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劉娟,今年53歲,初中學(xué)歷。

老家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年輕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初中畢業(yè)后就沒再念書,早早出來打工補貼家用。

后來經(jīng)人介紹,嫁到了一個小縣城,丈夫是個普通的電工,家里條件也一般,但人老實,不賭不喝,我覺得也就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jié)婚之后,我一直在家?guī)Ш⒆?、照顧婆婆公公?/p>

丈夫家里兄妹三個,丈夫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小叔子在外地打工,早早就成家立業(yè),日子過得紅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姑子比丈夫小七歲,年輕時在縣醫(yī)院做護士,后來升了職,干到護理科主任,去年剛退休。

我和丈夫育有一兒一女,現(xiàn)在都成家了,女兒遠嫁外省,兒子在本地成了家,有了孩子。

我們老兩口也就常年和婆婆一起住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公公早些年去世了,婆婆年紀大了,生活基本得人伺候。

這些年都是我在照顧她,吃喝拉撒睡,哪一樣不是我操心?

直到去年,小姑子退休后,主動提出要回來陪婆婆一起養(yǎng)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說:“哥嫂,你們辛苦這么多年了,我現(xiàn)在也閑下來了,回來陪陪媽,咱們輪著來?!?/p>

我當(dāng)時聽了,心里五味雜陳,一方面覺得終于有人分擔(dān)了,一方面又有些不平——她年輕時沒怎么管老人,現(xiàn)在倒好,退休了說回來就回來。

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卻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小姑子搬回來那天,帶了好幾大包行李,還拎了不少營養(yǎng)品給婆婆。她一進門就笑嘻嘻地說:“嫂子,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我媽的事我來分擔(dān)一些,你歇歇?!?/p>

我嘴上說著“哪有的事”,心里卻有些不自在。她說得輕巧,這些年我背著婆婆上醫(yī)院、半夜起來給她換尿布、端屎端尿,那滋味,誰體會過?

可漸漸地,我的心思卻變了。小姑子是真心實意地在照顧婆婆。每天早上六點起來給婆婆做飯,還變著花樣做營養(yǎng)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婆婆吃得開心,說:“娟啊,你小姑子在家,我的嘴都刁了。”我聽著心里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是輕松。

晚上,小姑子會推著婆婆出去遛彎,有時候還給婆婆洗腳、剪指甲。她說:“媽以前照顧我們兄妹仨,吃了不少苦?,F(xiàn)在我退休了,多盡點孝心,是應(yīng)該的?!?/p>

我一邊看著她忙碌,一邊想起自己娘家那邊。

我的父母也都七十多歲了,母親患有糖尿病,父親腿腳也不好。

我是家中老大,下邊還有個弟弟和妹妹。

父母一直和弟弟住在一起,但弟媳從來不伺候人,父母的吃穿用度大多靠自己操持。

我每次回娘家,母親都笑著說:“家里挺好的,別擔(dān)心,還是你公婆年紀更大,你照顧好他們就行。”可我知道,她是怕我為難。

有一次,我?guī)c水果回家,母親正在廚房炒菜,手還抖著。我心疼得不行:“媽,您別做了,我來?!彼齾s笑著說:“你在婆家照顧老人這么多年,也不容易,媽能動就多動動。”

我那一刻突然鼻子一酸。母親從年輕時候就是個軟心腸的人,總想著別人,從不為自己爭什么??晌夷??在婆家任勞任怨,卻從沒想過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

小姑子的到來,像一面鏡子,把我心里那點被忽視的情感照了出來。

后來,我和丈夫商量:“你妹妹回來照顧媽了,要不我這幾天回娘家看看我爸媽?”丈夫點點頭:“你該回去看看,他們年紀也不小了?!?/p>

我回娘家的第一晚,母親給我打了熱水泡腳,父親拿出他藏了半年的核桃讓我吃。我突然覺得,這就是家,這種被關(guān)心、被惦記的感覺,我已經(jīng)很久沒體會了。

我給母親洗衣服,給父親剪腳指甲,晚上陪他們看電視、嘮家常。母親笑著說:“娟啊,你小時候就最貼心?!蔽倚睦镆魂囁岢X得這些年太虧欠他們了。

我開始每個月抽時間回娘家住幾天。

小姑子在婆家替我頂著,我心里也踏實。

有一次,母親急性胃炎發(fā)作,我剛好在家,連夜背著她去鎮(zhèn)上的醫(yī)院。

醫(yī)生說:“你來得及時,再晚點就糟了?!蔽覈樀靡簧砝浜?,母親卻拉著我的手說:“還好你在。”

我那一刻突然明白了—— 孝順,不該只停留在嘴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

回到婆家后,我和小姑子坐下來聊天。我說:“你回來照顧媽,我心里特別感激,也讓我有機會去照顧我爸媽。”她笑著說:“嫂子,我們都是做兒女的,誰家都有老人。你做得一點也不比我少?!?/p>

我倆的關(guān)系也因此緩和了許多。以前我總覺得她是“說風(fēng)涼話”的人,現(xiàn)在才知道,她也有一顆柔軟的心。

有一次我回娘家住了半個月,回來后婆婆明顯瘦了。我心里一緊,問小姑子:“是不是媽吃不下東西?”她搖頭:“不是,她說想你了。”

我看著婆婆瘦下來的臉,心里一陣愧疚。婆婆雖然嘴上不說,可還是最習(xí)慣我這個“老伴兒”一樣的陪伴。我拉著她的手說:“媽,我以后不會走太久。”

小姑子在一旁點頭:“嫂子,我們輪著來,你照顧你爸媽,我照顧媽,咱們都不落下?!?/p>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輪班養(yǎng)老”的日子。我每個月回娘家十天,其余時間在婆家。婆婆和我媽都逐漸適應(yīng)了這種節(jié)奏。我們姐妹幾個也學(xué)會了分擔(dān),而不是指責(zé)。

弟弟看到我回家照顧父母,也開始多了點責(zé)任心。他說:“姐,我以前太忽略爸媽了,看你這樣,我也得做點事?!蔽衣犃诉@話,心里踏實了許多。

03

現(xiàn)在,我每個月都會抽時間回家照顧父母,哪怕只是陪他們說說話,做頓飯,他們也開心得像過年一樣。而婆婆這邊,有小姑子在,我也放心了。

我常想,小姑子退休后回來照顧婆婆,是她對母親的感恩;而我回娘家照顧父母,是我作為女兒的責(zé)任。這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順。

人生下半場,我們都在為自己積攢福報。

有人說,養(yǎng)老是兒女的義務(wù);可我更愿意說,養(yǎng)老,是一種愛的延續(xù)。

我們姐妹的“互相照應(yīng)”,不僅讓兩個家庭都得到了照顧,也讓我們之間的感情更近了?;蛟S,這就是最好的結(jié)局吧。

而我,也終于明白—— 學(xué)著被照亮,也要學(xué)著去照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