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當地時間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輿論普遍認為,這標志著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再度退縮。

特朗普突然以荒誕理由對全球加稅,還一遍又一遍信誓旦旦“美國政策絕對不會改變”,結果沒兩天,就以一批國家未報復為由,宣布定向暫緩“對等關稅”90天,但保留10%的所謂基礎關稅,這又沒過兩天,又宣布對電子產品免除“對等關稅”,且未指定國家。如此一變再變、形同兒戲,國家信譽何在?
就最新這次轉彎而言,當然還是形勢所迫。電子產品的進口對美國有多要緊?以蘋果手機為例,若按照145%的對華關稅,且將關稅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那么一部iPhone 16 Pro Max,售價將從現在的1599美元上漲到2300美元,漲幅約44%。而如果轉移產業(yè)鏈,在美國本土重建生產基地,考慮到高昂的生產成本,售價將高達3600美元,漲幅超125%。關稅戰(zhàn)、貿易戰(zhàn)真打起來,最先倒下的是誰?企業(yè)大佬們心里清楚得很,絕不是特朗普團隊外強中干的忽悠能解決的。
舉棒則英明神武,撤棒則身段靈活,對于舌燦蓮花的特朗普團隊而言,這種“打臉”+“挽尊”業(yè)務倒是信手拈來的。而這種可笑的“訛詐的藝術”,世界也越看越明白、越來越厭惡。正如我國商務部所言,美方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只會更加暴露出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脅迫的伎倆。如果美方繼續(xù)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中方對愚蠢伎倆“不予理會”,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誰有工夫陪著不講規(guī)則、毫無信譽的野蠻人“過家家”?

美關稅亂政已喪失基本確定性,世界從一片公憤到冷眼觀變,而美國自身機構及廣大民眾就沒法“置身事外”了。就拿與關稅直接相關的CBP來說,被白宮變來變去的行政命令、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連發(fā)的帖子、橢圓形辦公室新聞發(fā)布會以及其他信息的連番轟炸,簡直不知如何跟進。拖著一套陳舊、效率低下的系統(tǒng),執(zhí)行“特朗普團隊平均每兩周就發(fā)布一次的新關稅清單”,最后結果只能是系統(tǒng)宕機。當地時間4月11日,CBP突然發(fā)出警報,稱用于處理那些享受特朗普政府宣布的90天關稅暫緩政策國家的貨運豁免手續(xù)的代碼失效。無論這是策略性停擺,還是真癱瘓了十余小時,技術系統(tǒng)根本跟不上總統(tǒng)反復無常的指揮棒,都直接暴露出美國政治混亂的冰山一角。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報道,其實美國海關至今連一丁點兒新關稅都未能征收上來,但這并不妨礙特朗普慶?!澳氂小钡膭倮?,聲稱“日賺 20 億美元關稅”。對于這種滑稽的現實,美國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諷刺:“既然美國人請了小丑來,就活該等著看馬戲吧”。可是,國際政治需要的是理性、專業(yè)、信用,世界又沒有給這樣的美國投出信任票,憑什么被裹挾著去看這場“可悲、可恥的表演”呢?
撰文:杜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