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順義區(qū)仁和中學收到一封跨越2000公里的感謝信。信中,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廟壩鎮(zhèn)希望小學的師生講述了仁和中學初一(10)班學生魏子翔用壓歲錢為當?shù)貎和徶檬痔缀蛯W習用品的暖心故事。
信中寫道:“你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什么是‘少年擔當’——無需驚天動地,只需一顆真誠的心……”原來,一年前,魏子翔的媽媽因工作接觸到公益基金會組織偏遠地區(qū)學生參加的游學活動,回家后便向魏子翔講述了當?shù)貙W生較為艱苦的學習、生活條件,與他分享了所見所感。


當時,還在上六年級的魏子翔看到媽媽分享的照片后很受啟發(fā),提出要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些學習用品捐給當?shù)氐南MW。了解到當?shù)睾⒆佣焓稚祥L了凍瘡,他便購買了保暖手套寄出。

魏子翔寄出的保暖手套
“我們陸續(xù)寄了幾次快遞,也一直和當?shù)貙W校的老師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后來發(fā)現(xiàn)寄快遞不僅時效長,而且由于地方比較偏遠,會出現(xiàn)丟件的情況,魏子翔就決定將壓歲錢直接捐給學校,讓當?shù)貛熒约嘿I些必備物品?!蔽鹤酉鑻寢屨f。
魏子翔說:“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希望偏遠地區(qū)的同齡小伙伴能健康成長、快樂學習。能夠為他們貢獻一點力量,我感到很開心?!?/p>
魏子翔還經(jīng)常利用業(yè)余時間參與學校、社區(qū)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他走進養(yǎng)老院,陪老人聊天解悶、運動、曬太陽?!澳軌蜃屔磉吶艘驗槲业拇嬖诙械介_心,我覺得很快樂。”魏子翔說。
一封云南來信,承載著跨越山海的感動,更見證了順義少年的青春擔當。培養(yǎng)有溫度、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讓“順義好風氣”吹拂每一寸教育的土壤,這正是仁和中學育人初心的生動詮釋。
仁和中學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對此事進行宣傳,并在學校內(nèi)通報表揚。仁和中學校長馬天翔表示:“未來,學校將繼續(xù)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基,深化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通過更多‘微公益’‘善行實踐’,引導學生從‘知善’走向‘行善’,讓德育教育融入學生成長每一步?!?/p>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最近,順義少年樂于助人的善行義舉不斷涌現(xiàn)。前不久,東風小學6名少年協(xié)助小區(qū)保安人員滅火,順義區(qū)防火安全委員會為他們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區(qū)精神文明辦、區(qū)教委向孩子家長所在單位寄送了表揚信。對這些少年善舉給予大力表揚,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肯定,更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正能量傳播。告訴每一個孩子,善良與勇敢值得被看見、被稱贊、被獎賞。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看到這些勇敢善良的事跡,看到善舉得到褒獎,他們心中的大愛也會被悄然喚醒。這些好人好事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讓“順義好風氣”滋養(yǎng)出一片溫暖而美好的文明綠洲,塑造出一座充滿愛與希望的魅力之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李濤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