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嘉陵江歷史文化與中華詞曲學術研討會
暨四川省散曲學會第二屆年會在南充舉行
文/圖 楊明強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10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筆下的優(yōu)美景色,今天在川北南充這春意盎然、詩意流淌的嘉陵江兩岸,又得到更加完美的生動再現(xiàn)。2024年4月13日晚,“首屆中國嘉陵江歷史文化與中華詞曲學術研討會暨四川省散曲學會第二屆年會”在南充圓滿落幕。

開幕式主席臺

開幕式會場掠影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散曲研究會、中華詩詞學會指導,由四川省散曲學會、西華師范大學、南充臨江東方發(fā)展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和嘉陵江福如烏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劉道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王元勇,西華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陳濤,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沈一凡,中共南充市高坪區(qū)委書記陳多平等領導,以及趙義山、彭玉平、雷磊、許建中、丁淑梅等學會組織負責人出席會議及相關系列活動。來自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曲研究會、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燕山大學、湘潭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西華大學、西華師范大學、《中國文藝家》雜志和《大中華文學》雜志等院校和社科研究機構的130余位專家學者蒞臨學術研討會。

四川大學丁淑梅教授與華南師大左鵬軍教授會場交流

學術研討會代表合影
4月11日晚,“文融曲壇巴蜀藝 春滿嘉陵絲路情”——首屆中國嘉陵江歷史文化與中華詞曲學術研討會并四川省散曲學會第二屆年會暨首屆“中國嘉陵江歷史文化杯”散曲大賽頒獎典禮和文藝展演在南充六合集團(原南充絲二廠)大劇院隆重舉行。自2024年12月初組委會發(fā)布“中國嘉陵江歷史文化杯”散曲大賽征稿啟事后,截至今年2月中旬,共收到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參賽作品300多篇。經(jīng)組委會組織專家三輪盲評后,再經(jīng)全體評委專家網(wǎng)絡視頻會議審定,并經(jīng)公示確定了62篇獲獎作品。4月初,組委會將62篇散曲獲獎作品和“四川省各曲社會員嘉陵江散曲作品選”輯成兩部曲集,再與本次研討會《會議論文集》85篇三合一,分上、下兩冊匯編成集,總計815頁,堪稱當代全國散曲學界一部厚重的文集。
頒獎典禮由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南充臨江東發(fā)集團副總經(jīng)理李森主持,大賽組委會主任、四川省散曲學會會長丁淑梅教授宣讀獲獎名單,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雷磊、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藝家》雜志社總編輯向陽,分別為大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代表頒發(fā)獲獎證書和獎金。一等獎獲得者、四川省資中縣第三中學教師劉君代表獲獎者發(fā)表獲獎感言。

文藝展演拉開學術研討會序幕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和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為散曲大賽獲獎代表頒獎后合影
隨后,與會領導與專家們一道欣賞了由四川省散曲學會、西華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和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師生、南充市雜技團、南充市大木偶劇團等藝術家代表們專業(yè)而精湛的文藝表演。配樂散曲朗誦、女聲獨唱、男聲獨唱、二胡與古箏二重奏、鋼琴獨奏、川北大木偶戲、雜技表演、京劇演唱、器樂合奏等以詞曲原創(chuàng)為主的13個精彩節(jié)目一一閃亮登場。豐富的內容,原創(chuàng)的曲詞,精彩的演出,既展示了當代散曲的藝術魅力,又弘揚了川北曲藝的地方特色,贏得全場觀眾陣陣鼓掌聲和喝彩聲,是四川省散曲學會倡導“打通古今,融匯新舊,創(chuàng)生新體,詩樂聯(lián)姻”的一次生動而成功的實踐。

西華師大教授何希凡演唱京劇《迎來春色換人間》

川北大木偶戲《桃花韻·書藝》展演

參演師生、嘉賓與領導合影留念
12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由西華師范大學教授伏俊璉主持。西華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陳濤,南充市高坪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永強分別代表會議主要承辦單位,對蒞臨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陳濤介紹了西華師范大學的發(fā)展歷史與基本情況,肯定了此次研討會對深入推進川東北地域文化建設以及西華師范大學文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唐永強介紹了高坪區(qū)在發(fā)掘嘉陵江文化、烏木文化、蜀道文化、絲路文化等方面開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績。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王元勇,四川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散曲學會會長丁淑梅教授分別致辭。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先生講話

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教授講話

四川省散曲學會會長丁淑梅教授發(fā)言

西華師大黨委書記陳濤教授致歡迎辭
開幕式后,舉行了兩場大會學術報告,分別由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彭玉平,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張存壽,中國韻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湘潭大學文學院院長雷磊,西華師范大學教授蔡東洲等主持。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四川省散曲學會會長丁淑梅,中國散曲研究會副會長、揚州大學教授許建中,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左鵬軍,西華師范大學教授蔡東洲、徐鄧耀、伏俊璉、何希凡、楊小平等,立足各自研究領域先后作大會學術報告。12日下午,與會代表分為三組,進行了六場分會場學術報告會,先后由左鵬軍、南廣勛、蔣玉斌、劉平中、邱奎、楊峰兵等主持或評議。專家們圍繞“嘉陵江文化”與“中華詞曲”主題,結合嘉陵江流域歷史人文、烏木文化、蜀道文化、絲路文化、古代詞曲、民俗文學、碑刻文獻、作家創(chuàng)作等領域的諸多問題,展開了廣泛的研討交流,發(fā)表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見解,達到了相互學習借鑒、強化學術交流、推動學術發(fā)展的目的。
12日下午,六場分會場學術報告會結束后,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鄭海濤教授主持學術研討會閉幕式,羅寶川、徐江、于楊甡等分別匯報分會場報告情況。揚州大學許建中教授對會議提交論文的議題與基本情況進行了高屋建瓴的會議總結。華南師范大學左鵬軍教授代表與會學者致辭。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鄧春琴教授致閉幕詞。本次會議參會專家學者多、層次高、內容豐富,產(chǎn)生了多項學術成果,開拓了研究視野,充分彰顯了學術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與前瞻性,有效地推動了嘉陵江文化研究與中華詞曲研究的長足發(fā)展。

分組研討會現(xiàn)場
13日上午,代表們參觀考察了南充江陵江福如烏木博物館、六合絲綢博物館和萬卷樓等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博場所。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先生在參觀長達300多米的特大型烏木雕刻后,驚嘆不已,即興創(chuàng)作散曲小令一首【中呂·山坡羊】南充巨型烏木組雕《絲綢之路》:“烏黑錚亮,個頭粗壯,縱橫千米長城樣。馬牛羊,路舟墻,古今萬象雕刀上。絲路連綿一木彰,東,起閬蒼;西,抵外邦。”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教授利用指導會議召開的間隙,也創(chuàng)作了一首禮贊舉世聞名的嘉陵江青居曲流的散曲小令【正宮?雙鴛鴦】題嘉陵江青居曲流:“曲流馨,曲流琴,曲水晴波曲流金。曲浪瑤琴朝暮奏,一江碧玉一江春?!眱晌粫L的作品,為學術研討會、為嘉陵江文化又增添了新的亮色。

代表參觀烏木文化博物館

代表仰望陳壽萬卷樓肅然起敬
據(jù)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鄧春琴介紹:嘉陵江源于秦嶺,自北而南,流經(jīng)陜、甘、川、渝四省市,全長1300余公里,是川東北人民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而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烏木文化又成為千年順慶府和中國綢都——南充的三張亮麗的名片。如今,嘉陵江流域正以生態(tài)保護與文旅融合煥發(fā)新的生機,成為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經(jīng)濟文化長廊。
本次學術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對嘉陵江歷史文化的深入發(fā)掘、研究、傳播、弘揚,對推進川東北地域文化建設,以及對巴蜀散曲和詩詞創(chuàng)作,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025年4月13日夜于成都光華村皓月樓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楊明強〔網(wǎng)名曉風皓月,作家,攝影家,知名媒體人;四川省直(紅星)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省招考委、省教育考試院《招生考試報》原主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