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葉子龍傷心地拿著手里的電報,在毛主席的辦公樓前來回走著。
最近,毛主席一直忙著抗美援朝前線的戰(zhàn)事指揮,所以一直睡得比較晚。
但不一會兒,毛主席就來到了辦公樓,看到在院子里走來走去的葉子龍,毛主席一臉疑惑地問道:
“子龍,你在看什么呢?今天是有急事了嗎?”
看到主席向自己走來,葉子龍說:
“主席好,這是周總理讓我轉(zhuǎn)交給您的電報,請主席查閱!”
于是就將手里的電報遞給了主席。

毛主席接過電報,看了不一會兒就坐到了木椅上,臉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見了,空氣突然變得凝固,一旁的子龍已經(jīng)察覺到主席的表情露出絲微痛楚。
但是毛主席卻一臉鎮(zhèn)定地對子龍說:
“子龍,我的煙火放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找不到了?”
其實煙就在主席的兜里,打火機也在桌子上,子龍并沒有說什么,而是給主席點好了香煙,并站到一旁偷偷地抹著眼淚。
此時的毛主席已經(jīng)58歲了,當?shù)弥约旱暮⒆用队閲柢|的時候,他強忍著痛苦。
但是毛主席并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身邊的同志,而只是對一個人傾訴了自己老年喪子的痛苦。
那么與毛主席接觸的這個人到底是誰?毛主席和這個人又有什么親密的關系呢?
恰同學少年
這個人名叫周世釗,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周世釗在1897年出生于湖南一個家庭條件落后的地方,比主席小4歲,他和毛主席在1913年相識并成為好朋友,直到1976年周世釗去世。
周世釗從小在學習方面就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做完了家事之后,他就跑到書房里刻苦學習去了。
1913年,周世釗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南省第四師范學校(簡稱四師,后來合并為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成為了學校的一員。
恰逢其時,毛澤東也以好成績拿到了四師的錄取名額,兩個人分到了同一個班和同一個宿舍,并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同學。
在學習之余,毛澤東組織同學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他們最關心的是國家的前途命運,在生活中還會對政治話題發(fā)生激烈討論。

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毛澤東在青年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自我擔當?shù)呢熑魏途葒让竦囊庾R。
周世釗擔任了學校學生會的文化部部長,毛澤東則擔任了學生會主席以及教育研究部的部長。
兩個人都是學生會的一把手,平日里都會在詩詞和學習方面有一些接觸。交往久了,兩人慢慢地就成為了摯友。
1915年以后,毛澤東在大家的支持下創(chuàng)立了新民學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時刻關注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周世釗也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積極參與了這些活動,并在當?shù)匾鹆瞬恍〉霓Z動,畢業(yè)以后,周世釗到長沙的一個小學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
他想通過自己育人之道,喚醒人們救國救民的意識,毛澤東則繼續(xù)宣傳革命,并通過加強自己的文化水平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毛澤東原本計劃去法國留學學習先進的文化和管理的知識,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期間他的母親身體狀態(tài)堪憂,不得已他也只能回去照顧自己的母親,這段時間對于毛澤東來說處境困難。
周世釗得知了毛澤東的困難,于是找到了毛澤東對他說:
“潤之啊,你我都是同學,這個交情我可沒有忘,現(xiàn)在你的母親生病了,你在這邊也沒有落腳之處,我這邊剛好有空出的宿舍床鋪,你就搬過來與我一同居住吧!”
毛澤東聽到周世釗如此誠心地挽留自己,所以就答應了他的好意。
學校里面缺歷史教師,周世釗就邀請毛澤東來學校給學生們講歷史課。
毛澤東平時就非常喜歡歷史,也關注著國際大事和人民百姓的命運,所以就答應了在學校教授歷史的邀請。
當他們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之后,都會在草坪上探討天下大事,并給出自己的一些獨到的見解。

在此期間,他們和朋友還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湘江評論》,以此作為輿論陣地,促進了當?shù)氐奈幕透锩麄鳌?/p>
到了1927年,毛澤東領導了湖南農(nóng)民運動,領導了當?shù)氐奈溲b革命,并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而周世釗則去到了學校,繼續(xù)從事教育事業(yè),兩個人雖然分別了,但是他們兩個仍然在平日里保持聯(lián)系的習慣。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
1949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等領導人的帶領下成功解放了很多省份,革命階段進入了新的時期。
同年8月5號,湖南長沙和平解放,周世釗還在學校里教書。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組織學校通訊員和毛澤東取得了聯(lián)系,并向毛澤東匯報了學校發(fā)展等相關情況。
8月12號,毛主席也回了兩份電報給周世釗。
中國人民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戰(zhàn)勝了法西斯,挫敗了蔣介石反革命集團,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這期間,毛主席等同志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50年,毛主席得知自己的一位老鄉(xiāng)要前往湖南老家探親,并囑托老鄉(xiāng)邀請自己的老同學周世釗前來北京相會。
不久,周士釗就得到了毛主席的邀請函,于是就千里迢迢地來到了天安門城樓與毛澤東相見。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經(jīng)濟、社會、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都需要加快步伐加強建設,中國需要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
但是這個時候,美國卻露出了獠牙,推行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發(fā)展指手畫腳,粗暴地干涉。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周世釗,在交談中,毛澤東了解到周世釗還是一位無黨派人士。
周世釗很早就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對毛主席說:
“現(xiàn)在我國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百廢待興,我可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以此來為國家的建設作出一些自己積極的貢獻?!?br/>
毛主席泡了杯茶,坐下來耐心地對周世釗說: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現(xiàn)在正值國家百廢待興的時候,各個民族黨派都需要加強團結(jié)和合作,我建議你加入民盟比較好,以此來促進各個黨派之間的合作,這樣也是對國家和人民的一種貢獻呀!”

周世釗連連點頭表示同意,認為毛主席所說的句句在理,于是就接受了毛主席的提議。
這個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朝鮮進行了侵略戰(zhàn)爭。
美國的軍機不斷對我國的鴨綠江邊境進行了騷擾,對我國邊境人民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經(jīng)過深思熟慮,表示中國的領土不容侵犯,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收到了朝鮮發(fā)來的援助。
美國在二戰(zhàn)中并沒有損失太多的軍力,并且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自稱擁有世界上不可戰(zhàn)勝的軍隊。
在這危難之際,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出了成立志愿軍進行抗美援朝的決定。
彭德懷成為了前線總指揮,其他黨和國家的重要干部也加入了這場戰(zhàn)斗中。

當時毛岸英聽說中國軍隊要幫助朝鮮攻打美國,于是就向毛主席等領導人請示了自己的要求。
當毛主席聽到毛岸英勇敢地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毛主席心里是高興的,但他也明白戰(zhàn)爭是殘酷的,可能會一去不返。
其他的領導人表示毛岸英去到前線抗戰(zhàn)是危險的,于是就向毛主席建議不要同意毛岸英的請求。
但是作為領導人的毛主席來說,他的孩子和平民當中的孩子是一樣的,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于是就嚴肅地對身邊的人說:
“現(xiàn)在黨和國家需要人民出兵,他們就有職責去守衛(wèi)國家和人民,我的孩子也和大家的孩子一樣,如果我的孩子有特權,不能參與國家的保衛(wèi)行動,那么其他的孩子也可以不用去了,是嗎?”

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毛主席有著大公無私的氣度,對毛主席的行為表示了贊賞,不久,毛岸英就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前往抗美援朝的一線戰(zhàn)場。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第一個孩子,在毛岸英八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楊開慧就遭受到了敵人的傷害,在長大期間就受了不少苦。
因為毛岸英學習刻苦認真,所以就被毛澤東派到了蘇聯(lián)進行學習。
在這期間,他掌握了英語和俄語,并渴望在日后回國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奉獻給人民百姓。
在蘇聯(lián)留學的時候,毛岸英就一直關心著國家的大事,并鼓勵自己的同學相信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定能夠取得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
毛岸英不幸殉國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戰(zhàn)場上有生就有死,誰都不能保證沒有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1950年的一天,美國派出了多架轟炸機,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陣地進行了瘋狂轟炸。
美軍在一線陣地投下了大量的燃燒彈和炸藥,因為沒有來得及躲避美軍的轟炸,毛岸英和駐守指揮室的戰(zhàn)友不幸被美軍擊中,這一年,毛岸英才28歲。
當彭德懷總司令得知這個壞消息的時候,他震驚了。
畢竟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孩子,現(xiàn)在戰(zhàn)況吃緊,如果將這個消息傳遞到美軍耳中,必然會讓美國軍隊認為,中國人民是不堪一擊的。
但深思熟慮之后,如果瞞報情況,就有很多不良的效應。
于是,彭德懷就考慮著如何寫好這份電報,在后來的回憶中,彭德懷說自己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份電報是他任職以來最難寫的一個報告。
當時正值1950年年末,毛澤東因為長期過度勞累的工作,身體有所抱恙。
周恩來得到彭德懷發(fā)來的電報之后,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將電報的內(nèi)容轉(zhuǎn)交給毛澤東,而是想著等到毛澤東的病情有所好轉(zhuǎn)。
人民志愿軍取得戰(zhàn)場上勝利的時候,再把毛岸英殉國的事情告訴毛主席。
1951年,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及朝鮮人民的共同英勇戰(zhàn)斗之下,美國為首的西方侵略部隊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場的形勢一片大好。
毛主席得知戰(zhàn)況之后,非常高興,她的病情也好了不少。
周恩來見此情景,就讓通訊員葉子龍把毛岸英殉國的電報轉(zhuǎn)交給毛澤東。
毛主席知曉了自己孩子遇難的事實,他看著毛岸英小時候愛穿的黑色毛衣,摸了摸,冰冷充滿了衣服的每一個角落。

毛主席的腦海里開始回憶起毛岸英小時候的模樣∶留著黑色的小短發(fā),經(jīng)常披著開慧送的小馬褂,喜歡一個人在小床上與小花狗聊天,最喜歡看冬天的雪……
想到這,此刻的毛澤東心如刀割,仿佛心里被人添了一把鹽,疼痛感從腳掌蔓延到了頭頂。
這讓毛主席打敗美西方軍隊的決心更加強烈,他相信兒子和志愿軍的血不會白流,中國人民一定會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
毛主席強忍著悲痛,但是他并沒有對身邊的人傾訴,而是找到了自己的同學周世釗。
毛主席已經(jīng)58歲了,對于失去長子的痛苦,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煎熬。
當周世釗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并對毛主席說:
“主席啊,如果你當時拒絕毛岸英出兵作戰(zhàn)的要求就好了!”
毛主席喝了口水,點上了自己的香煙,看著遠方說道:
“抗美援朝戰(zhàn)爭對于中國人民軍隊來說是一場硬戰(zhàn),一場大戰(zhàn)。如果這次中國敗給了美國,那么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就會不堪設想。我們拿的是一些簡單的設備,而美國軍隊都是飛機和大炮,敵我差距異常懸殊。中國人民軍隊只有一心一意團結(jié)作戰(zhàn),才有可能擊敗美西方組成的軍隊?!?br/>
毛主席說這句話的時候,周世釗看到毛澤東的眼眶濕潤了,淚水要流出來的時候又退了回去。
周世釗一把握住了毛主席的雙手,說道∶
“毛岸英是好樣的,他是您的孩子,也是所有中國人民的孩子!”
說完,兩個人都流下了熱淚,旁邊的子龍,也再也難掩不了自己的淚水,偷偷地流下了熱淚。
毛主席拿著毛筆,慢慢地移動著身子,朝遠處山那邊望去。

毛澤東補充道:
“每一個青年都是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士,岸英也一樣!”
周世釗和隨行的人員,感受到了毛主席失去兒子的巨大悲痛之情,但此刻他們也被毛主席的格局和戰(zhàn)略眼光所深深地折服了。
結(jié)語
人們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的依靠,是家庭和民族的未來。
從小培養(yǎng)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樣的打擊對于白發(fā)人來說是殘酷的。
但是毛岸英為了國家的安全而勇敢犧牲,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也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士氣!
對于痛失兒子的毛澤東來說,他也是一個父親,喪子之痛對于一個父親來說是莫大的一種打擊,他的心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但是作為領導人的毛主席,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與前途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親情和國家利益面前,選擇了國家利益,選擇了人民的未來。
這種舍棄個人私情而為了國家與民族大義的偉大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看齊!
保衛(wèi)國家自古以來都是每一個人民的神圣職責,或許就是很多像毛岸英同志這樣以身殉國的精神才迎來了如今強大繁榮的中國。
身在中國,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環(huán)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同時,毛澤東與周世釗之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純真友誼,讓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戰(zhàn)友,讓他們在生活和革命工作中勇往直前,并一步步帶領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
或許一個真正的朋友,是我們?nèi)松幸还P寶貴的財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