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教士將觀音菩薩塑造成圣母瑪利亞化身,把諸葛亮神化為上帝之子,卻在比拼“顯靈”時慘敗于關二爺;馬克·吐溫痛斥“榨取13倍罰款用于傳福音”的荒誕,云貴川民眾卻以千年香火銘記諸葛丞相傳授耕作、建屋的仁政——信仰的爭奪,終究靠民心而非神跡。

你或許并不知曉,在一些奇特的說法中,有人聲稱觀音菩薩等同于圣母瑪利亞,耶穌是觀音菩薩的兄長,更有甚者稱觀音菩薩乃是基督的化身。初聞這些觀點,你大概率會感到困惑,不禁心生疑問:“這究竟在說些什么?怎么如此荒誕?”
無妨,讓我們嘗試從耶穌的視角來梳理這一團亂麻。按照這類混亂的闡述,就出現了“我是我,我的同事又成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同時還是我的妹妹,而我又搖身一變成為我母親的兄長”這般匪夷所思的關系,是不是愈發(fā)覺得混亂不堪了?但需要明確的是,這絕非18世紀的愛情特色,而是某些對宗教人物關系的錯誤且混亂解讀所造成的錯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基督教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著獨特的發(fā)展軌跡。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英國艦隊憑借堅船利炮強行打開了清朝封閉的國門。在這一歷史事件中,除了簽訂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的《南京條約》之外,《黃埔條約》和《望廈條約》的相繼簽訂,使得自雍正二年起持續(xù)長達百余年的禁教令宣告終結。自此,多達四萬萬的中國民眾被動地暴露在了基督世界的視野之下。耶穌基督曾對其追隨者下達指令:“你們要前往普天之下,向萬民傳播福音?!闭蛉绱耍浇套哉Q生之初便帶有強烈的擴張屬性,歷經發(fā)展,頑強地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并在后續(xù)漫長的歲月里,持續(xù)不斷地向世界各個角落蔓延傳播。

18世紀,西方社會處于大覺醒運動的尾聲階段。彼時,傳教士的活動范圍已廣泛覆蓋歐洲與美洲地區(qū)。放眼當時的整個世界,僅有中國尚未遭受大規(guī)模的傳教活動沖擊。內地會、倫敦會、美部會、浸信會等眾多教會,紛紛鼓動傳教士前往中國開展傳教宣講工作。1720年爆發(fā)的大禮儀之爭,本質上是教皇與康熙皇帝之間的權力與信仰理念的沖突。最終,康熙皇帝對教廷下達了禁令,明確禁止傳教活動,湯若望、南懷仁、安文思等傳教士受到牽連,被株連下獄。
面對如此復雜的世界局勢,部分傳教士內心蠢蠢欲動。他們暗自思忖:“倘若我能成為傳教士,必定要全力以赴,贏得一切。當下,機會已然擺在眼前,我必須慎重考量,這或許是我此生僅有的契機?!币溃掏⒛軌蛟谶^往歷史中占據霸主地位,歷代傳教士可謂功不可沒。他們堅信傳播上帝福音乃是自身義不容辭的使命,心中想著:“出發(fā)吧,中國這片土地猶如無人涉足的新世界,恰似未經開墾的‘處女地’。傳教士們,讓這群東方人領略主的光輝吧?!本瓦@樣,所謂的“大傳教時代”拉開了帷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千上萬的傳教士涌入中國,然而,他們采用的傳教方式卻極為惡劣。他們通過霸占土地、槍殺民眾、掠奪錢財、搶奪商務等暴力手段來推行傳教活動,并且要求中國地方官員務必保護內地傳教人員,禁止中國官員查禁中國信教民眾等。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期間,部分傳教士更是充當了聯軍的向導、翻譯以及情報官等角色。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犀利地指出:“傳教士從貧困的中國農民身上榨取高達13倍的罰款,致使農民的妻子和無辜的孩子們面臨餓死的絕境,而他們卻將這種通過殘酷手段獲取的錢財用于傳播福音。”面對這般行徑,不禁讓人質疑,這些傳教士難道不認為如此傳教存在嚴重問題嗎?但令人詫異的是,他們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還堅信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不會出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后來部分傳教士開始反思自身行為。這其中的緣由,與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密切相關。1899 - 1900年間爆發(fā)的義和團運動,讓一些傳教士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傳教方式。他們逐漸意識到,以往血腥野蠻的傳教手段激起了中國民眾強烈的反抗,必須加以改變,才能吸引更多的皈依者。

與此同時,當時基督教宣揚千禧年的到來,宣稱耶穌將再次降臨世間。這一說法使得部分傳教士陷入狂熱,他們認為隨著福音的廣泛傳播,全球悔改信教的人數急劇增加,教會即將步入全盛時期。只要在千禧年到來之前,使全世界都實現基督化,天國便會在人間降臨,基督耶穌也將再度現身。
然而,在中國傳教的過程困難重重。傳教士們深感中國仿佛是被魔鬼長期占據的、世上最為頑固的堡壘。時間緊迫,他們迫切希望在千禧年之前將中國轉變?yōu)榛绞澜纭T谶@種急切心態(tài)的驅使下,傳教士們重拾“攀附關聯”的手段。他們認為,傳教工作面臨的主要阻力來自中國的士紳階層,只要能夠獲得士大夫的支持,傳教事業(yè)便會順利許多。為此,他們制定了三種傳教策略:

  • 針對上層的宣傳策略

傳教士宣稱中國人所尊崇的三皇五帝與耶穌同出一源。他們聲稱,當年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時,不僅造就了亞當和夏娃,還創(chuàng)造了伏羲和女媧。只是后來,一部分人往西遷徙,成為了西方人的祖先;另一部分人往東發(fā)展,成為了中國人的祖先。大家同根同源,在一萬年前本是一家人。

  • 貼合中層儒道思想的策略

傳教士試圖攀附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他們提出:“你們道家的老子不是講過一氣化三清嗎?巧了,我們基督教也有三位一體的概念。你們儒家的孔子重視五倫五常,倡導仁、智、禮、義、信,強調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倫理關系,我們的教義世界同樣存在與之相似的理念??鬃觿袢讼蛏?,主張以身作則,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手掌被穿透,這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