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公眾號“獨立先鋒”,理想國獲授權(quán)轉(zhuǎn)載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現(xiàn)在連一家像樣的書店都沒有了,從前有一家,十幾年前就倒閉開不下去了,老板是我的老熟人,與錢小華也很熟,前兩年我在一個公交站臺等人,剛好邊上有一家賣鐵門鐵窗的,我進店觀看,戴鴨舌帽的老板竟然是原先那家最好書店的老板,他已經(jīng)改行十幾年了,因為沒有人再買書了,這個老板過去經(jīng)常去五臺山先鋒書店進貨。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就像丟了魂一樣,我過去出門就是去書店,現(xiàn)在沒有書店了,我也就很少出門了,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城市竟然養(yǎng)不活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書店,這就是現(xiàn)實,書店不是越來越少,而是快沒有了,是不是每一個城市都如此了?在此等情況下,錢小華的書店卻越開越多,居然開到了鄉(xiāng)村,開到了香格里拉,他甚至發(fā)愿要開到珠峰。

 《媽媽,我》《母親集》書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媽,我》《母親集》書影

錢小華年前出了兩本新書,一個黑皮本,一個白皮本,一本寫母親的,一本拍母親的,兩本書看完之后的感受,就兩個字,一個真,一個誠,每一個字都真,每一個字都誠,每一張照片都真,每一張照片都誠,甚至連每一張照片里的黑色都浸透了真和誠,甚至連每一本書里的每一個逗號,每一個句號,每一個省略號都浸透了真和誠,我甚至在剛一打開這本書看到錢小華媽媽的生卒年月就像是看到我媽媽的生卒年月,他能真到這個程度,看到這個簡單的生卒年月就可以感動人心,他的媽媽已經(jīng)去世四十多年了,他同他媽媽在一起的一切細節(jié)都宛如昨日,都完好無損地保存在錢小華的記憶里,誰能想到除了做書店之外,錢小華還能寫下這樣一本催人淚下的母親之書?我有一種感覺,這本書一定會成為今年最感動人心的一本書!是許多年以來寫媽媽最好的一本書!堪比盛成的《我的母親》!

《媽媽,我》書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媽,我》書影

我讀老錢的這本書流了好幾次淚,有一次是在207頁,他在浙江岱山一個依山傍海的老宅,他把墻上一張無人問津的母親的照片帶回自家,鄭重地掛在墻上,就當做自己的媽媽一樣掛在墻上,他說,“這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就像春天的豎琴”。他在中國各地的鄉(xiāng)村總共拍了有上萬張照片,原因是他去世的媽媽生前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他拍她們就像是拍自己的媽媽!

我這十年中,因為蒙了鄉(xiāng)村要重生的福,我選擇開辦鄉(xiāng)村書店,絕大部分的時間在鄉(xiāng)下走村串戶。每到鄉(xiāng)下的老村子里,發(fā)現(xiàn)破敗的屋里衣柜有媽媽做的鞋底我都把它帶回來。還有鄉(xiāng)下老照相館,我看到館里有媽媽們的照片在整修,我就請他們要是有多的幫我留著,自己心想,“說不定有我媽媽在里面呢?!边€有許多老房子里什么都沒有了,我發(fā)現(xiàn)墻上還掛著主人家媽媽的畫像,被風雨剝蝕得傷痕累累,我爬上去取下來帶回家。

有一次去浙江舟山岱山縣一個海邊的小村莊,有座依山傍海的老宅,面朝大海,村上人告訴我這座宅子有七八十年歷史了,主人是一個從上海來的下放知青,有弟妹四個,房子已經(jīng)倒塌,殘墻破壁,可在一個房間里墻上有她們一家人媽媽的照片,媽媽一個人在守護著這個家,她一生所積攢的財物都給兒女們搬空了,倒是扔下年邁的媽媽不要了,我的心錐刺般痛,頓時眼睛潮濕了。但我好像又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媽媽,仿佛媽媽還活著,就在我的眼前。我把這媽媽的照片從墻上取下來帶回了南京,放在我的身邊。這是最珍貴的東西,就像春天的豎琴。

——《媽媽,我》錢小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選自《母親集》 錢小華 攝于浙江舟山市 岱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選自《母親集》 錢小華 攝于浙江舟山市 岱山

老錢把自己當禮品一樣送給了書店,送給了在天上注視著他的媽媽,老錢很孤單,他坐在我身邊的時候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孤單,他樣子黑黑,嗓子低沉,歡喜起來像極了一個大男孩,但我總覺得他不像這個時代的人,他倒很像晚清民國那些早期到中國來的虔誠的傳教士,他要把福音傳遍天下,不惜一切代價,自我根本不足惜。人人都活著,但很少有人可以把真生命顯現(xiàn)出來,老錢的厲害之處就是他可以把真生命和盤托出,這個時代沒幾個人可以把生命和盤托出,老錢有這個和盤托出的氣概。總之,在老錢的身上看不到他是這個時代的。

老錢一生有兩個信仰,一是母親,一是書店,老錢一生建立了兩個形象,一是與母親永遠相伴,一是與書店永遠相依。

那些紀念媽媽的文字那么樸素那么真誠,必然會成為我們民族紀念母親的文字里嶄新的經(jīng)典。

那些書店呢?雖然老錢深知人正在放棄書本這個古老的靈魂工具,現(xiàn)在國民年均讀書量世界排名第幾呢?但是老錢依舊在拼命做書店,這就是他的不可思議之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老錢,他在那么多人愛讀書的時候出現(xiàn)了,又在那么多人不愛書的時候強力出現(xiàn)。

 《媽媽,我》內(nèi)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媽,我》內(nèi)文

孝子在今天是絕對的稀罕物了,誰還能做這個古老的絕品,我也在是看了老錢的這本書才知道老錢就是這個古老的絕品,加上書店現(xiàn)在是整個地球最孤獨的事業(yè),老錢做了兩樁做最孤獨的事情,他能把愛母親,愛書這兩樁事情做到絕對,做到信仰的程度,誰能呢?

我們只知道老錢是做書店的,不知道老錢還是個終身相伴母親的孝子,這相伴不僅發(fā)生在母親的生前,更是在他媽媽去世之后的這四十年里,媽媽已經(jīng)去世四十年了,但他一直陪伴著媽媽,這種陪伴活到今天我是第一次聽聞,第一次知道,與老錢認識這么多年他只與我談過一次他的媽媽,這次看這本白色封面的紀念媽媽的書才基本清楚,之前,我只知道清代有一個叫鄭珍的大詩人,在他母親去世之后立即在母親的墳邊蓋個房子住下,老錢同鄭珍很像,他沒有一天忘記媽媽,媽媽是他最愛,書是他最愛,他把這兩件事情做到極致,他因此而成為自我和人的來處的守護者。

他臉色黑黑,一看就是來人間吃苦的,并非要來過上好日子的,老錢那一代的父母都很苦,但是很真,我們這一代的苦不是很多,但是很假。在這本書里他還原的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一本難念的經(jīng)的事實,很苦,很難,很真,筆法樸實,時有夸張,樸實的時候真實,夸張的時候更真實,老錢有這個本事,他的語言是由童年歲月,成人經(jīng)驗和信仰形成,天真與成熟相交融,悲慘的媽媽之死被他寫的得簡直就是一場莊嚴肅穆的超度,媽媽的苦,媽媽的辛勞,媽媽的委屈,在這樣質(zhì)樸動人的文字里都得到了超度,同時,這本白色封面的書也是寫給那個貧窮年代的,也是對那個貧窮年代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兄弟姐妹做的一場文字超度。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安徽黟縣 碧山 201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安徽黟縣 碧山 2015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江蘇蘇州 201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江蘇蘇州 2015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安徽黟縣 碧山 201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選自《母親集》錢小華 攝于安徽黟縣 碧山 2015

真誠的文字帶給我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感動心頭,第二個就是無比地生動活潑,老錢的文字太生動了,就是因為他的真誠,他把那個年代的苦中之樂寫的多么生動活潑呀。

在老錢的這本書里還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多流汗才有飯吃。老錢在他的這本書里懷念的是一個一窮二白,通過硬生生干體力活活下來的最后一代人。

老錢說他此生見過的最勤勞的人就是他的媽媽,在他媽媽去世之后,他發(fā)現(xiàn)媽媽共留下了22雙納好的鞋底,還有一缸腌好的咸菜,還有誰,在媽媽去世四十年之后如此如饑似渴地思念自己的媽媽,只為了給媽媽寫一首最動人的歌。

我有時候晚上給老錢打電話,他聲音沙啞低沉,說他正在泡腳(音“決”,金壇土音)呢,泡個腳好睡覺,他說。我雖然沒看見他,但也能感受到他的孤獨。

 《母親集》《媽媽,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母親集》《媽媽,我》

老錢的兩本書,一本白,一本黑,就像是擺放在媽媽墳前的兩束花,一束白,一束黑,老錢把他媽媽安葬在這本白色封面的書里,然后把天下美麗的辛苦一生的媽媽們鄭重地擺放在這本高貴的黑色封面的書里。

通過白色封面的書,我們記住一個叫做“王來娣”的媽媽。

通過黑色封面的書,我們記住了天下的媽媽。

兩本書語調(diào)沉浸遲緩,都是帶入式的,都是黑白的。

楊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