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婦幼保健院的走廊里,馬女士抱著剛滿月的孩子,眼神空洞地盯著手機屏幕。群里不斷彈出的消息像一把鈍刀——今天是初蕊月子中心要斷供奶粉,明天是隔壁床產(chǎn)婦的退費申請被駁回。
這個本該充滿奶香味的月子期,此刻卻彌漫著消毒水與絕望混雜的氣息。

一、高價套餐成"韭菜收割機",媽媽們成了待宰羔羊
當蜜悅 更諷刺的是,當她抱著出生十天的孩子倉皇搬離時,發(fā)現(xiàn)隔壁初蕊月子中心正用同樣的話術,收割著下一批產(chǎn)婦的信任。 這些動輒十幾萬的套餐,像極了精心設計的龐氏騙局。愛家月子中心用19800元的"骨折價"吸引客戶,卻在全國88家門店同時上演"金蟬脫殼"。更荒誕的是,當記者沖進杭州某門店時,前臺還在淡定地催繳尾款:"明天就安排月嫂上崗呢!" 二、監(jiān)管真空催生"奪命游戲",誰在縱容這場瘋狂? 走進任何一家月子中心,你都會發(fā)現(xiàn)令人心驚的魔幻現(xiàn)實:護理人員掏出的"高級育嬰師"證書,可能是在淘寶9.9元包郵的假證;宣稱"無菌操作"的房間,角落里堆著發(fā)霉的待洗床單;就連最基本的消防通道,都被改造成了嬰兒游泳館。 更可怕的是,這個年產(chǎn)值超300億的行業(yè),竟活在"三不管"地帶。工商部門說它屬于家政服務,衛(wèi)健部門說它不算醫(yī)療機構,消防部門則對消防通道被占視若無睹。 當馬女士拿著合同沖進街道辦時,工作人員無奈攤手:"我們只能協(xié)調,真要追責還得等法院判決。" 三、月嫂媽媽的血淚史:我們不是耗材,是活生生的人 在初蕊月子中心的員工通道,月嫂涂阿姨正蹲在樓梯間啃冷饅頭。這個干了八年的資深月嫂,如今連孩子的奶粉錢都要東拼西湊。"客戶付的錢都打給公司,我們拿的是'績效工資'"。當月子中心突然倒閉,她不僅要面對失業(yè),更擔心背負著"卷錢跑路"的罵名。 這些來自農(nóng)村的月嫂們,用布滿裂口的手托起無數(shù)家庭的"月子尊嚴"。可當風暴來臨時,她們卻成了最先被拋棄的群體。就像馬女士群里的那句扎心留言:"我們都是出來打工的,憑什么要為老板的貪婪買單?" 四、別讓"坐月子"變成"坐驚" 在寧波某臨時安置點,街道干部正在給產(chǎn)婦們發(fā)放奶粉和尿布。這個臨時搭建的"替代月子中心",衛(wèi)生條件堪比大學宿舍,卻已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 但這劑"止痛藥"治標不治本——當愛家月子中心的破產(chǎn)清算遙遙無期,誰來保證下個月嫂不會突然消失? 要終結這場鬧劇,光靠街道辦的應急方案遠遠不夠。我們需要的是:強制要求預付款第三方存就像買房子要存監(jiān)管賬戶;建立全國聯(lián)網(wǎng)的黑名單,讓跑路老板寸步難行;更要把"月子護理師"資格認證變成真正的職業(yè)門檻,而不是某些機構的斂財工具。 結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