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的教訓總是來得太晚,但總會來。1975年,毛主席在會見西德總理施密特時就說過,歐洲不能老靠著美國,得自己站起來。當時這話沒多少人當回事,歐洲領導人覺得有美國罩著,日子過得挺舒服。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特別是最近幾年俄烏沖突的鬧騰,美國的表現讓歐洲有點懵圈,才發(fā)現毛主席那句話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一、毛主席的警告和歐洲的“聽不進”

1975年10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西德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那時候毛主席82歲,身體已經不太行了,但腦子還是清楚得很。他跟施密特說,歐洲不能老指望美國,得靠自己,不然遲早要吃虧。這話不是空穴來風,毛主席一輩子都在琢磨怎么讓中國獨立自主,他看歐洲那時候跟美國綁得太緊,覺得這路子不靠譜。

為啥這么說?咱得從二戰(zhàn)后說起。1945年二戰(zhàn)結束,歐洲被打得稀巴爛,經濟崩潰,餓殍遍地。1948年6月,美國搞了個馬歇爾計劃,扔了130億美元過來幫歐洲重建。這錢聽著多,但不是白給的,美國要歐洲開放市場,讓美元和美國貨進來,順便把歐洲的能源、制造業(yè)抓在手里。

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美國說要幫反共國家搞錢搞武器,1949年4月4日,北約成立,歐洲的軍事安全直接跟美國掛鉤。從那以后,歐洲就有點像美國的“小弟”,經濟上靠美國救濟,軍事上靠美國撐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看得很明白,他覺得這種依賴不是長久之計。1975年那會兒,冷戰(zhàn)正激烈,歐洲雖然表面上過得不錯,但實際上已經被美國套牢了。施密特聽完毛主席的話,估計也就是笑笑,沒往心里去。畢竟那時候西德跟美國關系鐵得不行,歐洲其他國家也差不多,誰會想著跟美國翻臉???

結果呢?冷戰(zhàn)后期,歐洲對美國的依賴不減反增。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倒了,1991年12月26日,蘇聯(lián)解體,歐洲本來有機會喘口氣,自己玩一把大的。可惜沒抓住機會,1990年代北約開始東擴,1999年3月波蘭、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約,2004年和2007年又加了一堆國家,像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啥的。

北約東擴直接把俄羅斯邊境擠得滿滿當當,軍事基地越來越多。經濟上,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歐洲想靠貨幣一體化硬氣一把,但2008年金融危機一來,歐洲又蔫了,向美國求救,美國的救助計劃還帶條件——得更開放市場。2014年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歐洲自己沒啥招,只能靠美國增派部隊到東歐。

毛主席1975年的警告,歐洲壓根沒聽進去。幾十年來,他們習慣了靠美國,心里想著“有大哥罩著,怕啥”??蛇@大哥,真的是來幫你的嗎?

二、美國咋“出賣”歐洲的?

到了2022年,俄烏沖突徹底把美國的真面目露出來了。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手,歐洲嚇了一跳,趕緊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3月,歐盟開始給烏克蘭送武器,美國也表態(tài)要支持烏克蘭,大家一塊兒干。可慢慢地,美國的態(tài)度就變味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說援助的事。2022年,美國確實給了烏克蘭不少錢和武器,但到2024年,風向變了。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tǒng),11月20日他在佛羅里達喊話,說要減少海外干預。2025年1月20日他上臺,第二天就簽了文件,削減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下歐洲傻眼了,本來指望美國帶頭扛著俄羅斯,現在大哥說不玩了,你們自己上吧。

再說能源。俄烏沖突一打起來,歐洲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結果俄羅斯的天然氣不賣給歐洲了。歐洲能源價格蹭蹭往上漲,老百姓冬天燒不起暖氣,工廠都開不下工。2022年,歐洲天然氣價格比沖突前高了10倍,德國、意大利這些工業(yè)國家直接被整得夠嗆。

可美國呢?美國趁機把自己的液化天然氣賣到歐洲,價格還死貴。2022年,美國對歐天然氣出口翻了兩倍多,賺得盆滿缽滿。歐洲人掏空口袋買美國氣,美國公司笑得合不攏嘴,這算哪門子盟友???

還有經濟上的坑。沖突一開始,美國就推高了全球通脹,歐洲跟著遭殃。2022年,歐元區(qū)通脹率飆到10.6%,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歐洲企業(yè)成本漲得飛起,競爭力直線下降。而美國呢?它國內通脹也有,但美聯(lián)儲加息把壓力轉嫁給了全世界,美元還升值了。2023年,歐洲對美出口因為匯率問題掉了15%,美國反而從歐洲進口了不少便宜貨。歐洲這邊苦哈哈,美國那邊賺得樂呵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事上更別提了。北約是美國主導的,歐洲國家出了大半的錢和兵,可關鍵時候美國說撤就撤。2025年2月14日,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直接說,美國不會無限期支持烏克蘭,讓歐洲自己想辦法。歐洲領導人這時候才反應過來,靠美國是靠不住的。

美國這波操作,擺明了是把歐洲當工具用。需要你的時候拉你一把,不需要你就扔一邊,自己賺得滿手油水。這不就是毛主席說的“靠別人要付出代價”嗎?歐洲現在才明白,當年沒聽這話,蠢得有點離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為啥歐洲老栽跟頭?

說到底,歐洲走到今天這步,有歷史原因,也有自己作的成分。二戰(zhàn)后,歐洲被打殘了,靠美國站起來是沒辦法的事。可站起來之后呢?幾十年來,歐洲一直沒擺脫“靠大哥”的心態(tài)。北約東擴也好,歐元危機也好,每次有事都指望美國出頭,自己不硬氣。

還有內部問題。歐盟27個國家,利益不一致,吵架是常態(tài)。德國想當老大,法國不服,東歐國家怕俄羅斯還得靠美國,匈牙利這種刺頭壓根不聽招呼。統(tǒng)一防務喊了多少年,PESCO(歐洲防務合作機制)2017年就啟動了,到2025年也沒啥大進展。經濟上也一樣,歐元區(qū)南北差距大,希臘、西班牙老拖后腿,德國、法國忙著自己賺錢,哪有心思管別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關鍵的,是歐洲沒看清美國。美國從來不是慈善家,二戰(zhàn)后幫你是看你有用,冷戰(zhàn)時拉你是防蘇聯(lián),現在用你是擠兌俄羅斯。歐洲老覺得自己是美國的“親兄弟”,其實在人家眼里就是個工具人。毛主席當年就看透了,可惜歐洲人沒聽。

現在歐洲想翻身,得下點狠心了。第一,得把軍事搞起來。北約靠不住,自己得有硬家伙。德國、法國帶頭,軍費得真加,別老喊口號。2025年,歐盟軍費占GDP的平均值才1.8%,跟美國的3.5%差遠了。沒錢,哪來的安全?

第二,經濟上得抱團。少買美國貨,多用本地供應商,跟中國、印度這些國家多簽協(xié)議,把供應鏈拽回來。2025年歐盟對美貿易逆差還有500億歐元,這錢干嘛不留給自己人花?

第三,別老內訌。統(tǒng)一防務也好,能源合作也好,得有點共識。波蘭、匈牙利這些國家老唱反調,歐盟得拿出點魄力,整頓一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跟俄羅斯緩和關系也得提上日程。俄烏沖突停了,歐洲跟俄羅斯還是鄰居,能源、貿易總得談。2025年默茨跑莫斯科就是個信號,歐洲得現實點,別老跟著美國瞎起哄。

回過頭看,毛主席1975年那句“別靠美國,自己站起來”,真是一針見血。歐洲被美國坑了這么多年,現在才醒,代價不小。未來啥樣,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清楚:再不硬氣,真沒戲了。

咱老百姓看這事,其實挺簡單的??縿e人不如靠自己,這道理放哪都通。歐洲這回算是還債了,但債還沒還完。你們說,歐洲接下來咋走?能不能真站起來?歡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