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問題是不值得回答的,學習書法就是要勤奮臨帖,當然是靠練習了。確實,古今很多書法家的事跡都證明古人都是唯有勤奮方能成道的典范,不過,當今一些書法家卻給出了不同的觀念,再刻苦的練習也許也難登書法殿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勤奮練習向來都是書法家成功的必然途徑,比如于右任曾有詩:“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lián),夜夜淚濕枕?!蔽ㄓ腥绱伺毩暦侥艹删鸵淮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也有疏于臨帖卻成功者,比如沈鵬先生,沈鵬先生曾自言自己臨帖不勤,很多時候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去寫,他認為書法就要寫出自己的個性,不應該太過遵循古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外,歐陽中石先生也說過,自己沒有像別人那樣不停的臨帖,但是自己用在讀帖上的時間非常多,很多時候都是讀帖以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啟功先生對于勤奮臨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極力反對茫無目的性的臨帖訓練,他認為臨帖不能照搬古人,應當有所取舍,如果一本帖看過以后就知道該取哪點,那么根本就不用費時間再去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啟功先生因此反對一些前人像完成任務一樣的臨帖訓練,特別反對何紹基每帖必臨百遍的程式化訓練方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三人顯然在書法成就上沒有受到疏于臨帖的影響,都成為一代書法泰斗,他們的學書經(jīng)歷足以證明,學習書法領悟要比機械練習更為重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田英章先生曾說過,學習書法就要勤奮練習,從基本筆畫開始,一個筆畫要反復練習,甚至要寫上萬遍,直到形成固定的肌肉記憶為止,只有這樣才能夠?qū)懞米帧?/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田英章先生的書法往往被吐槽為印刷體、美術字,很多人甚至不認可田書是書法。田英章先生過世以后,田書的支持者逐漸脫離,足以證明機械練習的結果缺乏耐人品味的內(nèi)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法從來就具有藝術性,至今更成為一門純藝術,學習藝術更為注重天賦和領悟,這是學習藝術有別于學習技術的重要方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有了前輩的經(jīng)歷是否意味著學習書法就不用臨帖了?這當然不是,其實啟功、歐陽中石、沈鵬三人并不反對臨帖,而是反對機械性的臨帖,反對不去思考的盲目臨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今書壇越來越重視讀帖,但是并不意味著忽視臨帖,讀帖也可以算是臨帖的一種方式,是背臨和意臨必需的過程,為塑造個人風格做準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精于讀帖也會讓極大提升臨帖的效率,想必三位前輩都是讀帖的高手,方能成為一代書壇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