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fā)布的一份37頁清單,讓持續(xù)十天的中美關稅戰(zhàn)突然變調。
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智能手機、電腦、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實施關稅豁免,NBC毫不留情地指出,這些產品85%以上來自中國供應鏈。

這場被特朗普吹噓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關稅戰(zhàn),在第十天就露出了破綻——當美國消費者發(fā)現沃爾瑪貨架上的電子產品價格翻倍,當華爾街投資者目睹美股三天暴跌12%,當蘋果、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集體向白宮施壓,特朗普終于意識到:這場賭局他輸不起。
這場關稅戰(zhàn)的轉折點來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國際分析人士紛紛跌破眼鏡。
按照特朗普“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性格,本以為他會像2018年那樣硬扛到底,甚至不惜拿美國經濟當賭注。
但現實比劇本更殘酷:
美國國債收益率三天飆升40個基點,創(chuàng)21世紀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美元指數跌破100,創(chuàng)下21個月新低;
標普500指數連續(xù)三天收跌,科技股市值蒸發(fā)超過2萬億美元。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此前天天掛在嘴邊的“各國領導人排隊求和”,變成了美國企業(yè)界集體“倒戈”——蘋果CEO庫克緊急約見財政部長,英偉達CEO黃仁勛公開警告“斷供中國將摧毀美國AI優(yōu)勢”,連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都大罵“關稅戰(zhàn)是經濟核戰(zhàn)爭”。
這場鬧劇背后,暴露的是美國制造業(yè)空心化的致命傷。
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他可能忘了一個基本事實:美國90%的智能手機、75%的電腦主板、60%的稀土加工都依賴中國供應鏈。
就拿蘋果來說,其全球200家核心供應商中有91家在中國,鄭州富士康一個工廠就能生產全球80%的iPhone。
更要命的是,美國科技巨頭的“中國依賴癥”已經深入骨髓——英偉達的A100芯片70%在中國封裝,微軟Azure云服務30%的服務器產自中國。
當特朗普宣布對半導體加征125%關稅時,硅谷大佬們直接放話:“要么豁免,要么我們搬到中國去?!?/p>
最打臉的是特朗普的“脫鉤”幻想。他以為通過關稅就能迫使中國讓步,卻沒想到中國早就在布局“去美國化”。
過去五年,中國對美出口占比從19.2%降至14.7%,而東盟、中東、拉美市場份額大幅提升。
更關鍵的是,中國在稀土、石墨等關鍵礦產上的壟斷地位讓美國無牌可打——全球80%的稀土加工、65%的石墨產能都在中國手里。
當特朗普把稀土列入豁免清單時,《紐約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是談判,而是投降?!?/p>
在這場博弈中,真正的贏家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科技巨頭。蘋果、英偉達、微軟等企業(yè)憑借豁免清單,不僅保住了中國供應鏈,還借機壓低了采購成本。
更絕的是,這些公司早就把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度等“第三國”,通過“中國原料+東南亞組裝”的模式規(guī)避關稅。
立訊精密等中國代工廠也順勢在海外建廠,表面上看是“產業(yè)鏈外遷”,實際上核心技術和利潤依然掌握在中國人手里。
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操作,讓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變成了一場自娛自樂的數字游戲。
這場關稅戰(zhàn)的本質,是美國霸權衰落的縮影。當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稱“美國贏麻了”時,現實卻在不斷打臉:
美國國債規(guī)模突破35萬億美元,通脹率連續(xù)6個月超4%,民眾對關稅的反對率高達72%。
連橋水基金創(chuàng)始人達利歐都警告:“美國正在經歷教科書級別的經濟崩潰?!?/p>
而中國用十年時間構建的“雙循環(huán)”體系,正在證明一個真理:在全球化時代,任何試圖脫鉤斷鏈的行為,最終都會反噬自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