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10日,在重慶較場口發(fā)生了一件舉世震驚的血案。知名學者李公樸、郭沫若、馬寅初等60余人受傷。

一直到周總理與馮玉祥趕到現(xiàn)場,鬧事的暴徒才一哄而散,逃離了現(xiàn)場。但在這之后,周總理居然收到了一封恐嚇信。

信中用言語威脅總理不要多管閑事,除此之外,還裝了一顆手槍子彈放在信封當中。

那么,這個人是誰?為什么如此囂張呢?

特務鄭蘊俠

經(jīng)過一番調查,最終發(fā)現(xiàn),此人叫鄭蘊俠。他的出身可不一般,父親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留學,回國后曾待在孫中山身邊任職,可謂是前途無量。

借著父親所積攢的人脈,鄭蘊俠也在國民黨政府里站穩(wěn)了腳跟。之后,他多次擔任要職,甚至還去了緬甸主持戰(zhàn)地通訊工作。

可以說,鄭蘊俠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但他并沒有走正路,在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不斷犯錯誤之時,鄭蘊俠居然選擇了同流合污。

他一生中最大的惡行,就是制造了較場口血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較場口血案

1946年1月10日,在國內民眾的強烈要求,以及世界輿論的壓力之下,國民黨召開了包括我黨在內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

這次會議進行得很成功,通過了一系列有關和平的決議。為了慶祝,重慶人民和多個團體準備召開“陪都各界慶祝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功大會”。

但這讓蔣介石非常不情愿,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為此,他找來了鄭蘊俠,授意他在大會那天去搞破壞。

鄭蘊俠將這次任務當成“升官進爵”的機會,很賣力地去安排了這件事。在大會開始之后,他就帶著一群手持棍棒的特務沖進會場,對著會場參與人員進行毆打。之后的情形大家應該也都清楚,包括郭沫若、李公樸、馬寅初在內的60多個學者以及記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不是周總理及時趕到,后果將不堪設想。而在較場口血案發(fā)生不久后,鄭蘊俠又不老實地給周總理發(fā)去一封恐嚇信。

周總理見過了多少大風大浪,對這種威脅絲毫不放在心上。他最后將這封信送給了《新華日報》,讓他們公開發(fā)表,以此來看看那些不懷好意之人的丑惡嘴臉。

雖然當時沒有抓到鄭蘊俠等人,但我們也沒有忘記這件事。

毛主席得知后,非常憤怒地說:這筆賬一定要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險些被抓

較場口慘案發(fā)生之后,鄭蘊俠如愿以償?shù)纳毩?。但隨著國民黨的節(jié)節(jié)敗退,鄭蘊俠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當時國民黨的高層都在為逃離到島上做準備,鄭蘊俠也是如此。但讓鄭蘊俠沒有想到的是,他被國民黨放棄了。

當時國民黨讓鄭蘊俠組織一支部隊來對抗解放軍,但臨時組建的散兵游勇,如何與士氣正盛的解放軍相匹敵呢?再加上國內民心都在解放軍戰(zhàn)士這邊,所以他的抵抗自然是無意義的。結果也是如此,解放軍一到,這支所謂的部隊就土崩瓦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奈下,鄭蘊俠也開始準備跑路。但此時鄭蘊俠已經(jīng)沒有了后路可退,因為蔣介石逃跑之前,曾下令將重慶的兵工廠、機場以及水電廠全都炸毀。想要逃亡臺灣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鄭蘊俠當時就氣得“罵娘”,畢竟對他來說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自己辛苦為國民黨賣命,最后卻換來被背叛的結局。想到自己曾犯下的罪惡,鄭蘊俠也感到害怕,于是就開始了逃亡的歲月。

而事情的發(fā)展也正如鄭蘊俠所預想的一樣,在解放重慶之后,周總理就做出批示,要求捉拿鄭蘊俠。

而此時的鄭蘊俠,正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他想搭乘成都的飛機前往臺灣,但蔣介石早已經(jīng)將這里的機場給炸掉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終,鄭蘊俠找到了之前的同事王元虎,想與他謀劃出逃方案。但王元虎正在謀劃起義,鄭蘊俠害怕極了,擔心王元虎告狀,沒有告別就直接逃走了。

臺灣去不了,重慶自然也不能待,鄭蘊俠最終決定前往滇緬金三角地區(qū),這是許多國軍沒法逃亡臺灣的去處。但沒錢寸步難行,鄭蘊俠只能開始倒賣袁大頭。

但在市場的時候,鄭蘊俠突然被解放軍抓個正著。起初,鄭蘊俠以為這是專門來抓自己的。但經(jīng)過交談才知道,他們根本不認識自己。

于是,鄭蘊俠就開始發(fā)揮自己的演技。畢竟特務都會演戲,他的表演也成功地蒙騙了抓住他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給自己虛構了一個木材商人的身份,說自己來這里做生意,這才逃過一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被放走之后,鄭蘊俠意識到金三角也沒法去了。于是他打算找個與世無爭的地方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而他算是幸運的,他在這里碰到了一個軍統(tǒng)的朋友。在朋友的協(xié)助下,他改頭換面來到了一處工廠做小工,從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潛伏生涯。

潛伏生涯

在朋友介紹的地方做小工后的鄭蘊俠,在做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因為他此時不相信任何人,認為這個朋友隨時會出賣他。思來想去,鄭蘊俠最終決定前往貴州省。

在來到貴州后,鄭蘊俠褪去了軍統(tǒng)時期跋扈的姿態(tài),挑起了扁擔,做著賣針線和火柴的小生意。為了徹底將自己隱藏起來,他還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劉正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社會情況比較復雜,到處都有外來人,也有一些家鄉(xiāng)沒人流浪到這里的。所以看上去老實巴交的鄭蘊俠也沒有引起特別關注,認為他也是眾多流浪到此地的一員。之后,鄭蘊俠就在此地生活下來。

在土改的時候,鄭蘊俠分到了土地,靠著種田養(yǎng)活了自己。期間,他還娶了妻子。因為沒有組建家庭的話,肯定會被人說閑話,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

之后的日子里,是鄭蘊俠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但這段時間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在一次交談中,鄭蘊俠還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鄭蘊俠來到這里的時候,將自己包裝成一個不識字的文盲。但在1957年的時候,他卻當著眾人的面說了一個詞語——不翼而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些沒文化的鄉(xiāng)民不覺得什么不妥,而那些有學識的干部聽完后,就感到一些不對勁,認為“劉正剛”在隱瞞著自己的過往。

最終,有人跑到公安部去報案,經(jīng)過調查,終于揪出鄭蘊俠的真實身份。這件事很快層層上報到周總理那里,對于鄭蘊俠,周總理一直沒有忘。畢竟當初還給他寫過恐嚇信,還打傷了那么多人。

周總理誓要他為自己犯下的過錯買單,于是在周總理的授意下,抓捕鄭蘊俠的行動開始了。

那是在1957年5月19日的早晨,當時鄭蘊俠剛剛起床,準備洗漱完就去工作。但剛打開門的一瞬間,就被兩根“黑管”頂住了腦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他已經(jīng)逃亡8年,當看到前來抓捕自己的人員時,鄭蘊俠松了一口氣。因為他自知罪孽深重,也預料過這一天的到來。

之后在面對審訊時,鄭蘊俠將自一一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審訊完之后,鄭蘊俠就被關進了監(jiān)獄。在所有人看來,鄭蘊俠肯定是死罪無疑的。畢竟較場口血案都是他一手策劃的,而且他還敢威脅周總理。

之后的審判結果也是如此,他被判處了死刑。按理說,鄭蘊俠是可以上訴的,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因為長年以來的逃亡生涯,已經(jīng)給鄭蘊俠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在外人面前,他需要隱藏真實的自己,這讓他極為煎熬。對他來講,死去也許能擺脫現(xiàn)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國立演戲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鄭蘊俠最終沒有被判死刑,甚至在后面和著名影星張國立一起演過電影。這這部電影叫《草莽英雄》,他作為演員以及指導來參與這部戲的。

這部戲是以“袍哥反清、保路運動”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在戲里,鄭蘊俠飾演一個“老袍哥”,而張國立則扮演同盟會同志唐彬賢

劇組請他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對“黑話”特別熟悉。因為出色的演技,也讓這部電影受到一致好評。當時,他還短暫的做了張國立的老師,指點張國立的演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讓大家非常疑惑,一個罪孽如此深重的人,怎么沒被處決,反而還當起演員來了呢?這還要從毛主席下的一條命令開始說起。

毛主席的一道命令

當時我黨出臺了一個規(guī)定,對于那些反動分子,不能全殺。如果有改過意識的話,還是有寬大處理機會的。

早已經(jīng)陷入絕望的鄭蘊俠,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在勞改期間,他表現(xiàn)非常積極,以至于受到許多次表揚。我黨向來愿意給犯錯誤的人一個機會,鄭蘊俠也是如此。

而且,鄭蘊俠在較場口血案之前,也曾有過熱血報國的經(jīng)歷。像1938年都臺兒莊之戰(zhàn)的時候,鄭蘊俠就曾率領部隊趕往前線。期間,鄭蘊俠曾親自指揮炮火連參加了藤縣守城戰(zhàn),多次與日寇正面對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這樣的人,我們是可以給他改過自新機會的。

我黨也是這樣想的,在看到他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后,就決定免去他的死罪。但他所犯下的罪行太重了,必須要服刑來洗刷罪惡。最終,鄭蘊俠從死刑被改判為有期徒刑15年。

1975年的時候,68歲的鄭蘊俠終于迎來了特赦,從此恢復自由。出獄后的鄭蘊俠十分激動,對我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而他雖然被特赦了,但沒有忘記自己犯下的錯誤。為了彌補,他決定回報人民群眾。他出獄后回到了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決定從這里開始自己的贖罪之旅。因為文化水平不錯,他自薦前往當?shù)氐母咧挟斃蠋煛?/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教的主要是歷史和地理,在教授歷史知識的時候,他從來不回避較場口血案這個問題,直截了當?shù)臑橥瑢W們講解這段歷史。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鄭蘊俠改造的非常成功。原本是一個冷酷無情、殺人如麻的中統(tǒng)特務,現(xiàn)如今成為一個愿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在2005年的時候,鄭蘊俠還受邀參加了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的茶話會。當時他已經(jīng)98歲,在提到那段屈辱的歷史時,不禁老淚縱橫。

2009年7月上旬,鄭蘊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終年102歲。而他之所以能活這么久,也全都因為毛主席的一條命令。不然的話,他早在上個世紀就結束了荒唐且充滿罪惡的一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去世之前,鄭蘊俠留了一句遺言。他表示自己從未忘過較場口慘案,有生之年一直想去較場口看看。但因為沒有勇氣,就一直沒去。所以這成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遺憾。

他用盡了后半生的時光,不斷的為自己贖罪的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去稱贊的。只能說他當時沒有眼光,只會一昧的聽從國民黨指揮,成為國民黨的“劊子手”。

總的來說,鄭蘊俠的一生頗具戲劇性。早年在國民黨立住腳跟,憑借著抗日戰(zhàn)爭的表現(xiàn)以及較場口慘案,讓他人生達到了巔峰。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一直唯命是從的國民黨居然選擇拋棄他。試想,如果鄭蘊俠當初能夠早點識破國民黨丑惡嘴臉的話,也不會讓自己后半生充滿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