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山江灘。青山區(qū)委宣傳部供圖

長江+漢江

武漢兩江四岸風光直接拉滿!

2020年底,

武漢啟動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建設,

從漢口江灘的蘆花飛雪

到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的藍圖展現,

經過4年多的接續(xù)建設,

武漢岸線實現跨越式提升。

以后,別再只知道武漢江灘,

請重新認識一下——

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江灘到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

漢口江灘長約7公里,

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

以現有的主城區(qū)江灘公園為基礎,

將生態(tài)空間逐步

向新城區(qū)段、郊野區(qū)段延伸,

形成“長江畫廊”,

涵蓋長江岸線284公里,

漢江岸線112公里,

并銜接城市腹地1—3公里,

著力打造“安全廊、生態(tài)廊、

交通廊、文化廊、發(fā)展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點成線,

再由線變成一個巨大的濱水空間。

此前分散于兩江四岸的

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等,

被串聯起來。

兩江四岸,

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經過4年多建設,

八鋪街江灘、洪山江灘、

江北碧道、硚口碧道、

楊泗港都市T臺等

13個子項工程順利完工,

長江秀出最美岸線。

“到江邊去”年接待量逾5000萬人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下,

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

四季景致各美其美

春日櫻花似雪,夏日綠蔭如蓋,

秋日蘆荻飛霜,冬日梅香浮動。

2024年,

年接待量逾5000萬人次。

“打造幸福廊道”的承諾,

正一步步兌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完成無障礙改造的江灘三陽門閘口處,68歲的肖平老人輕推著輪椅,滿意地說道:“現在入園毫不費力。”

何秀是漢口江灘五福廣場露天電影的忠實粉絲。她常常帶著家人來享受這份愜意的時光,“心一下就靜下來了”。

運動博主黎宇婷是楊泗港長江大橋下的???,她說:“無論是鍛煉身體還是拍攝,這里都很適合。”

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的建設,

處處是厘米級的較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青山江灘施工現場,百年武青堤經歷著溫柔的“削骨術”——工程師們運用精密設備仔細掃描著每一段堤體,然后如同層層剝開千層酥般小心翼翼地剝離混凝土的外殼,待露出原生土層后,再細心地覆上綠色的草毯。

在月亮灣段,裝配式防洪墻的螺栓孔位則被嚴格控制在毫米級的誤差范圍內,確保在汛期擋水時,每一塊預制件都能精準無誤地緊密咬合。

每年11至12月,漢口江灘的野生蘆花便會如約綻放,綿延6公里的花絮宛若飄雪般裝點著江岸。然而,美景雖好,賞花卻并非易事。為了方便民眾親近這片美景,一條高約3.5米的朱紅色觀蘆棧道歷經一年的精雕細琢,修建完成。

在青山濕地,停車場退至千米外的林蔭深處,榫卯結構的木椅藏身蘆葦蕩,青灰色園路如大地掌紋般蜿蜒——這些如水墨畫留白般的克制設計,讓野鴨的遷徙路徑與游客的漫步軌跡達成微妙平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茬接著一茬干“武漢的封面”出來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長江的保護和發(fā)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長久的牽掛。

立足百年大計,堅持世界眼光,高標準規(guī)劃,高水平建設武漢“兩江四岸”。

2020年11月,《武漢市兩江四岸規(guī)劃》編制完成,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帶著“護一城凈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zhèn)靈秀,載千年鄉(xiāng)愁”的愿景首次亮相。

參與《武漢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規(guī)劃》編制的武漢市規(guī)劃研究院規(guī)劃師們滿懷憧憬:“世界上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著名的濱水封面。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就是武漢的封面。”

自2021年起,“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依次寫入武漢“十四五”規(guī)劃、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及歷年政府工作報告。武漢從頂層設計層面,把建設百里長江廊道作為堅定不移的城市行動,打造“城市的名片、人民的樂園”的承諾正一步步兌現。

年底,

百里長江生態(tài)廊道全部完工。

昔日的防洪險灘,

變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xiāng)愁的生態(tài)廊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