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喜涼怕熱,比較理想的垂釣時間大致有這樣幾個:晚春、初夏階段,中晚秋階段。如果夏季釣鯉魚,夜釣遠遠好于白天。其實底層魚類大多喜涼怕熱,這是因為水深跟水溫大多情況下是成反比的,也就是水越深水溫就越低。水深也意味著溶氧不如淺水,所以底層魚類喜涼怕熱之外,大多有忍受低溶氧的特性。釣鯉魚比較注重釣位的選擇,跟釣其他魚類大多是有一定區(qū)別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魚道地形

釣鯉魚是非常適合選擇魚道地形的,而且尤其適合。魚道這東西只有底層魚類才有,中上層進食的雜魚、鰱鳙、翹嘴全都是沒有的。鯉魚適合釣魚道,這是因為鯉魚有比較大的覓食量。這個覓食量不單單跟鯉魚的體型大小有關,完全是生理進化的結果。相同體型的魚類中,鯉魚有最短的腸道,這就意味著對食物利用不足,更加容易感到饑餓。而鯉魚又是生長非常迅速的魚類,那足以說明鯉魚大胃王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能吃就需要更大的覓食范圍,在貼地覓食的時候自然會經過各種經典的魚道地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渾水

釣鯉魚比較適合釣渾水,但是渾水跟渾水是有區(qū)別的,大致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是下風口位置,這是因為刮風的緣故,造成了下風口位置上下水層的對流,從而卷起了水底的泥沙,從而出現渾水的現象。第二是出入水口附近,入水口是水流帶著泥沙和食物,出水口是泥沙在這里沉積。第三是一些大小水面相連的地方,其實還是水流帶著泥沙的緣故。為何釣鯉魚適合釣渾水?原因其實很簡單,這跟鯉魚的覓食喜歡有直接的關系。鯉魚喜歡用嘴巴拱開泥沙尋找食物,渾水意味著這里是淤泥底,而不是硬底的區(qū)域,所以渾水意味著比較容易覓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要注意,釣鯉魚的時候水底的選擇也是比較關鍵的,硬底的區(qū)域絕對不如軟底的區(qū)域,砂石底不如淤泥底。鯉魚喜歡渾水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鯉魚有喜歡弱光的特點。其實釣渾水有這樣兩個絕佳的時期,第一是仲春前后氣溫剛開始回升,向陽大灣的渾水中常有剛恢復進食的鯉魚活動,追星釣是個好選擇。第二是暴雨之后漲水,水淹地是個好選擇。如果安全比較高,晚上雨停之后就去釣,那么漁獲絕對遠超平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深淺水

魚道地形,是魚覓食的通道上的特殊地形,這種地形屬于距離魚覓食路線比較近的地形,例如鏵尖就是。還可能是魚路過這里時,距離岸邊變近了,比如說寬 變 窄的地方。魚道地形適合鯉魚的覓食時間釣,比如開始說的最適合釣鯉魚的2個階段,以及夏季的晚上。但是隨著氣溫回升之后,喜涼的鯉魚慢慢會只在早晚階段進食,只在這個時段會經過魚道,那這時候就需要找找魚窩地形。鯉魚的魚窩地形很容易找,就是深淺水交界的地方。坡坎都是,水下溝坑也是。什么時候釣魚窩,什么時候釣魚道也是有規(guī)律的。晚春之后晴天出門,早晚階段適合釣魚道地形,中午前后釣魚窩地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天氣條件合適,比如下雨天出門,那么鯉魚全天都會進食,可以全天釣魚道。隨著氣溫升高,慢慢逐漸釣下風口位置,尤其是晴天,逆風方位去找釣位才是比較好的選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