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美國《紐約時報》11日稱,當地時間10日,特朗普就水資源糾紛問題向鄰國墨西哥施壓,指責未能履行兩國于20世紀40年代簽署一份水資源分配協(xié)議,威脅對墨實施加征關稅等反制措施。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特朗普10日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fā)文指責墨西哥違背兩國簽署《1944年水資源條約》,拖欠應向美方供應約16億立方米水資源。美方將“持續(xù)升級反制措施——包括關稅或制裁”,直到墨西哥“歸還屬于得州水資源”。目前,美國已對從墨西哥進口、不符合美墨加協(xié)定商品征收25%的關稅。

特朗普2月1日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產品征收25%關稅,辛鮑姆與特朗普通話雙方同意將加征關稅措施立即暫緩一個月執(zhí)行,墨西哥將立即派遣1萬名國民警衛(wèi)隊人員加強北部邊境巡邏,防止從墨西哥向美國販運芬太尼等毒品。特朗普3月6日簽署行政令,調整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關稅措施,對符合美墨加協(xié)定優(yōu)惠條件進口商品免征關稅,持續(xù)4月2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名單,墨西哥被排除在外,辛鮑姆表示,墨西哥之所以避開最新關稅措施,歸功墨西哥政府與美國政府“良好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根據1944年簽訂水資源條約,墨西哥必須每五年從格蘭德河向美國輸送175萬英畝英尺水,這些水主要從格蘭德河及其六條支流輸送至美國得克薩斯州。水條約旨在對這些跨境河流水資源進行公平合理分配,明確兩國在不同河流用水權益和義務。根據國際邊界和水資源委員會(IBWC)數據,目前有關格蘭德河水輸送五年周期將在今年10月結束,但墨西哥向美國輸送水量不到條約規(guī)定30%。墨西哥聲稱,氣候變化引發(fā)歷史性干旱使其無法履行其水輸送承諾。

科羅拉多河是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蒂華納等美墨兩國大城市重要水源,由于氣候變化和美國西南部大量農業(yè)消費,近幾十年來其水位持續(xù)下降,此次爭端不僅是水資源分配問題,更是兩國政治博弈縮影。水資源爭議發(fā)生之際,特朗普對拉丁美洲國家采取強硬態(tài)度,《衛(wèi)報》分析,特朗普政府將水資源作為施壓工具,試圖通過拒絕供水請求迫使墨西哥其他領域作出讓步,尤其移民和貿易問題。特朗普上臺宣稱終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這些移民主要來自中美洲和委內瑞拉,通過墨西哥入境。

墨西哥官員透露,在特朗普發(fā)難前,墨西哥就在想辦法就供水問題制定方案,防止美國把此事作為關稅談判一部分。特朗普周四威脅,如果美國暫停關稅90天內,相關國家無法與美國達成協(xié)議,將恢復此前關稅政策。據中國新聞網消息,當被問及美國與第一個國家就關稅問題達成協(xié)議方面進展如何,特朗普表示“非常接近”,但沒有詳細說明哪個國家。特朗普沒有排除延長90天暫停期可能性。周三特朗普突然改變立場,宣布將對部分國家暫停實施所謂“對等關稅”90天,但10%“最低基準關稅”依然有效。

若爭端持續(xù),兩國消費者恐成最大受害者。墨西哥是美國最大果蔬供應國,加征關稅導致美國超市生鮮價格上漲14%。墨方若被迫超量供水,北部農田因灌溉不足減產,沖擊全球玉米供應鏈。美墨邊境1500萬居民長期面臨水污染問題,蒂華納日均10億加侖污水跨境流入加州,修復計劃因資金短缺停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專家警告,除非8月颶風帶來“奇跡降水”,否則供水缺口將成常態(tài)。辛鮑姆“緊急供水”承諾,更像為10月條約周期結束前的緩兵之計——畢竟,留給墨美化解這場“水戰(zhàn)爭”時間,只剩不到6個月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墨邊境河流(資料圖)

對國際社會而言,特朗普“水資源威脅外交”無疑釋放危險信號,美國正將所有雙邊協(xié)議、國際條約工具化、武器化。宣稱“偷水”論調遭美國國內不少批評,多個環(huán)保組織水利專家指出,水資源緊張根源在于聯邦和州層面管理失衡、農業(yè)過度用水及基礎設施老化,非墨西哥“違約”。把長期復雜生態(tài)問題簡單化“邊境國家侵害美國利益”,反映特朗普將科學政策工具徹底政治化慣性操作。當超級大國總統(tǒng)公開威脅鄰國、利用條約語言外交勒索,其破壞的不僅是協(xié)議,更是全球多邊合作與區(qū)域和平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