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大地那悠遠的上古時代,黃河奔騰不息,滋養(yǎng)著沿岸的部落與百姓。那時,天下由賢能之士統(tǒng)領(lǐng),部落聯(lián)盟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在諸多杰出的首領(lǐng)中,堯與舜的故事,猶如璀璨星辰,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后世傳頌。
堯,號陶唐氏,是帝嚳之子、黃帝的五世孫,他所居住的西部平陽,便是如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堯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后,始終保持著質(zhì)樸的生活。他與百姓們一樣,住著簡陋的茅草屋,吃著糙米飯,以野菜湯為食。夏日里,僅身著一件粗麻衣,冬日時,添一塊鹿皮用以御寒。衣服和鞋子,若非破舊到無法再穿,他絕不更換。他一心為民,事事為百姓著想,因此,百姓們對他的擁護,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父母和日月一般。
時光悠悠,堯在位長達七十年,歲月悄然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于是開始思考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繼承人選問題。一日,堯召集四方部落的首領(lǐng)齊聚一堂,共同商議此事。會議開始,堯緩緩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已年邁,這首領(lǐng)之位需要有賢能之人來繼承,你們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話音剛落,一位名叫放齊的首領(lǐng)率先開口:“您的兒子丹朱,為人開明聰慧,由他來繼承您的職位,再合適不過了。”
堯聽后,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他緩緩搖頭說道:“不行,丹朱性情粗野,且喜好與人爭執(zhí),難以擔當此重任。”
緊接著,歡兜站出來說道:“那管水利的共工如何?他在工作上做得頗為出色?!?/p>
堯依舊搖了搖頭,面露憂慮之色:“共工雖能言善辯,表面看起來恭謹有禮,但我觀其內(nèi)心,并非如此。用這樣的人,我實在放心不下?!?/p>
第一次的商議,就這樣無果而終。然而,堯并未放棄尋找合適的繼承人,他繼續(xù)留意著部落中的每一個人。
又過了些時日,堯再次召集四方部落首領(lǐng)。這一次,眾人一致推薦舜。堯聽聞,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點頭說道:“我也聽聞過此人,據(jù)說他品行端正,能力出眾。你們能否詳細地跟我講講他的事跡?”
于是,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向堯講述起舜的情況。舜的父親瞽叟,糊涂透頂,人們因此稱他為瞽叟(意為瞎老頭兒)。舜的生母早逝,后母為人刻薄,后母所生的弟弟象,更是傲慢無禮。但即便生活在這樣一個復(fù)雜的家庭環(huán)境中,舜卻始終以一顆寬容善良的心對待父母和弟弟,從未有過絲毫怨言。他的孝順和包容,在部落中廣為傳頌。
堯聽后,心中十分高興,決定先對舜進行一番考察。他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一同嫁給了舜,希望通過女兒們的觀察,了解舜的為人。同時,堯還為舜修筑了糧倉,賜予他許多牛羊,以考驗他在財富面前的品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