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堅科表示,美國可能發(fā)動的對伊朗的打擊將給地區(qū)局勢造成最嚴重后果。如果襲擊發(fā)生,俄方沒有義務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但將采取一切措施調解沖突。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xié)議,他將“轟炸”伊朗。4月7日和8日,美伊先后證實雙方將就伊核問題展開談判。只不過,特朗普聲稱是“直接”談,伊朗則再次拒絕,明確表示是“間接”。
更刺激的是,美軍“卡爾·文森”和“艾森豪威爾”雙航母戰(zhàn)斗群開進波斯灣,B-2隱形轟炸機進駐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擺明了要給伊朗劃紅線。俄羅斯這時候要是硬挺德黑蘭,不僅可能被拖入新戰(zhàn)場,還可能斷送與西方緩和的契機。于是那份20年條約里的“互不援助侵略方”條款,瞬間被莫斯科玩出了花——誰是“侵略方”?解釋權全在克宮手里。在俄烏沖突持續(xù)消耗的背景下,俄羅斯顯然更在意與美國改善關系,而不是為了伊朗再樹一個強敵。

俄羅斯副外長魯堅科(資料圖)
但是無論是伊朗的民間,伊朗的學術界,還是伊朗的官方,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都不好,這個歷史現實由來已久。另外一方面大家需要明白一點,就是伊朗和俄羅斯在俄烏軍事沖突期間,伊朗確實幫助了俄羅斯很多,但伊朗對俄羅斯的幫助并沒有達到俄羅斯的預期,這或許是雙方之間矛盾進一步加劇的可能。同時,大家能看出來,俄羅斯不斷給伊朗提供先進的軍事裝備,但這些先進的軍事裝備數量也是極其有限,就是因為伊朗沒有錢,俄羅斯也不想把武器裝備給伊朗,因為伊朗拿不出像樣的東西。
美國之所以突然施壓伊朗進行“核談判”,一方面是因為“伊核協(xié)議”將于今年10月到期,而伊朗的濃縮鈾豐度已經達到83.7%,已經接近武器級水平,若不能及時“續(xù)約”,或簽署更加嚴厲的限制條約,屆時伊朗可能徹底放飛自我,在短時間內研發(fā)出至少數枚核彈。另一方面,這輪巴以沖突和敘利亞變天,重創(chuàng)伊朗領導的“什葉派之弧”,“趁他病要他命”,美國認為,現在是對伊朗施壓的最佳時機。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fā)表新年電視講話。哈梅內伊表示,美國應該知道,在對抗伊朗時,僅靠威脅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敵人應該知道,如果他們對伊朗做任何邪惡的事情,會受到伊朗嚴厲的打擊。哈梅內伊表示,美國和歐洲的政客犯了一個巨大錯誤,即把地區(qū)抵抗力量稱為“伊朗的代理人”,這是什么意思?伊朗不需要任何代理人。
俄羅斯科學院中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薩仁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談判初期,美伊雙方很難就一些關鍵細節(jié)達成共識。薩仁分析說,特朗普對伊朗方面的要求有三點:一是徹底解決伊核問題直至廢除伊朗核計劃,二是伊朗必須限制自身導彈和進攻性武器研發(fā)潛力,三是伊朗必須放棄對中東地區(qū)親伊朗武裝力量的支持。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伊朗方面只同意就核問題與美方進行談判,伊方認為導彈研發(fā)及削減伊朗在中東地區(qū)的軍事活動不應被納入談判范疇。

俄羅斯科學院中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薩仁(資料圖)
談判的核心仍是伊朗核計劃。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很直接,那就是伊朗必須徹底拆除核設施,停止鈾濃縮活動,而伊朗的立場也是絲毫不退讓,稱其核計劃僅用于和平目的,且談判必須基于2015年《伊核協(xié)議》框架。有趣的是,此前的《伊核協(xié)議》恰好就是被特朗普親手撕毀的,現在又成了伊朗手里的“擋箭牌”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