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安全的宏大版圖中,每一個公民的選擇都可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近期,國家安全部破獲的一起重大間諜案件,猶如一記警鐘,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4 月 15 日,主題為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前夕,重重地敲響,警醒著全社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堅如磐 “十”—— 國家安全機關典型案例短視頻展播》特別節(jié)目第一集《“定向應聘的海歸留學生”》,將這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公之于眾。案件主角郝某,原本有著光明的學術前景,卻因一時糊涂,淪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棋子,最終付出了慘痛代價。

郝某,曾經(jīng)是一名懷揣夢想、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的年輕學子。一次,因要赴某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他前往該國大使館辦理簽證。這本是一次尋常的簽證申請,卻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使館人員表示需對其申請進行審核,不久后,一位自稱 T 的使館官員主動致電郝某,熱情邀約,稱要就簽證事宜當面溝通。而這個 T,實則是某國間諜情報機關派駐在使館的工作人員。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長期以來對我國留學人員群體虎視眈眈,利用簽證環(huán)節(jié)作為 “狩獵場”,尋覓有價值的目標。以簽證官身份偽裝出現(xiàn)的情報人員,對于涉世未深的年輕學生而言,極具欺騙性。T 初次與郝某見面,便詳細詢問其個人信息、研究內容、就業(yè)打算等,看似關心,實則在窺探情報。T 還以提供簽證幫助為由,迅速拉近與郝某的距離,雙方互留聯(lián)系方式。此后,T 頻繁以請客吃飯、贈送禮物等慣用手段,逐步加深與郝某的關系。察覺到郝某經(jīng)濟壓力后,T 又拋出 “兼職工作” 的誘餌。

在 T 的精心安排下,郝某參加了一場所謂的 “工作面試”。憑借自己撰寫的兩篇論文,郝某輕松獲得了不錯的報酬。這看似簡單的 “兼職” 經(jīng)歷,讓郝某對 T 越發(fā)信任,殊不知自己已一步步踏入陷阱。幾個月后,在郝某即將完成學業(yè)之際,T 介紹同事 L 與郝某認識。就在郝某畢業(yè)回國前,L 撕下偽裝,亮明間諜身份,成功將郝某策反,雙方正式建立秘密情報關系。

學成歸國的郝某,按照外方要求,處心積慮應聘進入了我國中央某部直屬研究所,成為重點涉密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在研究所工作期間,他多次與外國間諜人員秘密接頭,將自己搜集到的情報拱手相送,換取間諜經(jīng)費。在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指揮下,一心想獲取更多情報的郝某,又憑借手段被借調到中央某部工作,負責一項重要涉密工程。

經(jīng)鑒定,郝某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涉及中央某部敏感項目及內部人員情況,其中機密級國家秘密 5 項,秘密級國家秘密 2 項,《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的情報 14 項。這些情報一旦落入敵手,對我國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造成的損害不可估量。

最終,法律的正義之劍落下,郝某因間諜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他的人生從云端跌入谷底,曾經(jīng)的學術夢想化為泡影。這起案件不僅僅是對郝某個人的審判,更是對全社會的警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滲透手段層出不窮,留學人員、重點領域工作人員等都可能成為他們的目標。在面對誘惑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牢記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只有全民共同筑牢國家安全防線,才能讓國家在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持續(xù)發(fā)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