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創(chuàng)始人達利歐喊話特朗普,要求其放棄糟糕的決定,跟中國和談,那么中美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機會大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對多國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美國橋水基金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發(fā)文呼吁特朗普與中國關稅問題達成協(xié)議。

達利歐認為:“特朗普應該放棄糟糕的方式,轉而通過談判解決(貿易)失衡問題,才是更好的方法”。

由于特朗普本身就是想要通過“對等關稅”這種極限施壓方式,逼迫中國跟他們達成一份符合美國利益的新貿易協(xié)議。

因此,達利歐的這番言論,實際上就是說:特朗普想要通過霸凌的方式,逼迫中國讓步,不僅不能實現(xiàn)目的,反而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這實際上就是呼吁特朗普,通過對話跟中國解決問題。

但客觀來講,當前的中美關系,因為特朗普的原因,已經尬住了。

比如,特朗普在公布了對中國超過100%的加征關稅之后,竟然信誓旦旦的表示:他等著中方的電話。

這就相當于說:他等著中方主動讓步。

然而,讓這位美國總統(tǒng)失望的是,面對他這種不切實際的妄想,中方不僅以堅決、迅速地反制行動表明了態(tài)度,而且外交部駐港公署更是致信《南華早報》,闡明中方嚴正立場,明確表示:妄圖揮舞關稅大棒逼迫世界各國打電話認輸?shù)囊靶U人,永遠不要指望等到中國的電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顯然,從這一輪關稅戰(zhàn)的形勢來看,中美之間誰先向對方打電話,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種“主動權”歸屬的信號 。

至少在特朗普看來,只要中方主動打電話給他,那么他就認為,美國可以更加無底線的向中方提出各種條件。

在此背景下,雙方就算有心想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似乎也被一道無形的墻給擋住了。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在中美誰都不愿意讓步的情況下,雙方就失去了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呢?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關鍵要看從什么角度來解讀。

一方面,如果特朗普執(zhí)意通過這種霸凌的方式,跟中國打交道,那么,雙方就沒有對話的基礎和必要性。

從這個角度講,中美兩國在短期內,自然也就不存在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特朗普本身就是一個反復無常、說話基本不算數(shù)的人,換句話說,現(xiàn)在美國最確定的就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這個人最不介意的就是“自我打臉”。

比如,此前特朗普前腳還喊著不會暫停對等關稅,結果在中國宣布進一步反制美國之后,特朗普后腳就宣布,對部分國家和地區(qū)暫停實施對等關稅措施90天。

不僅如此,面對記者的提問,特朗普還毫無愧疚地辯解稱:“人必須學會靈活變通。”很顯然,在碰壁之后,特朗普并不介意自我打臉。

因此,基于特朗普的這個特性,中美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契機顯然是存在的,而這個可能性成為現(xiàn)實的關鍵,就在于中國必須打疼特朗普,讓特朗普無計可施。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就有可能會選擇回頭,尋求與中國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現(xiàn)在包括達利歐在內的一些美國清醒人士,公開要求特朗普收手并且回頭,實際上就是中方強勢反制美國所獲得的一種正面回饋。

只要中國繼續(xù)保持足夠的反制強度,這種正面回饋必然會變得越來越大,當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特朗普選擇回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