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錦州市教育局作為遼寧省5個試點區(qū)域之一,開始進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分別被教育部和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全國、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成員單位。錦州市整合發(fā)揮遼西9所高校、10所縣(市、區(qū))教師進修學院(校)、多所縣(市、區(qū))委黨校、百余所聯(lián)盟學校等各方資源優(yōu)勢,建立了43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地校,搭建聯(lián)盟共建平臺,形成了組織管理一體化、課程體系一體化、教學方法一體化、教研培訓一體化、成果展示一體化的思政教育一體化工作體系。

  構(gòu)筑三全育人“大思政課”格局

錦州市統(tǒng)籌課程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和制度育人,深入發(fā)掘育人資源,堅持以“大思政課”建設為統(tǒng)領,對學科課程體系進行梳理與重塑,將思政教育融入其他學科課堂教學;注重學科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提升,指導教師科學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創(chuàng)設生動多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錦州市每年舉辦各學段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及大型教研展示活動,提升教師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學科教學的能力。

錦州市建立全員協(xié)同育人“三納入”機制。黨委書記、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行政人員等均承擔相應職責,育人成效納入績效考核。學校將育人貫穿學生“入?!谛!x校”全周期,把思想價值引領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優(yōu)化思政課程設置,建設精品課、示范課,全方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zhì)螺旋上升。

 善用社會大課堂強基固本

善用社會大課堂,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是打造特色思政課的重要途徑。錦州市教育系統(tǒng)充分挖掘本市“遼寧黨建策源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抗日戰(zhàn)爭起始地、解放戰(zhàn)爭轉(zhuǎn)折地”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思政教育活動。具體舉措包括:繪制囊括全市所有紅色場館、革命遺址的“思政教育課程圖譜”,挖掘以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形成融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特色課程于一體的紅色思政教育網(wǎng);加強紅色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形成了有講義、有課標、進課表、占課時的“英雄城市 紅色錦州”系列校本課程;舉辦黨史學習教育、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在錦州智慧教育云平臺建立起錦州區(qū)域大中小學紅色思政課教學案例資源庫。

錦州市還將紅色教育納入“中小學全面發(fā)展101行動計劃”,形成300多個“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紅色教育活動項目。錦州市實驗學校打造了“聽黨指揮”“敢打必勝”“人民支前”三個單元的錦州戰(zhàn)役主題展館;士英小學建設了聞名全國的國防教育基地。

錦州市學校與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以及黑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塔山阻擊戰(zhàn)紀念館、義縣朱瑞將軍犧牲地、凌海雷鋒紀念館等15個國家及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長效合作關系,協(xié)同完成各項實踐教學任務。

錦州市連續(xù)5年持續(xù)開展“觀看一部紅色影視作品、閱讀一本紅色書籍、參加一次祭掃活動、開展一次紅色主題研學活動、組織一堂紅色故事宣講、舉行一場紅色經(jīng)典誦讀活動、舉辦一次紅歌演唱會、召開一個紅色主題班會”的“紅色鑄魂 思政育人”教育活動,通過光影穿越、書墨浸潤、英烈祭掃、研學實踐、宣講引導、經(jīng)典傳頌、紅歌唱響、主題班會等,讓紅色基因在廣大師生中賡續(xù)傳承、落地生花。

  建強“六要”標準教師隊伍

錦州市加強思政隊伍建設,堅持“六要”標準(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建強師資隊伍。

錦州市出臺相關文件,對加強學校思政隊伍建設提出具體目標要求;制定區(qū)域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準入制度,合理規(guī)劃,確??茖W配備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建立思政教師名師工作室,培養(yǎng)更多教師加入黨組織;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學研修、思政教師教學大賽等活動,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理論功底。

多所高校發(fā)揮思政課建設強校和高水平思政課專家示范帶動作用,建立縱向跨學段、橫向跨學科的交流研修機制,深入開展相鄰學段思政課教師教學交流研討;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思政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每年培訓國、省培思政教師500多人次。2024年4月,錦州市委黨校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基地建立,首屆300名思政課教師走進黨校接受培訓,力爭三年實現(xiàn)全市思政課教師全部走進黨校接受培訓。

(作者單位: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14日 第06版

作者: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