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IP在廣東的網友“蟹不肉”發(fā)文稱,因思念亡妻無法釋懷,選擇隨她而去,引發(fā)網友關注。

該網友4月11日發(fā)文,他稱,“當你們看到這番文字,我已選擇離去”。在文章最后,他寫道,“我的確累了,我要好好休息了”,“再見了,每一位。絕筆”。
一位關注了“蟹不肉”的網友回憶,“11日晚看到他的帖子時,評論區(qū)都在勸慰他并報警救人,再刷到消息時家屬說人已經沒了?!奔t星新聞注意到,該賬號發(fā)布的最后一條信息停留在4月11日,該賬號稱:“各位親朋摯友,我是謝某振的弟弟,懷著悲痛的心情告知,我哥哥于4月11日因故離世,終年33歲,喪事將一切從簡?!?/p>
謝某振的賬號
4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謝某振家屬證實到,謝某振已離世,后事將會在深圳舉辦。家屬稱,“他的妻子去世后看他每天那么憂郁,解不開這個心結?!奔覍僮C實,謝某振是因為妻子而選擇離世。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謝某振生前在深圳一公司工作,其同事也證實謝某振已去世。據該同事介紹,過去半年知道他過得不容易,朋友圈也越來越缺少分享?!昂退胰藴贤Q定,一切從簡,網友們的關心全部均已轉達,鮮花由我代各位祭奠?!?/p>
據謝某振此前賬號內容,他稱妻子是1998年出生,2024年12月11日去世。其發(fā)出的聊天記錄顯示,去世兩天前,二人還相約去泰國旅行。
專家:整合哀傷失敗可能會演變成病理性需要及時就診并獲得幫助
如何從喪親之痛中走出?浙江省人民醫(yī)院臨床心理科醫(yī)生廖崢孌介紹,“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喪親反應。失去親人后,多數人在心理上都要經歷四五個階段,要真正走出來,不容易?!?/p>
作為心理醫(yī)生,廖崢孌表示,喪親反應中,家屬能哭訴出來,情緒爆發(fā)其實是個好的跡象,最怕的就是表面看著很冷靜,沒有什么情緒反應的。
廖崢孌建議,這個時候,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以多做陪伴,這個時候不妨引導他回憶逝者,甚至可以復盤事情本身,“這樣做是為了給當事人的情緒找一個出口,讓他釋放和發(fā)泄。這種釋放和發(fā)泄越早越好,積攢的時間越久,風險越大,而能夠從痛苦階段走出的人,會進入恢復期,慢慢對親人的離世釋懷,最后逐漸開始新的生活?!?/p>
寧波市康寧醫(yī)院心理咨詢治療中心主任心理專家張媛媛介紹,在成長的過程中,人會經歷很多的喪失,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比如:失業(yè)、失戀、離婚、親人離世……喪失是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階段經歷不同的喪失。
張醫(yī)生介紹,隨著時間流逝,90%人會在半年左右,逐步走出哀傷情緒。一小部分人在喪失后超過半年以上還持續(xù)情緒低落,無法接受至親去世或是關系斷裂的事實,出現(xiàn)睡眠紊亂、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不能重建積極的生活,“就說明整合哀傷失敗,會演變成為病理性哀傷,需要及時就診獲得幫助?!?/p>
張醫(yī)生認為,經歷哀傷過程并走出來,并不代表你會忘記那些離去的所愛之人,你依然可能感覺你與喪失的人深深地聯(lián)結著。因為哀傷源自愛?!拔覀儾荒芨淖冎劣H的離去,但是我們與他們的聯(lián)結一直都在,他們生前對我們說的話,對我們做的事情都還在,而這種聯(lián)結就是愛的力量。人雖然離去了,但會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