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臺海風云突變,戰(zhàn)火燃起,兩岸的緊張局勢將會瞬間升級為真刀真槍的較量。我國必然全力以赴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擺在面前的頭號難題卻讓人頭疼——臺偽軍指揮系統就像個扎根深山的“烏龜殼”,堅不可摧。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打實的挑戰(zhàn)。臺灣當局這些年沒少在軍事防御上下功夫,尤其是那些藏在山體里的指揮中心,靠著天然屏障和人工加固,再加上美國、日本等外部勢力的“撐腰”,想一舉摧毀它,難度堪比登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偽軍指揮系統的“鐵殼子”有多硬

先說說這指揮系統為啥這么難搞。臺灣當局建的這些軍事指揮中心,比如所謂的“衡山指揮所”和“圓山指揮所”,可不是隨便找個地方挖個洞就完事兒的。拿“衡山指揮所”舉例,它藏在臺北大直區(qū)的雞南山里,從1960年到1982年整整搞了22年,內部設施齊全到能當個地下小城市用。

資料顯示,這地方能扛住20千噸當量的核爆炸和2千噸的常規(guī)轟炸,指揮控制室、生活區(qū)、儲藏室、通信樞紐一應俱全,水、食品、燃料、醫(yī)療物資儲備充足,還有獨立發(fā)電機和水凈化系統,斷絕外界支援也能撐好幾個月。

類似的“圓山指揮所”也差不多,深埋山體,隧道網絡四通八達,形成了多重防御體系。東部還有佳山空軍基地和志航基地,利用山體藏戰(zhàn)機和臨時指揮,防護能力一個比一個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工事靠著花崗巖山體,天生就硬得離譜。咱們的常規(guī)武器,比如云劍-1000型鉆地彈,穿透力也就6米混凝土加30米泥土,對付這種幾百米深的花崗巖山體,基本是撓癢癢。美國的GBU-57鉆地彈號稱能打穿60米混凝土,但面對這種深度也得認慫。

研究表明,花崗巖硬度遠超混凝土,爆炸沖擊大多被山體吸收,想炸到核心區(qū)域幾乎不可能。指揮中心的入口和通風口倒是弱點,可惜那兒重兵把守,鋼制防爆門加備用通道,防護做得滴水不漏。多次轟炸或許有點效果,但時間一長,我軍意圖暴露,風險反倒更大。

有人可能會想,核彈能不能解決問題?理論上可以,但現實里完全行不通。一旦動核武,國際社會炸鍋是肯定的,聯合國安理會制裁、美國日本直接下場不說,全球孤立的風險咱們承受不起。所以,這招只能想想,實際操作基本沒戲。臺偽軍指揮系統這“鐵殼子”,硬得讓人牙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日本撐腰,國際掣肘有多煩

光是指揮系統硬還不夠,背后還有國際勢力給臺灣當局撐腰,麻煩直接翻倍。美國是頭號“金主”,這些年對臺軍售沒停過,雷達、愛國者導彈、通信設備一股腦兒往臺灣塞。

2024年9月,美國又批了5.67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專門用來維護臺灣的戰(zhàn)術信息系統,直接幫指揮中心提升抗擊能力。

還有美臺情報共享,臺灣的所謂“國防四年審查報告”里就提到,要跟美國搞更深的軍事交流,包括實時情報和桌面演練。這意味著臺灣能提前知道咱們的動向,指揮中心防御起來更得心應手。

日本也來湊熱鬧。地理上離得近,加上跟美國的同盟關系,日本對臺海局勢越來越上心。2023年,日本就加強了跟臺灣的情報共享和軍事聯系,還放話“臺海穩(wěn)定關乎日本國家安全”,暗示沖突時可能提供后勤或情報支持。國際網絡給臺灣撐起了戰(zhàn)略“保護傘”,我國的軍事行動得掂量多方壓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別提全球經濟對臺灣的依賴了。2024年,臺灣造了全球大部分先進芯片,臺海一打,供應鏈斷裂,科技、汽車行業(yè)全得跟著遭殃。G7國家肯定坐不住,外交壓力少不了。美國還玩“戰(zhàn)略模糊”,既不明確說護臺灣,也不攔著臺灣當局瞎折騰,弄得局勢更復雜。

日本等國一看美國態(tài)度曖昧,可能更積極插手。這么多國際因素攪和進來,想動臺偽軍指揮系統,哪是單純的軍事問題,分明是全球博弈的大棋局。

破解這難題,咱有啥招兒

面對這塊硬骨頭,我國得想轍破解,總不能干瞪眼吧。先說非傳統手段,網絡戰(zhàn)和電子戰(zhàn)是個路子。把臺灣的通信網絡和指揮系統搞癱瘓,起碼能讓它亂一陣子。我國在網絡戰(zhàn)上有點底子,可臺灣也不是吃素的,高級加密、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都用上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指揮中心還可能搞氣隙隔離或專用通信頻道,網絡攻擊成功率不好說。電子戰(zhàn)能干擾無線電、GPS信號,但臺灣軍事訓練早就考慮了通信受限的情況,有線電話、備用頻段都能頂上,效果也有限。

精確打擊入口和通風系統聽著靠譜,但操作起來難。情報得準到不行,武器還得夠先進,可這些地方防得跟鐵桶似的,重兵加防爆門,備用通道還一堆,打起來風險高,暴露意圖不說,成功率也不好保證。

外交和威懾是另一條路。咱們的航母巡臺海、軍演亮肌肉,就是要讓臺灣當局和國際社會看看,“臺獨”沒好果子吃。經濟制裁、多邊談判也能壓一壓,可國際復雜性在這兒擺著,美國日本不配合,效果就打折扣。技術上要是能搞出更牛的鉆地彈或超高速武器,興許能改改局面,但現在還沒啥大突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底,這難題不好解。網絡戰(zhàn)、精確打擊、外交威懾都得試,但每條路都有短板。未來還得靠技術創(chuàng)新、情報升級和國際博弈找突破口。臺偽軍指揮系統這塊硬骨頭,啃不下來,咱們就得一直頭疼。

守住底線,謀定后動

臺海若真打起來,無法摧毀臺偽軍指揮系統絕對是我國最大的麻煩。美國日本又在后面撐腰,想破局還得克服技術瓶頸和國際壓力。網絡戰(zhàn)、精確打擊、外交威懾都得用上,但哪條路都不輕松。

未來,我國得在軍事技術、情報能力、國際博弈上全面發(fā)力,才能在臺海占據主動。不過,不管多難,“一個中國”原則是咱們的底線,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挑戰(zhàn)。面對這塊硬骨頭,謀定后動,才能確保勝利歸于咱們這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