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要不是老天爺連下七天雨,你早就跟張靈甫作伴了!”黃百韜這句話不大不小,卻像錘子一樣,敲碎了“常勝將軍”胡璉臉上那層得意的殼。
誰說軍功都是打出來的?有時候,命大、雨大、敵人撤得快,也能成全一個將軍的神話。

囂張的“勝將”胡璉——從張狂到自我神化
在國民黨軍中,胡璉從來不是個“低調(diào)”的人。黃埔四期出身、抗戰(zhàn)有功,石牌保衛(wèi)戰(zhàn)他確實拼過命,也因此被蔣介石欽點為“我黨不可多得的猛將”??蛇@“猛”,猛得有點霸道。
十一師副師長時期,他和師長葉佩高掐得不可開交,不光吵,連人事都摻和。葉是云南講武堂的“外姓人”,在黃埔系里本來就不吃香,胡璉一手拉攏部下,一手施壓上峰,愣是把葉趕出了部隊。后來十八軍軍長羅廣文,也被他用同樣手法攆走,他自己則順勢當上了軍長。
這種人,實在不能說沒本事,但他信的,從來不是將才之道,而是“勢”。
老蔣偏偏就吃他這套,還給他貼金,把整編十一師列為五大主力之一,說他“忠猛兼?zhèn)洹保谲娭袠淞椤胺垂仓袌浴薄?/p>
越被捧,胡璉越飄,對誰都能嗤之以鼻,連粟裕都不放在眼里:“平庸之輩,用兵無奇?!?/strong>
可真的是這樣嗎?粟?!捌接埂眴幔拷酉聛磉@幾場硬仗,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粟裕連打三戰(zhàn),胡璉三次“死里逃生”
第一仗,1946年12月,宿北戰(zhàn)役。
粟裕盯上了戴之奇的第六十九師,這個部隊與胡璉的十一師一南一北,進攻宿遷和沭陽。本來胡璉是來當“救火隊長”的,結(jié)果呢?人家粟裕一聲令下,直接合圍戴之奇。戴死命呼救,胡璉嘴上答應“馬上到”,實際上慢悠悠觀察戰(zhàn)局,偵查兵遭伏后,他立馬掉頭,打都不打。
戴之奇最后絕望自殺,整編六十九師全軍覆沒。胡璉不光不救,還甩下一句:“你去找你委員長吧!”這叫一個穩(wěn)妥地撇清關(guān)系。

第二仗,1947年7月,南麻戰(zhàn)役。
粟裕早盯上了十一師,決心復制孟良崮模式,一口吞下這塊硬骨頭。三大縱隊合圍,日夜猛攻,外圍據(jù)點節(jié)節(jié)失守。
而胡璉也不是白給的,這一次他早早就布下鐵絲網(wǎng)、地堡群、子母堡幾千座,還在核心區(qū)埋伏大炮。更神奇的是,戰(zhàn)役一打響,天公作美——連下七天大雨。雨水把解放軍的炸藥包泡廢了,炮火打不進去,炸藥點不著,士兵一腳踩進泥里,拔都拔不出來。
這仗打到最后,雙方幾乎貼身肉搏,胡璉親自抱著機槍沖鋒,靠著天時地利,再加上黃百韜等部火速增援,居然硬生生守住了。粟裕眼看天不幫人,只能接到毛主席電令,選擇撤圍。
戰(zhàn)后蔣介石興奮得不行,一下子獎了5億法幣,把胡璉吹成“張靈甫之后的國軍之光”。胡璉也跟著上頭,哪哪兒都講“粟裕不過如此”。
可就在這個時候,黃百韜在一旁冷笑一聲:“不是老天幫忙,你早就完了。”這話夠沖,但不假。

粟裕沒跟他爭嘴,第三仗,很快就打上了。
1947年9月,曹縣戰(zhàn)役,華野集結(jié)5個縱隊,設下口袋陣,準備一舉拿下整編十一師。
三縱和八縱突襲土山集,最猛一晚突進六個連。但胡璉果然不是一般貨色,立馬指揮反撲,官兵夜戰(zhàn)肉搏,激戰(zhàn)到天亮,生生又把陣地奪回來。
關(guān)鍵時刻,第五軍、十四師等援軍從南北兩線趕來,粟裕眼見時機不利,果斷撤兵。
胡璉第三次,全身而退。
可真的是靠“神勇”退的嗎?

真正的較量,不在軍銜在智慧
打到1948年淮海戰(zhàn)役,胡璉這個“逃三次”的將軍又一次被命運推上前線。這一次,他奉命空降雙堆集,營救被圍的黃維兵團。
剛落地,他就像救世主一樣,被困的官兵奔走相告:“胡老頭來了!”他拍著胸脯喊話:“我們現(xiàn)在只要打下去,共軍一下子是吞不了我們的?!?/p>
可結(jié)果呢?打了幾天幾夜,陣地越打越小。粟裕用兵早就不是“死攻”,而是圍點打援、分割包圍、疲勞殲敵。
眼看局勢不對,胡璉掉頭去南京搬救兵,結(jié)果人家宋希濂兵團根本動不了,杜聿明空投計劃也泡了湯。他回雙堆集,叮囑黃維:“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能跑一個算一個?!?/p>
12月15日,胡黃二人分頭突圍,結(jié)果黃維的坦克卡溝被俘,胡璉運氣好,坦克一路沖出封鎖線。到了渦河岸邊汽油耗盡,他帶著衛(wèi)士中彈逃跑,最后居然搶到一條木船,在混亂中逃出生天。
回頭看他背上取出的彈片——32塊。有幾塊距離心肺,僅一紙之隔。

這就是“常勝將軍”的最后一次勝利??康?,不是謀略,不是戰(zhàn)力,而是命硬、運氣好,還有解放軍認錯了他的坦克。
可從宿北到雙堆集,粟裕從頭至尾,一直是主動出招的那一方。每一次戰(zhàn)術(shù)設計、兵力調(diào)度,幾乎都算準了對方節(jié)奏。哪怕未能全殲,也能全控局勢。
粟裕不是不想滅掉胡璉,而是知道怎么打仗才算贏。
贏一場容易,贏整場戰(zhàn)爭才難??啃麄髋跎咸斓膶④?,不會永遠站在歷史的高地。
胡璉逃出雙堆集,身負重傷,最后只能在上海虹口醫(yī)院養(yǎng)傷。醫(yī)生從他背上取出彈片時搖頭感嘆:“命是真大。”可他自己也清楚,那不是英勇,是僥幸。
他始終不服粟裕,嘴上硬氣,但每一次真正的交鋒,都像黃百韜說的那樣——不是他贏了,而是上天幫了他。
而粟裕那個被譏為“平庸”的人,最終卻贏得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幾場勝仗,改寫了整個時代的命運。
有時候,“平庸”的勝利,比“神勇”的僥幸更值得被記住。
參考資料:
粟裕與胡璉的戰(zhàn)場爭鋒.2016年01月28日.人民網(wǎ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