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至20日,“時光記憶”藝術電影展映蘇州站將在蘇藝影城(藝術中心IMAX店)舉辦。
《小小得月樓》《青春祭》《盜馬賊》《靜靜的嘛呢石》《大世界》《過昭關》……即將登上大銀幕,再次與影迷見面。

6部展映影片中,《大世界》是唯一一部動畫電影。
不過,此動畫非彼動畫。
相對于“哪吒”系列、“熊出沒”系列等觀眾熟悉的、老少皆宜的國產動畫電影,《大世界》更像是一個用動畫包裹的、專屬成年人的荒誕劇。
它沒有任何童話色彩,黑色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色調。

2018年《大世界》上映時,黃渤曾表示《大世界》像動畫版《瘋狂的石頭》。
確實,《大世界》的劇情也充滿了黑色幽默。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也許可以是“瘋狂的100萬”。
南方小城的建筑工地,司機小張搶了公司的百萬巨款。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打破了小城的平靜。
小張希望用這筆錢挽救整容失敗的女友;建筑公司老板派來的殺手“瘦皮”希望掙錢送女兒出國留學;民間科學家黃眼希望拿到錢繼續(xù)搞發(fā)明;向往藝術氣息的小情侶希望拿到錢環(huán)游世界……
一時間,各路人馬紛紛登場,圍繞這筆錢展開了一場瘋狂的追逐,露出了真實而又有些荒誕的“眾生相”。

除了黑色幽默的劇情,影片的整體畫風也以暗色調為主。
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被設定在城鄉(xiāng)接合部,破了一角的招貼畫、斑駁的小廣告隨處可見。網(wǎng)吧、小旅館、街邊飯館,一股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蒙蒙的夜色之中,偶爾閃爍的各色霓虹燈,又暈染出種光怪陸離的質感。

與眾不同的敘事和畫面之下,《大世界》犀利剖析著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
影片所構建的“成年人世界”里,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和錢有關。
片中,一個工人講述他對“自由”的看法時,把“真正的自由”分成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菜市場自由,第二個境界是超市自由,第三個境界則是網(wǎng)購自由。
說到底,還是和購買力、和錢緊緊掛鉤。
這樣的“自由”真的是自由嗎?
電影的最后,一大包現(xiàn)金靜靜躺在雨中。追逐它的人們也許曾短暫擁有過這筆巨款,但恐怕沒有一個人曾擁有過真正的自由。

作為一部頗具探索、嘗試意味的動畫長片,《大世界》當然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著名導演謝飛在豆瓣上給它打了三顆星,評論說“一個人做手繪動畫實在是太難了”。
“一個人做手繪動畫”指的就是《大世界》的導演劉健。
說導演其實有點不準確。有影迷統(tǒng)計,在《大世界》里,劉健身兼導演、編劇、制片人、動畫、配音等十幾項職務。劉健曾透露,為了這部電影,他用三年多的時間,共繪制八千多張原畫、四萬四千張手稿,正如他自己所說“不熱愛是堅持不下去的”。
從影迷們的評價上看,《大世界》確實以獨特的敘事、大膽的畫面、深刻的內涵,得到了不少觀眾的肯定。這也證明國產動畫電影可以不只講適合孩子的童話,還能成為成年人看社會、看自我的鏡子,擁有無限的潛力。
現(xiàn)代快報/現(xiàn)代+記者 張文穎
編輯:師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