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要不咱們進去瞧瞧?”1954年5月17日下午三點,警衛(wèi)員張木奇扶著神武門城垛往下張望。毛澤東撣了撣中山裝前襟的浮灰,笑著擺擺手:”站在高處看看就挺好?!背菈ι下舆^五月的槐花香,這位開國領(lǐng)袖第三次駐足凝視著紅墻黃瓦的建筑群,始終沒有跨過那道朱紅門檻。這個耐人尋味的細(xì)節(jié),在中央警衛(wèi)局的值班日志里被工整記錄著:”1954年5月17日,主席自神武門西蹬道登城,行至西北角樓即返?!?/p>
二十歲出頭的毛澤東第一次接觸故宮是在1918年冬。那時他在北大紅樓當(dāng)圖書管理員,每天清晨騎著鈴鐺不響的舊自行車,總要在東華門外的筒子河畔剎住腳。薄霧中的角樓倒影被冰面切割成幾何圖案,年輕的湖南青年搓著凍紅的雙手,在日記本上寫下一行字:”此間藏著一個活著的中國?!碑?dāng)時遜清小朝廷仍盤踞內(nèi)廷,這個每月掙八塊銀元的臨時工,只能望著緊閉的午門發(fā)呆。有意思的是,三十六年后的和平解放北平談判中,正是這段記憶讓他在地圖上重重圈出故宮周邊三公里范圍——這里必須零傷亡。
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堪稱文物保護史上的奇跡。當(dāng)傅作義的特使帶著北平城防圖夜渡永定河時,毛澤東正攥著林徽因繪制的《北平文物建筑價值評估圖》徹夜未眠。地圖上密密麻麻標(biāo)注著七百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光故宮周邊就有十二座箭樓、八條御道。據(jù)時任華北局城工部部長的劉仁回憶,主席反復(fù)念叨:”迫擊炮的射程誤差有多少?城墻根兩里內(nèi)的民房能不能提前疏散?”最終通過地下黨送出三封親筆信,促成傅作義在御河橋談判桌上簽字。說來也巧,協(xié)議簽署當(dāng)天,故宮護城河的冰面突然裂開尺寬的口子,汩汩春水涌出冰縫。

搬進中南海后的毛澤東,辦公桌正對著北海白塔。每天批閱文件間隙抬眼望去,總能看到神武門城樓飛翹的檐角。秘書葉子龍記得,有次主席突然放下毛筆:”你們說,明朝那些皇帝站在這里看景,心里頭想些啥子?”窗外的蟬鳴突然靜了,這個問題誰也沒敢接茬。倒是負(fù)責(zé)修繕工程的單士元后來揭秘,1952年大修午門時,工程隊原計劃拆除東西雁翅樓拓寬廣場,是毛主席在報告上批示”保持原狀”,保住了這組明代建筑。

1954年春天的三次登城經(jīng)歷,在故宮老檔案員王鏡如的記憶里格外鮮活。5月20日那天,毛澤東在午門城樓看出土文物展,對著戰(zhàn)國銅鏡的銘文琢磨了半個鐘頭?!敝飨瘑栠@個'毋忘'后面缺的字是不是'初心',我說專家還在考證,他點點頭說'該忘的忘,該記的記'?!备屓诉駠u的是第三次登城,當(dāng)攝影記者侯波按下快門時,西北角樓的落日正巧穿過椽頭,給毛澤東的銀發(fā)鍍了層金邊。這張照片后來被印成明信片,背面印著他當(dāng)天隨口吟的詩句:”高墻不擋春風(fēng)度,自有新枝出舊檐。”
周恩來曾打趣說主席這是”葉公好龍”,既然喜歡看故宮為何不進去轉(zhuǎn)轉(zhuǎn)?毛澤東的回答頗有深意:”進去就成了客,在外頭才是主。”這話在1971年得到佐證——當(dāng)基辛格秘密訪華提出參觀故宮時,工作人員請示是否開放太和殿,主席的批復(fù)是:”讓他們看,我們不看?!边@種微妙的政治智慧,與他在香山雙清別墅堅持睡行軍床、在中南海拒用明代御瓷如出一轍。故宮老院長吳仲超有次閑聊時說漏嘴:”主席書房那方端硯,還是從琉璃廠淘來的民窯貨?!?/p>
值得的是,毛澤東晚年接見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時,特意安排對方參觀故宮。當(dāng)外賓驚嘆于太和殿的宏偉,陪同的周恩來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的領(lǐng)導(dǎo)人更愿意在城墻上思考如何建設(shè)新世界?!边@話傳到毛澤東耳朵里,他笑著對護士長吳旭君說:”總理還是懂我的,那紅墻里頭鎖著千年的規(guī)矩,外頭才有萬里的山河?!闭f這話時,他正倚在菊香書屋的藤椅上,案頭擺著當(dāng)天送來的《故宮博物院藏畫目錄》,書頁停在第237頁——明代畫家戴進那幅《風(fēng)雨歸舟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