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編輯|t

引言

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的一番簡單、直接,甚至有點粗魯言論,引起了不少關注。

“澤連斯基總是想買導彈。聽著,當你發(fā)動戰(zhàn)爭時,你必須知道你能贏。你不會去跟一個比你強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還指望別人給你導彈。

說的是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可臉打得卻是全世界所有靠美國吃飯、靠星條旗壯膽的“代理人”。

說完這話,烏克蘭人臉綠了,歐洲人沉默了,可最先炸鍋的,恐怕是亞太幾個跳得最歡的地區(qū)。

菲律賓總統(tǒng)小馬科斯恐怕又得半夜盯天花板發(fā)呆。越南外交官開始重新翻合同;而臺灣省那邊的賴清德——他恐怕也睡不踏實了。

靠山不是鐵山,尤其是美國這個靠山??康米】坎蛔?,不是看你多聽話,而是看他自己是不是還想管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特朗普撕破“安全承諾”的遮羞布

特朗普這張嘴,向來沒把“外交辭令”放在眼里。但這回,他不是失言,而是直言。

這句話,是對澤連斯基的警告,也是對一眾“依美謀生”的國家的照妖鏡。

你以為你是盟友,美國就會無條件給你打仗?你以為你買了導彈、喊幾句“共同價值觀”,就能換來華盛頓的軍事保護?

特朗普用一句話告訴你:“你搞不贏,那你活該。別指望我替你扛槍?!?/p>

美式安全承諾,從來不是保單,而是一筆投資。能賺錢就投,賠本就撤。這不是我說的,是歷史早寫好的臺詞。

比如阿富汗,塔利班打回來那年,美國人連夜走人,連阿富汗總統(tǒng)都沒通知一聲。

比如庫爾德人,幾十年幫美軍打ISIS,結(jié)果美軍一走,土耳其人直接進村,庫爾德戰(zhàn)士被拋棄得連條推特都沒機會發(f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往前數(shù),南越。1975年西貢淪陷,美軍直升機在使館屋頂上撈人,剩下的幾十萬“親美人士”,全被丟在了地獄。

歷史一遍一遍地告訴你:美國對“盟友”沒有感情,只有盤算。

特朗普這一嘴,就是把過去幾十年西裝革履、外交聲明背后的本質(zhì)一語道破。

而最先警覺的,正是靠美國“撐腰”的亞太幾個國家——菲律賓、越南、臺灣地區(qū)。風吹草動之下,他們誰最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菲律賓、越南,先急了

菲律賓這兩年在南海上躥下跳,小馬科斯擺出一副“我有靠山”的氣派,美軍也趁機在菲律賓新增了九個軍事基地,看起來挺風光。

可問題來了,風光背后是啥?是冒著惹火中國的風險,在給美國站臺。

小馬科斯想玩“雙贏”,但最近發(fā)現(xiàn)——風險越來越真,靠山越來越虛。

南海的眾多沖突中事件,中國海警船直接用高壓水炮頂開,菲律賓那艘小破船被沖得人仰馬翻,結(jié)果美國人連一句硬話都沒放。

更搞的是,美軍艦就在南?;斡?,卻“一致不介入”。小馬科斯估計當晚就醒了:這場戲,臺詞是我說的,票是美國賣的,可真上臺被砸雞蛋,沒人替我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有越南。

越南對美國向來是“防著用”。表面搞合作,實際留后路。

過去幾年,美國頻頻示好,布林肯、哈里斯一個接一個去河內(nèi),越南也簽了不少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但別忘了,越南人老練。歷史上他們就吃過“靠美國”的虧。南越當年就是個例子,美軍撤離,整個政權兩周之內(nèi)垮塌。

所以越南這幾年一邊跟美國搞“全面戰(zhàn)略”,一邊加大跟中國的貿(mào)易合作,同時不斷買俄羅斯武器當“保險”。

最近,越南的“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計劃”里,竟然罕見地沒有再提“美國支持”,反而出現(xiàn)了更多“多邊合作”“自主安全”。

看懂了吧?特朗普一句話,逼得這些國家開始重新審視“美國牌”的價值。

他們不是變節(jié),只是開始想明白一件事兒:你要是拿著自己命在賭別人熱情,那是玩命,不是搞外交。

可還有一個地方,似乎還沒明白過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賴清德,真該醒了

賴清德上任后,幾乎可以說是“all in美方陣營”。

口號喊得響:“堅守價值、加強關系”、“不懼威脅、堅定前行”。聽起來像模像樣,可一旦特朗普那句話擺在眼前,一切都變味了。

臺島現(xiàn)在買美軍裝備,已經(jīng)到了“看單不見貨”的地步。

F-16V戰(zhàn)機,訂單批了,但一推再推,說是交貨期“需視供貨壓力”。坦克項目本該測試完畢,卻卡在“技術集成”;“毒刺”導彈前線等著用,美國還在“按流程走”。

賴清德清楚這意味著啥:美國賣的是期待,不是保障;是控制權,不是交鑰匙。

而島內(nèi)民眾更焦慮:軍隊預備役訓練時長被強制增加,兵役延長,征兵標準下調(diào),畢業(yè)生一出校門就得學打仗。

最慘的是,經(jīng)濟也撐不住了。

這幾年臺積電外遷,美國、日本分批吸走高端產(chǎn)線,島內(nèi)就業(yè)崗位縮水嚴重,大量高學歷年輕人出走東南亞、新加坡。臺北夜市小攤都開始講越南語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民調(diào)數(shù)據(jù)也開始扭頭。根據(jù)島內(nèi)媒體統(tǒng)計,18至30歲群體對“對抗大陸”態(tài)度轉(zhuǎn)冷,超過54%不再相信“美臺關系可以提供安全保障”。

賴清德站在風口上講“勇氣”,可臺下的人越來越少信他那套“安全神話”。

他還在高調(diào)迎接美國議員團,還在鼓吹“印太戰(zhàn)略不可逆”,可他真該想想:當特朗普都說了“別指望導彈”,你這局還怎么押下去?

特朗普一句話,說穿了亞太小國的一場夢。

美國從來不是保險公司,更不是慈善家。他是個掐指一算見風使舵的老牌玩家。

菲律賓、越南都在往回撤,開始找回“戰(zhàn)略獨立性”;而賴清德,卻還舉著“美制盾牌”往火里沖。

這不是勇氣,這是執(zhí)念。

美國總統(tǒng)換屆在即,局勢再變幾次也不稀奇。關鍵是,如果哪天華盛頓真的不來,那臺島要怎么收場?

靠“美制軍火”?靠“價值觀同盟”?還是靠那句現(xiàn)在已經(jīng)說出口的——“你得知道你能不能贏”。

賴清德,如果還聽不懂特朗普這句話,那就真是睡得太踏實了。

參考資料:
特朗普嘲諷澤連斯基:向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還指望別人給導彈? 2025-04-15 11:11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