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回是真扛不住了。

白宮甩出22頁豁免清單時手都在抖,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芯片這些高科技產品全被踢出145%的"對等關稅"黑名單,有些直接歸零。

據環(huán)球網報道,去年美國進口的4000億美元電子產品中,超過1000億美元來自中國供應鏈,英媒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松動的首個信號”。

但懂王就是懂王,這邊剛簽字讓步,轉頭就對著鏡頭嘴硬說這是"暫時豁免",并叫囂將繼續(xù)保留20%的"芬太尼稅"當遮羞布。

更絕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馬上放風說,要搞"半導體關稅",擺明告訴全世界:我們不是認慫,是換個姿勢接著打。

但這場戲碼演得再熱鬧,本質就是美國供應鏈的膝蓋中了一箭。

看看豁免清單就知道,全是美國自己造不出來的東西。蘋果公司早把八成的iPhone生產線焊死在中國,臺積電的3nm芯片廠在亞利桑那州磨蹭三年還沒量產,更別說那些需要中國高級技工手把手調試的精密設備。

美媒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這份豁免清單,只是為了保住美國科技命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全球超過60%的消費電子產品、70%的光伏組件、80%的稀土加工產能都集中在中國,任何試圖繞開中國供應鏈的貿易政策都無異于經濟自殺。

所以說,特朗普政府并不是真心“跪了”,而是被逼無奈的“戰(zhàn)術后退”,白宮把話說的含含糊糊,也是為留下“交易空間”和“談判余地”。

果不其然,白宮自己主動表示,已經通過“中間人”和中國就關稅問題進行初步接觸了。

對于美方的態(tài)度,我國商務部送出7個字“解鈴還須系鈴人”,海關總署更是直接言明“天塌不下來”。

無論美國如何“作妖”,我們自身穩(wěn)如泰山。

據央視消息,中國正在和更多國家共同應對美濫施關稅,中方四天連打六個越洋電話,從歐盟東盟到金磚世貿組織,把美國關稅大棒捅出的窟窿全變成了中國的外交突破口。

在歐盟市場,中國制造的光伏設備支撐著波蘭企業(yè)830.8%的年復合增長率;在東盟區(qū)域,連續(xù)五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的緊密聯系已形成超9800億美元的年貿易規(guī)模。

現在全球供應鏈就像被特朗普拿霰彈槍轟過的漁網,中國要做的不過是把破洞處的尼龍繩換成鋼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特朗普的各種花招,最好的辦法就是像中國這樣:你玩你的心理戰(zhàn),我搞我的產業(yè)鏈。

美國在關稅清單上玩數字游戲,我們就拉著東盟升級自貿區(qū),帶著非洲搞基建,幫中東建光伏電站,沙特王儲最近訪華直接簽了百億級新能源大單。

這些合作產生的經濟黏性,比什么關稅武器都管用。就像下圍棋,特朗普在邊角搞打劫,我們卻在中央落子做勢。

等他的關稅大棒揮累了回頭一看,中國早就和RCEP成員國把供應鏈重構完了。

對美國永遠都不能妥協,今天服軟,明天就會被啃得骨頭都不剩。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每加征一項關稅,沃爾瑪貨架就空一排,中國每突破一項技術,白宮手里的籌碼就少一枚。

中國制造業(yè)成本比美國低18%,效率卻高出30%,這哪是關稅能抹平的差距?

更諷刺的是,美國自己通脹數據剛抬頭,財政部長耶倫就急著澄清"對華關稅影響有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以為關稅是核按鈕,按下去就能讓中國跪下,沒想到炸出來的是自己后院的經濟蘑菇云。

美國力推的"印太經濟框架"至今未能形成實質性產能合作,其試圖構建的"去中國化"供應鏈始終停留在紙面規(guī)劃。

而中國供應鏈的韌性早就超出華盛頓那幫政客的想象。我們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已在沿線國家布局超過3000個產能合作項目,形成輻射亞歐非的供應鏈網絡。

去年越南電力短缺時,是誰連夜調柴油發(fā)電機保富士康生產線?今年紅海危機中,又是誰家的中歐班列運量暴漲五成?

這些答案白宮心知肚明,所以盧特尼克說要搞"半導體關稅"時眼神都是飄的,真把中國芯片斷供了,最先停產的是得克薩斯州的F-35戰(zhàn)機生產線。

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人折騰五年終于發(fā)現:中國工廠的流水線從來沒停,中國的商品換了標依然在美國的貨架上。

現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是加州的兩倍,英偉達特供芯片繞開禁令玩"曲線救國",這些都在證明同一個真理:在21世紀的貿易戰(zhàn)場上,供應鏈才是真正的核武器。而中國手里握著的,早就不止是關稅清單上那些數字了。

貿易戰(zhàn)打到這個階段,勝負天平已經傾斜。中國對美出口額去年反而增長了27%,而美國通脹率創(chuàng)下四十年新高。

當美國開始用顯微鏡篩選"可以加稅的中國貨"和"必須免稅的中國貨"時,這場經濟戰(zhàn)的結局就已寫好。

現在的問題不是美國要不要停戰(zhàn),而是如何體面地從自己挖的關稅陷阱里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