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jié)選自

《經典人物原型45種》

維多利亞·林恩·施密特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過度控制的母親類型的

電視劇/電影角色

《脫線家族》中的卡羅爾·安·布雷迪(佛羅倫絲·亨德森飾)

《歡樂一家親》中的達芙妮·穆恩(簡·里夫斯飾)

《人人都愛雷蒙德》中的瑪麗·巴隆(多莉絲·羅伯茨飾)

《圣女魔咒》中的派珀·哈里威 (霍莉·瑪麗·庫姆斯飾)

《反斗小寶貝》中的瓊·克莉佛 (芭芭拉·比林斯利飾)

《盡善盡美》中的卡羅爾·康奈利(海倫·亨特飾)

《史帝拉·達拉斯》中的史帝拉·達拉斯(芭芭拉·斯坦威克飾)

《鋼木蘭》中的林恩·伊屯頓(莎莉·菲爾德飾)

《甜心先生》中的多蘿西·博伊德(蕾妮·齊薇格飾)

在不少經典電影里,女性角色所做的就是守著家庭和照顧男人起居。西部片里這樣的角色比比皆是。她們總是站在門口,注視著男人們,包扎著他們的傷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配圖:電影《甜心先生》

養(yǎng)育者

得墨忒耳是一個養(yǎng)育孩子的母親,不過并不是一定要有個孩子才能算作這個原型。她們最重要的特質是有一種幫助他人的責任感。得墨忒耳拒絕了其他諸神為了讓她接受和解而送給她的各種禮物,她只要她的孩子回到她身邊。失去了孩子,她的生命就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孩子在身邊時,她才充滿著青春活力。

養(yǎng)育者一直以來就夢想著有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真的到來時,他們就成了她的一切。如果她自己沒有生育能力,或者孩子的父親還沒有出現(xiàn)時,她就把自己的熱情用在幫助、照顧他人上面。你通常可以在醫(yī)療護理行業(yè)看到她們的身影。

她和其他養(yǎng)育者建立友情,她們都相信母愛的偉大和服務他人的重要性。她們會聚在一起聊最新的醫(yī)療技術或者帶孩子的經驗,一聊就是幾個小時。

她的身份和她的孩子們或者那些被她照顧的人們綁在一起。他們帶給她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她可能會在一個慈善機構里幫助許多人,或者在收容所里照顧流浪的動物,照顧自己的家人,或是幫助大街上的一個陌生人,安慰一個好友或者戀人,照顧自己的學生們,或者出一本自助類的書幫助大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發(fā)展性格弧線

看一下你的角色在故事中的主要目標,再想一下你選擇了哪些她害怕的事物來挑戰(zhàn)她。她需要學會什么來克服她的恐懼?她需要學會放開她的孩子們,給自己找個職業(yè)么?她需要學會站出來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再老是想著會不會傷害他人么?她需要學會讓她的孩子們長大、離開家門么?

養(yǎng)育者需要放開她對別人的依賴,找到自己的位置。她需要認識到她可以照顧好自己,一個人獨處其實也不錯。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比如瑜伽或者寫作,都能幫助她學會愛自己。

童年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使得這個原型主導了她的性格?是因為她的母親不在身邊照顧她,所以她長大后要在別人身邊照顧他們來補償這種缺失么?她需要幫助帶大她年幼的兄弟姐妹么?大人們是不是曾送給她玩具娃娃,然后告訴她,做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她的生命中是不是曾經有過一個很特別的女子,比如她的老師,給過她無私的幫助,現(xiàn)在她長大了想要回報社會?

這個原型要跟以下原型搭配,才能成長:

婦女之友——能夠照顧她,讓她體會跟別人平等相處的感覺。

隱士——教會她獨處的意義,幫她認識自己。

蛇發(fā)女妖——教她認識到人生殘酷的一面,讓她學會保護自己,不被他人利用和輕視。

神秘主義者——教會她愛自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養(yǎng)育者關心什么?

● 養(yǎng)育者隨時隨地關心著她的孩子的幸福。她有一種把他人置于自己之前的傾向——類似某種殉道者——不過排在第一位的始終是她正在照顧的那個人,尤其當那人是個孩子的時候。如果可以拯救她的孩子,就算犧牲整個城鎮(zhèn),她也在所不惜。

●一切順利的時候,她會關心整個團體的基本需求,給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很棒的禮物。她照顧的病人都叫她天使。

● 她一有空余的時間就會關心公益事業(yè),當志愿者。

● 她有時會小心翼翼確保其他人都過得快樂,最后才考慮自己。

養(yǎng)育者害怕什么?

● 養(yǎng)育者害怕失去她照顧著的那個人。她的個體和生命的意義都在于照顧他人。如果別人指責她過度保護一個人而使他喪失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她會很生氣。

● 她害怕孩子需要救助的時候她卻不在場。如果因此發(fā)生了什么不幸,她會責備自己,陷入毀滅性的抑郁。她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悲痛折磨著她,她也讓身邊的人陷入痛苦。

● 如果她的孩子或者照顧的病人離開了,她會感到難以承受。她感到自己不再被需要,屬于最易患“空巢癥”的群體。

● 她害怕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所以無法冷靜地自我分析。她討厭安靜的時光,因為她不愿思考自己的事情。她喜歡忙忙碌碌,來避免這種不想要的獨處。

養(yǎng)育者的動力是什么?

● 愛和歸屬感是她強大的動力。她喜歡跟他人有情感上的聯(lián)系。給她一個家庭,她會心甘情愿地為家人付出,只要他們需要她的照顧。如果有一個生病的孩子需要人收養(yǎng),她肯定會接手。

● 身為人母和養(yǎng)育孩子給了她生活的理由。她可以付出一切來保護這種珍貴的關系。得墨忒耳很強大,因為她敢于譴責諸神,她一心只要她的女兒回來。養(yǎng)育者們都會很欣賞故事的這個部分。

養(yǎng)育者的優(yōu)點

● 花很多時間跟孩子、學生或者病人等需要她照顧的人相處。

● 把別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

● 以助人為己任。

● 身邊有她很好。

● 對周圍的人很有幫助。

● 專注的傾聽者。

● 對家庭全心全意。

● 慷慨大方。

● 喜歡待在家里。

養(yǎng)育者的缺點

● 她人生的全部意義就在于幫助和照顧他人。

● 總是擔心她的孩子。

● 自我犧牲,因為不懂拒絕,所以承擔了過多的工作。

● 太在意家里人說的話。

● 身邊必須要有需要她照顧的人。

過度控制的母親

作為一個反面人物,養(yǎng)育者可能會拐走別人的小孩來撫養(yǎng)。她可能會偷走別人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以期獲得社會的稱贊。

她會以幫助為名,控制別人的人生,就像《戰(zhàn)栗游戲》中的安妮·威克斯(凱西·貝茲飾)那樣。

她是那種對自己的小孩下毒,然后送到醫(yī)院再因為種種辛苦的看護受到贊揚的母親。她是那種把自己的失望投射到女兒身上的母親,這樣她的女兒就不會離開家獨立。她善于引發(fā)別人的內疚感。

她做每一件事的出發(fā)點都是人們需要她。她以為別人都離不開她,實際上是她離不開他們。她相信自己是在幫助別人,實際上她只是讓自己忙著別人的生活,借以忘掉自己的人生。

她是一個依賴性極強的人,如果身邊沒有人做伴就無法正常生活。

當一段關系結束的時候,她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極為無助,被人拋棄的恐懼一直纏繞著她。她缺乏自信,無法獨立做事。她努力照顧他人,確保其他人也會在將來照顧她。她獨自一人時就會覺得很無助。

她覺得自己把一生都用在了養(yǎng)育孩子上面。她為他們犧牲了一切。她需要他們的尊敬和服從。

過度控制的母親

● 覺得別人想要把她棄置一旁。

● 以為別人離開她就活不下去,實際上剛好相反。

● 覺得自己之所以做某事是為了別人好,實際上卻傷害了他們。

● 別人不需要的時候,硬要插手。

● 用內疚感來控制他人。

● 當自己受傷或者需要幫助時,會夸大事實。

● 主動做一些分外之事,以顯得自己很有用。

● 偶爾會表現(xiàn)得非常好,讓別人困惑。

● 缺乏自信。

● 沒法一個人做事。

養(yǎng)育者/過度控制的母親類型的

文學形象或歷史人物

《美女與野獸》中的美女

《瑪麗·波平斯》中的瑪麗·波平斯,帕梅拉·林登·特拉弗斯著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的寡婦道格拉斯,馬克·吐溫著

《小婦人》中的梅格·馬奇,路易莎·梅·奧爾科特著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護士,莎士比亞著

《垂死的教訓》中的愛瑪小姐和婁嬸,歐內斯特·蓋恩斯著

《廊橋遺夢》中的弗朗西斯卡·約翰遜,羅伯特·詹姆斯·沃勒著

《理智與情感》中的埃莉諾·達什伍德,簡·奧斯汀著

《百年孤獨》中的祖母,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著

《油炸綠番茄》中的露絲,范妮·弗拉格著

《寵兒》中的塞絲,托妮·莫里森著

《戰(zhàn)栗游戲》中的安妮·威克斯,斯蒂芬·金著

《超異能快感》中的莎莉·歐文斯,愛麗絲·霍夫曼著

選購創(chuàng)意寫作指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