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2日的戰(zhàn)斗中,烏克蘭空軍一架F-16戰(zhàn)斗機在戰(zhàn)斗中被導彈擊中后墜毀,26歲的飛行員帕維爾·伊萬諾夫隨機犧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澤連斯基下令授予其“烏克蘭英雄”稱號和“金星”勛章。

目前尚不清楚該架F-16是被俄軍還是友軍導彈所擊落,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之中。但BBC昨晚的報道里稱其被俄羅斯導彈擊中,消息來源說:“俄羅斯總共向這架飛機發(fā)射了3枚導彈,要么是S-400陸基防空導彈系統(tǒng)發(fā)射的制導防空導彈,要么是R-37空對空導彈?!?/p>

這是烏克蘭失去的第二架F-16,去掉8月份,奧列克西·梅斯駕駛的F-16戰(zhàn)機在防御俄方導彈和無人機時被己方防空導彈誤擊。

下面這個截圖是我自己截的,視頻是前幾天基輔防空系統(tǒng)迎擊俄軍導彈和無人機時的情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么密集的火力之下,戰(zhàn)機被擊中的可能性并不低。

但有一點值得反思:為什么兩架F-16戰(zhàn)機被擊中,兩名飛行員都沒能生還?

F-16雖然昂貴,但遠不如飛行員的生命的珍貴。除了生命本身,培訓一名成熟的F-16飛行員通常需要兩年半時間。烏克蘭飛行員的培訓大多在1年至18個月,這種情況下,其戰(zhàn)斗能力大致相當于拿到汽車駕照的人上路行駛的第一個星期。

烏克蘭空軍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看看有沒有非技術因素,空軍中有沒有“人在機在、機毀人亡”的信念。

昨天還有一個相對利好烏克蘭的消息: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拜登2021年4月實施的緊急狀態(tài)及制裁俄羅斯的行政令延長1年至2026年4月。

川普的行政令刊登在美國《聯(lián)邦公報》上:“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特定的有害對外活動繼續(xù)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異常且巨大的威脅。因此,國家緊急狀態(tài)必須在2025年4月15日之后繼續(xù)有效?!?/p>

拜登時期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總統(tǒng)行政命令,川普可以在其到期后不再執(zhí)行;另一種是法律制裁,它由國會通過成為法律,需要國會批準才可以解除。

川普延長制裁屬于常規(guī)做法,因為其主導的停戰(zhàn)談判目前尚無任何進展,“制裁”是他的談判籌碼,在實現(xiàn)目標前沒有理由主動放棄。

另外,他還想在烏克蘭的礦產資源這塊大肥肉上狠狠地咬一大口。眼下,雙方重啟了礦產協(xié)議談判?!都~約時報》近日發(fā)文披露了川普貪婪的嘴臉——

烏克蘭必須歸還3年來美國的援助;

將一半的自然資源開采收入轉移到美國控制的投資基金,美國獲得該基金的全部利潤,直到烏克蘭歸還所有援助及每年4%的利息為止。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這樣的成語已經無法描述川普“交易藝術”的無恥。

“路透社”的報道稱,烏美雙方礦產協(xié)議談判的氣氛“非常敵對”,談判不太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美國的條件根本就是“極端主義”。

與此同時,美俄之間的談判也在進行。

昨天的媒體消息顯示,川普特使在莫斯科與PT長談了4個小時,雖然談判內容沒有公布,但從維特科夫看到PT時將右手放到左胸行“效忠禮”的細節(jié),就可以想象談判的情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維特科夫的這個動作,令世界震驚不已。

內華達州民主黨參議員凱瑟琳·科爾特斯·馬斯托近日提出一項法案,敦促川普政府免除烏克蘭和以色列的全面關稅,因為它們是“飽受戰(zhàn)爭蹂躪的盟友”。

馬斯托說,烏克蘭正在遭受攻擊,對其征收10%的關稅的政策“是不可接受的”。

昨天,美國還有另一場談判:在阿曼與伊朗進行核計劃談判。

談判的形式很有趣——

三個房間,阿曼的聯(lián)絡人在中間,左右兩個房間分別給美、伊代表團,聯(lián)絡人穿梭于美伊兩個房間之間,給雙方帶話。

持續(xù)了兩個半小時的談判結束后,伊朗官員稱此次會談“富有成果”,美國則稱贊“直接溝通”是達成可能協(xié)議的關鍵。。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表示,雙方即將建立正式談判框架,并同意下周(可能為周六)再次舉行會談。他說:“我認為,作為第一次會議,這是一次建設性的會議,在非常和平和尊重的環(huán)境中舉行,因為沒有使用不恰當?shù)恼Z言?!?/p>

阿拉格奇和維特科夫還面對面短暫交流了幾分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前,俄方曾表示,愿意為美伊談判牽線搭橋并推動達成協(xié)議。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美伊談判取得成果,川普必定會將功勞分給他的偶像PT。

川普的伊朗政策與其第一個任期很不一樣——當初是他對伊朗極其強硬并主動退出伊核協(xié)議,他第二個任期初期也因哈以戰(zhàn)爭對伊朗撂了一大堆狠話,但主導俄烏停戰(zhàn)后悄悄改變了對伊朗的態(tài)度。

我們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伊朗是俄羅斯的重要盟友,其為俄方提供的大量沙赫德自殺式無人機為俄軍進攻烏克蘭立下了“汗馬功勞”。川普緩和與伊朗的關系很可能是因為“愛屋及烏”。

在如此復雜的國際關系下,烏克蘭所面對的絕不僅僅是獲得歐洲軍事援助和堅持戰(zhàn)斗那么簡單,澤連斯基本人也面臨著更加艱巨的考驗。

昨天晚上,我在我的備用公眾號“繁與簡”中全文轉發(fā)了BBC的一篇評論文章《戰(zhàn)爭改變了澤連斯基——但現(xiàn)在是他再次轉變的時候了》(點擊標題可讀)。

有讀者在評論區(qū)說文章很混亂、很難讀,讀完了不知道文章想表達什么。

其實,那是因為歐美人的寫作風格、閱讀習慣與我們差距太大的原因。我一直認為,閱讀國際大媒的評論有助于我們深度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fā)生的事,所以現(xiàn)在這里把那篇文章的內容概述一下。

文章作者曾幾十次與澤連斯基面對面交流。文章評論說,澤連斯基在戰(zhàn)爭初期表現(xiàn)得“非常聰明”,成功地將國際輿論引導到烏克蘭這一邊,并因此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幫助。尤其是他從入侵開始到今天,每天堅持對烏克蘭、對全世界發(fā)表視頻講話,“實屬罕見”。

文章回顧了澤連斯基與川普的“過山車式”的關系發(fā)展過程,指出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外交官”,尤其是在與川普打交道時缺乏足夠的“幽默”。

作者認為,川普上任之后,很多國際局勢都發(fā)生了改變,原本是烏、美針對俄的兩方關系變成了烏、美、俄三角關系,當澤連斯基面對這種新型關系時,他必須做出改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仍然用兩方關系的模式來應對日益明顯的挑戰(zhàn)。

文章最后說“讓澤連斯基屈服非常困難”——這里不是指向俄羅斯屈服,而是向盟友屈服。文章引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奧努奇的話說:“戰(zhàn)爭改變了每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改變了我們所有人,但我不認為澤連斯基從根本上發(fā)生了改變——這在某種情況下是好事,在另外的情況下是壞事?!?/p>

奧努奇教授指出:“某些人已經認定與澤連斯基談判很困難。為什么?因為他有他必須堅守的紅線?!?/p>

澤連斯基的紅線非常清晰且不可突破——不承認被占領土為俄國領土,哪怕它在俄國的控制之下;不接受削弱武裝力量的條件,以免將國家的未來置于危險之中。

任何讓他放棄這兩條件紅線的談判本質上都不是談判,而是逼降。

因此,澤連斯基不可能改變立場,他能改變的只是與流氓們打交道的方式。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不希望他改變什么,只想向他表達謝意,因為他幫助我們普通人抵擋了邪惡的攻擊,也讓我們領悟到很多人生的意義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