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英國一家科技公司創(chuàng)始人在線上面試時遭遇荒誕一幕:一位年輕求職者全程使用“早餐盤”虛擬濾鏡遮擋面部,引發(fā)關于職場禮儀與代際文化碰撞的熱烈討論。這場持續(xù)發(fā)酵的網絡爭議,折射出數字時代求職行為與傳統職場規(guī)則的沖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工智能求職應用AIApply聯合創(chuàng)始人艾丹·克萊默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引發(fā)轟動的面試錄像。視頻中,應聘者使用特效濾鏡將面部完全替換為盛有煎蛋吐司的餐盤,僅通過變聲器與面試官交流。克萊默起初以為技術故障,委婉提醒:“很高興見到您!不過您臉上好像有些動畫效果?!睂Ψ絽s回應稱因身體不適選擇保持“匿名狀態(tài)”,并堅持使用該特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對話推進,克萊默逐漸顯露困惑。他嘗試解釋企業(yè)面試的規(guī)范要求:“我們可能無法繼續(xù)...這不夠專業(yè)...能否關閉濾鏡?”求職者隨即切換成草莓造型特效詢問改善效果。視頻在此戛然而止,但這段兩分半鐘的片段已獲得超3萬點贊,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多國社交平臺熱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件引發(fā)網民兩極分化討論。部分年輕群體認為此舉展現創(chuàng)意與幽默感,留言表示“直接錄用這位有趣的人才”“期待特效面試普及的時代”。反對者則批評求職者缺乏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質疑“早餐盤造型與工作能力有何關聯”。更有聲音指出,面試官擅自錄制并公開應聘者影像涉嫌侵犯隱私,克萊默對此回應稱“如此特別的場景理應記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代際文化差異在此事件中尤為凸顯。Z世代求職者將虛擬形象視為數字身份的自然延伸,而企業(yè)管理者仍期待傳統面試的正式感。人力資源專家指出,遠程面試普及后,約17%的雇主遭遇過應聘者使用非常規(guī)虛擬形象,其中餐飲類特效占比達34%。這種趨勢迫使企業(yè)重新界定職場數字禮儀的邊界。

這場“早餐盤面試”風波持續(xù)發(fā)酵之際,克萊默的公司官網訪問量激增270%。盡管當事求職者最終未獲錄用,但其特立獨行的面試方式已成為網絡迷因。有用戶戲稱“她只是對新崗位充滿‘蛋’(誕)生般的熱情”,更衍生出“職場煎蛋”“草莓招聘”等話題標簽。這場虛實交織的求職鬧劇,恰成為數字時代職場文化轉型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