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軍高層有了一位新掌門,這位就是凱恩,他的上任可是讓不少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中美關系。這位曾是個中將,早已退役的凱恩,居然被特朗普提拔到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位置,連參議院都用60票贊成通過了他的任命。這個席位可不是隨便坐的,它代表著美國軍方的最高話事權。

凱恩可不簡單,他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擔任過軍事事務副主任,參與了不少特種作戰(zhàn)任務,對特朗普可是忠心耿耿。而且這也符合特朗普目前的人事風格,相比于單純的能力,他更看重的是對他個人的忠誠。那么,凱恩上任后給中美關系帶來的影響是什么呢?首先,他在提名聽證會上就明確表示,美軍目前面臨著重大問題,所以要盡可能地避免沖突。這番言論無疑給那些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鷹派潑了一盆冷水。凱恩這一立場并非沒有道理,事實上,美國和中國在很多軍事技術領域已經不再擁有明顯優(yōu)勢。尤其是在高超音速導彈和現代化??哲姺矫?,中國的進展實在不可小覷。

就拿美國當前的軍事實力來說,凱恩自己也很清楚并不樂觀。美軍不僅面臨戰(zhàn)機墜毀頻繁、造船業(yè)衰退,以及航母和軍艦維修難如登天等問題,而且還不斷遭遇國際形勢的挑戰(zhàn),比如胡塞武裝封鎖紅海,美軍調動艦機卻屢屢碰壁。
而反觀中國,不僅成功研發(fā)出了六代機、高超音速導彈,而且還擁有兩棲攻擊艦和電磁彈射航母等當代尖端裝備。更不要提中國在工業(yè)生產和后勤保障上的顯著優(yōu)勢了。盡管中國一直強調國防政策的防御性質,沒有與美國爭霸的意圖,但實力展示無疑也能說服美方,與解放軍硬碰硬恐怕只會落得個慘敗。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中美之間的較量會如何演變。中方最近在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上顯示出合作的姿態(tài),達成了多項共識。不過,美方卻似乎仍在誤判形勢。最近美國防長簽署秘密文件,把中國視作“唯一緊逼的威脅”,言辭中透露出希望阻止中國統(tǒng)一的意味。

然而,正如中國國防部所言,這是一種重大的戰(zhàn)略誤判。把中國定為威脅,只會給美國帶來災難性后果。中方遞出的這一句話,釋放重磅信號,中美若爆發(fā)直接沖突,美方撈不到半點好處,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兩大國之間的沖突將給世界帶來無法承受的損失。所以說,中美博弈的未來必須謹慎把握,而凱恩的動作與態(tài)度,將是這場復雜棋局中的關鍵一子。他能否扮演好這個角色,以對話而非對抗的方式處理中美關系,將考驗他的智慧與決策能力。

另外,中美兩國在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方面的競賽也并非只有消耗與對峙。實際上,對于我們來說,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并且將自己的實力展示給對方,是為了降低誤判風險,讓對手理解在某些關鍵問題上沒什么可談的。正如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xié)空間”一樣,美國需要停止幻想。
凱恩作為美軍一把手,他需要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國際穩(wěn)定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對于中美關系而言,這種平衡的實現將不僅僅決定軍方的未來,更可能塑造整個國際格局的新面貌。保持清醒頭腦,審時度勢,這對于美國來說,是避免自毀前程的智慧之選。不論凱恩如何施展其軍事智慧,避免中美直接沖突始終是理智的選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