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反詐老陳”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稅款的截圖:2024年總收入31.38萬元。

評論區(qū)炸開了鍋——這個數(shù)字,與他在2022年辭職第一年的133萬元收入相比,縮水了整整100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全網(wǎng)追捧的反詐英雄,到爭議纏身的“過氣網(wǎng)紅”,老陳的跌宕人生,折射出流量時代的狂熱與殘酷。

時間倒回至2021年。陳國平,一名普通的河北秦皇島反詐民警,因連麥主播時的一句“你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意外走紅。

他身穿警服、表情嚴肅卻略帶幽默的形象迅速圈粉百萬,甚至帶動了反詐APP的下載量飆升。彼時,他是體制內“最成功的網(wǎng)紅”,用流量為公益賦能,堪稱雙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轉折來得猝不及防。2022年3月,一場直播中,某神秘網(wǎng)友豪擲百萬打賞(333個嘉年華,價值133萬元)。

盡管老陳將收入全部捐出,爭議卻鋪天蓋地:公職人員能否直播收禮?是否“不務正業(yè)”?輿論壓力下,他于次月辭職,理由是“不想連累單位”和“健康問題”。

辭職后,他嘗試直播帶貨、拍攝反詐短劇、出版書籍《你真的安全嗎》,甚至投資養(yǎng)殖業(yè),但效果寥寥。

2023年,他的收入34.7萬元中,絕大部分來自賣書稿酬,直播、視頻的收益幾乎為0。粉絲直言:“沒了警服加持,他不過是個普通大叔?!?/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初,老陳與助他走紅的主播“雨化田連麥時崩潰痛哭:“家不成家,事業(yè)不成事業(yè),每天挨罵?!?/p>

更致命的是,他在一次直播中與美女主播互動時言行失當,被批“低俗”“丟了公職人員的體面”,導致大量粉絲脫粉。

2024年2月,老陳公開喊話求職協(xié)警,稱“想聯(lián)合公安部門繼續(xù)反詐”,但輿論反彈激烈。

網(wǎng)友嘲諷:“辭職時豪情萬丈,落魄了又想回來?”最終,相關單位因輿論壓力放棄聘用。

老陳的后悔,在2024年11月達到頂點。他坦言:“辭職太沖動,沒看透自己?!?/p>

夢中?;孟胫鼗鼐?,甚至估算辭職導致退休金損失超400萬。面對收入銳減和輿論圍攻,他選擇“躺平”:“現(xiàn)在的我,沒興趣給任何人留好印象?!?/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回顧事件全部,到底誰該為這場悲劇買單?是老陳的“貪念”?他曾暗示自己遭“境外詐騙集團設套”,稱百萬打賞是圈套,但網(wǎng)友并不買賬。

還是平臺的虛幻性?警服和公職身份為他背書,流量本質依附于體制光環(huán),而非個人魅力。

更或者事輿論的反復?網(wǎng)友既追捧他的正義人設,卻又在他跌落時踩上一腳。

老陳的案例警示:體制內“鐵飯碗”與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短期利益難以兼得。辭職時他高估了流量的可持續(xù)性,低估了身份剝離后的生存難度。

他也曾試圖以公益之名合理化直播打賞,但公職人員的身份特殊性讓這一行為天然充滿爭議。如何在公益初心與商業(yè)變現(xiàn)間找到平衡,仍是難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流量如潮水,來得快去得更快。老陳的過氣印證了“網(wǎng)紅生命周期”定律:缺乏核心競爭力,僅靠人設和熱點難以長久。

如今的陳國平,不再執(zhí)著于重返巔峰。他自稱“隨遇而安”,直播賣貨、鍛煉身體、回答粉絲提問,偶爾提及反詐知識。

盡管年收入僅30余萬,他仍堅持捐款公益,累計捐贈超84萬元。

“我不反駁,也不解釋?!边@是他面對非議的最終態(tài)度。或許,與流量和解,才是老陳真正的重生。

老陳的故事,是一場關于理想、名利與身份的全民實驗。

他像一面鏡子,照見了流量時代的欲望與焦慮,也提醒著所有人:“平臺給你的,隨時可能收回。唯有清醒與沉淀,才能對抗流量的無常。”

本文作者 | 老A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藍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