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節(jié),章士釗、程潛、仇鰲和王孝范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請,到中南海頤年堂去吃飯。

然而等他們到了之后,卻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空位遲遲不見人,毛主席故作神秘地說:“你們都知道他,來了就知道了?!?/p>
不一會兒,他們竟然看到末代皇帝溥儀走了進來,與他們同桌吃飯,而毛主席還問了溥儀一個問題:“傳國玉璽去哪了?”
溥儀明顯一愣, 回答令在場的人嘩然。
溥儀到底說了什么?

末代皇帝溥儀
作為一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顯然是比其他末代皇帝要幸運得多,不僅保留了性命,還得以善終,家族里其他人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但是縱觀他的人生經(jīng)歷來說,不得不稱贊他有一顆強心臟。
三歲才剛記事,他就被帶進宮中穿上龍袍,坐在龍椅上享受萬人朝拜,是為宣統(tǒng)皇帝。
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是謹小慎微,仿佛他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當時的他不懂這是為什么,直到逐漸長大明白了何為皇權(quán),他才開始享受起當皇帝的快樂。

但是顯然他能享受的快樂比起之前的皇帝來說,是遠遠比不上的,就是手中的權(quán)力都打了個折扣,因為他的頭上還有裕隆太后,還有不聽話的高官。
在清王朝風雨飄搖的時候,他在紫禁城內(nèi)跟著外國老師學騎自行車,戴眼鏡,見識各種新奇物品,對于紫禁城外的世界向往不已。
然而1912年馮玉祥發(fā)動政變,打入紫禁城要將他驅(qū)逐出紫禁城的時候,他又慌了。
但是馮玉祥將請溥儀搬出皇宮的任務(wù)交給鹿鐘麟,鹿鐘麟就抓住一個小太監(jiān)讓他傳話給溥儀:限他3個小時之內(nèi)搬出皇宮。
溥儀才感覺到事態(tài)已經(jīng)尤其嚴重, 真正到了生死關(guān)頭的時候,可他絲毫沒有頭緒手足無措。

直到鹿鐘麟給的時間快到了,溥儀只能親自去求鹿鐘麟,結(jié)果被鹿鐘麟問了一個問題:“以后你要繼續(xù)做皇帝還是做中華民國的公民, 你做公民我會保護你,但如果你要繼續(xù)做皇帝與民國作對,我會殺了你。
當時的溥儀已經(jīng)嚇破了膽,馬上求饒道:我愿意做一個普通的公民。
因為他的態(tài)度誠懇,他們得以安全離開皇宮,離開他生活了4年的地方。
1917年張勛借著調(diào)解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間的矛盾為名,直接帶著4000名士兵進入北京,發(fā)動兵變又將溥儀推上了龍椅。

此時溥儀才12歲,人們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這次又是一個傀儡皇帝。
果然在12天之后,段祺瑞的大軍進入北京,張勛嚇得慌忙逃竄,溥儀又被落下了龍椅,僅僅當了12天的皇帝。
后來幾經(jīng)輾轉(zhuǎn)1932年他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建年為大同,兩年后又改年號為“康德”。
這個年號取的康熙和德宗光緒的其中兩字,本意是希望能繼承康熙和光緒的志向延續(xù)祖先基業(yè),可是只是個提線木偶的溥儀,思想還是太單純了。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日本指揮官們也不得不接受失敗的命運,逃往各個地方,溥儀也趕緊發(fā)布《退位詔書》,在奉天機場的飛機上焦急地等待著飛機起飛。
只要飛機成功起飛,降落在日本上,那他的皇帝夢就還有可能重現(xiàn),然而蘇聯(lián)紅軍帶著命運的腳鐐奔向了奉天機場,成功將飛機攔截,揪出坐在里面的溥儀將他帶到了蘇聯(lián)。
在蘇聯(lián)的日子溥儀雖然說是被軟禁,但他的生活也還算不錯,還得以去過一次日本東京,不過是作為證人去指證日本法西斯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到蘇聯(lián)去出訪,提出將溥儀移交給中國政府的要求,蘇聯(lián)方面自然是不想給,但又沒有明確的理由。
于是在多次交涉之后,1950年5月溥儀和其他戰(zhàn)犯坐上了回國的列車,之后被關(guān)押在撫順的戰(zhàn)犯管理所勞動改造10年。
10年對于一個和侵略者勾結(jié)的皇帝來說,懲罰并不算重,而且他還得到了中央政府的不少幫助,因此在1959年被特赦后,溥儀是心存感激的。

傳國玉璽去哪了?
其實在溥儀被關(guān)押的前期,他的家人是不愿意和他沾上關(guān)系,當初他執(zhí)意要當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七叔”載濤、弟弟妹妹大部分都與他斷絕了來往。
還是在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周總理看見載濤后將他介紹給毛主席,毛主席勸載濤去看看溥儀,幫助他接受新社會。
載濤這才去戰(zhàn)犯管理所見溥儀,告訴他家族在政府的幫助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叮囑他一定要好好改造,出來重新做人。
1959年,溥儀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zhàn)犯,果然看到弟弟妹妹們在新社會中都有了自己的位置,并沒有被人恥笑,心中欣慰不已。

1962年春節(jié),毛主席特意邀請他到中南海頤年堂做客,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讓他放松了很多。
他一走進門,毛主席就主動迎了上來,并且緊緊握住他的手,將他拉到自己身邊坐下,之后向其他人介紹。
“你們不認識吧,這就是宣統(tǒng)皇帝嘛, 是大家的上司嘛。”
雖然毛主席帶著濃重的韶山口音,溥儀多少也聽得懂一些,臉上有些窘迫,連忙說:“您別這樣說,都是過去的事了?!?/p>
之后毛主席一一向他介紹其他四人,溥儀恭敬地站起來打招呼。毛主席看他很是拘謹,于是熱情地邀請他吃飯。

溥儀一看桌上的飯菜,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桌上的幾人都是湖南人,而且那時候國家正是困難時期,因此并沒有什么大魚大肉,只有幾碟辣椒、苦瓜、豆豉做成的小菜, 主食就是大米和饅頭,唯一還算高檔的就是那瓶葡萄酒了。
一國元首吃的都是這樣,那他們還能有什么怨言呢?毛主席見他不動筷,于是主動夾起菜放到他面前的小碟中。
溥儀趕忙夾起來吃,只覺得辣得過癮,毛主席怕他覺得飯菜不好,還特意解釋:“桌上的都是湖南人,所以無辣不歡?!?/p>
為了讓溥儀更放松一些,毛主席故作好奇地問他:“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你,當年的傳國玉璽究竟放在哪里了?”

溥儀略微思考了一會兒,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究竟在哪里。”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有些嘩然。
要知道這傳國玉璽在封建時代,就是權(quán)力的象征,誰手中握著它,那就是合法的天子。
當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皇宮之后,就將皇宮翻了個遍也沒找到傳國玉璽。大家都以為傳國玉璽在溥儀手里,沒想到他竟然也不知道在哪里。
“沒關(guān)系,那就是個封建時代的東西,現(xiàn)在封建王朝結(jié)束,它就是個沒用的石頭疙瘩,丟了也沒什么。就是有點可惜長這么大我們還沒見過玉璽長什么樣啊?!?/p>
毛主席笑著說,引得在場的人也笑了。

在這場宴會上,毛主席熱情地招待溥儀,讓溥儀很是感激。
后來毛主席聽說他生活困難,想將一部分稿費送給他改善生活,溥儀卻婉拒了,表示自己的書《我的前半生》也有稿費,能夠靠自己生活。
在新社會里,溥儀也過上了安定、踏實的生活,1967年10月17日去世,結(jié)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參考信息:
羊城晚報:毛澤東宴請溥儀 稱其是"大家的上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