,縣令家中宴請賓客,下人稍有差錯,便拳腳相加。白居易感慨道:"畏威不畏德,敬上不敬下,此人必無遠行。"后來這位縣令果然被彈劾免職,淪為笑柄。

《史記》中記載:"德不內(nèi)施于家而能外樹之國者,未之有也。"一個人連對自己親人都不善良,又怎能真心對外人好?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內(nèi)心自卑的人,在強者面前卑躬屈膝,回到家中就要把丟掉的面子再撿回來,這是懦夫的自我安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樣的人,不配為人師表,也難有真正知己。人品有虧,終將眾叛親離。

03 精于算計,把親人當作無需投資的廉價資源

世上一切,都逃不過利益二字。有些人深諳此道,卻用錯了地方。

親人在他們眼中,是不必付出也能得到的感情;外人則需要投資和經(jīng)營。老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遠水解不了近渴。"親人永遠在身邊,無需費心經(jīng)營;外人則要靠利益維系,所以處處討好。

《莊子》記載商人苦心經(jīng)營生意,回家卻對妻兒不管不顧,稍有不順就發(fā)脾氣。一次,他被客人問及此事,竟直言:"妻兒是我的,不必討好;客人卻要靠情面做生意。"孰料此話被傳開,生意一落千丈,妻子也帶著孩子離他而去。

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真正的智者懂得:對親人好,是人性的起點,也是一切善行的根基。

把親情當作免費資源透支的人,終究會發(fā)現(xiàn),感情也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沒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人最終會發(fā)現(xiàn):外人再熱情,終究抵不過患難與共的親人。等他明白這個道理時,親情可能已消耗殆盡。

04 虛榮心作祟,以為外人評價就是自己的價值

虛榮心是最難戒的癮,讓人分不清什么是裝出來的,什么是真實的自己。

有人為了在外人面前塑造完美形象,不惜犧牲親情。老話說:"門前雪掃凈,不管屋后高山積雪。"外面的光鮮亮麗,掩蓋不了內(nèi)在的空虛。

北宋大臣范仲淹年少時曾寄居在一戶人家。這家主人對客人熱情有加,對家人卻苛刻異常。有一次,

晏子曰:"仁者愛人,自親始也。"愛是從近及遠,若連至親都不愛,遑論他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虛榮心強的人,常把親人當作舞臺背后的布景,而自己在外人面前表演著完美的人生。

這種人的悲哀在于:再多的贊美,也填不滿內(nèi)心的空洞;再多的虛榮,也換不回失去的真心。

人這一輩子,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靠山。若連家人都對你失望透頂,外面的風光又有何用?

《顏氏家訓(xùn)》言:"愛及親疏,敬有厚薄。"待人接物,有親疏遠近之別,對親人冷漠,對外人熱絡(luò),是本末倒置,終將嘗到苦果。

轉(zhuǎn)發(fā)告誡身邊人,不要做那表里不一的小人,家是港灣,不是戰(zhàn)場;親人是依靠,不是敵人。人生在世,當先善待親人,再去感化他人。天下和諧,始于家庭安寧。弘揚中華孝道文化,愿世間少一些對內(nèi)冷漠、對外熱情的兩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