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 |易幸
編輯 |南楓
本來以為idol轉(zhuǎn)型,靠古裝劇當踏板已經(jīng)夠離譜了。
沒想到就連完全不會演戲,又沒有顏值的,也能在古裝劇里扛番演大男主。
國產(chǎn)劇是瘋了嗎?

看了《俠客行不通》,我的腦海又浮現(xiàn)出了熟悉的那句話:
內(nèi)娛完了。
徐志勝,勉強算是脫口秀界的頂流,一番演古裝喜劇。
而這部劇的待遇,幾乎與趙家班的《鵲刀門傳奇》宣傳水準差不多。

然而,點開評論區(qū)。
果然英雄所見略同。
有人表示尷尬到5分鐘都看不下去,真的被“惡心”到了。

有粉絲看到破防,一篇小作文獻給徐志勝。
而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隔行如隔山。

與網(wǎng)友對流量明星的銳評不同。
看得出觀眾對脫口秀演員是真的存在濾鏡,大家的發(fā)言比較收斂且誠懇,點評犀利卻也客觀。
但,評論區(qū)的畫風(fēng)也是出奇的一致,吐槽聲幾乎要溢出屏幕。

說實話,這種劇,這種“演員”,也能過審放給廣大觀眾。
看來演戲真的沒有門檻了。
裝傻充愣、臺詞不清,感情線是在惡心觀眾嗎?
徐志勝飾演的茍凌風(fēng),一心想要成為一代大俠。
他長相比較兇惡,還誤學(xué)了一身魔教本領(lǐng),所以在江湖上寸步難行,總被誤解。
其實演大俠,不一定非要帥,從設(shè)定上看,或許與徐志勝有點符合,但,看了他的表演,我真的兩眼一黑。
怎么有人演大男主,能比短劇演得還難評,甚至沒有一丁點技巧可言。
從服化道來看,其實比《鵲刀門傳奇》經(jīng)費還充足一些。
而每當徐志勝出現(xiàn)在鏡頭中,觀眾都會狠狠出戲。
彎腰駝背沒有絲毫的儀態(tài),這哥壓根就沒進入過人物。

這樣一部無厘頭喜劇,徐志勝就真的仿佛在過家家一般。
演趴在棺材前假裝嚎啕大哭,徐志勝只能兩眼一閉,整個五官都扭曲到一起,張開嘴就是叫喚。

說實話,他如此浮夸的表情,都不如充當背景板的配角一皺眉有感覺。
光是看劇照,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哈哈大笑。
把哭演成跟笑一樣,也是沒誰了。

都要被一刀砍死了。
徐志勝既沒有坦然赴死的豁達,也沒有即將見王爺?shù)幕艁y與害怕。
他再一次兩眼一閉,觀眾都以為這哥睡過去了。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劇不僅給徐志勝配上感情戲,甚至搭的還是顏值極高的27歲小花。
一邊是古裝丑男還在裝傻充愣,另一邊是五官立體、皮膚白皙的美女。
這,就是導(dǎo)演的“惡趣味”?

這位27歲小花,畢業(yè)于上戲,科班出身,甚至高考還是河南專業(yè)第一。
結(jié)果給不會演戲的徐志勝當配角,好滑稽。
男主雖然要當大俠,卻要啥啥沒有,而在女主挺身而出“美救英雄”之時。
徐志勝,只會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戲,觀眾還咋看了。

本以為古裝喜劇,靠人設(shè)和劇情制造笑點。
沒想到,真正幽默的,是整部劇的配置。
平臺重磅之作推一個沒有任何表演經(jīng)驗的脫口秀人。
演得這么“蠢”,還滿口大道理仿佛多么睿智,武功、美妻、大光環(huán)都是他的。
這,就是男頻嗎?
挑戰(zhàn)觀眾的底線,只是自取其辱
看得出來,演戲真賺錢。
從歌手到偶像,從相聲到脫口秀。
無論有沒有那兩把刷子,倒是都想來演藝圈嘗一嘗咸淡。

不會演戲,又非要演戲的后果,其實德云社早就給出結(jié)果了。
即使在郭德綱最火的時候,他帶領(lǐng)德云社沖擊電影市場,也每次都以被罵得狗血淋頭收尾。
豆瓣評分連破5都難,最基本的專業(yè)素養(yǎng)都沒有,更別提演技了。

而這幾年,脫口秀演員演戲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就拿徐志勝來說。
他在沈騰馬麗合作的《獨行月球》,雷佳音春節(jié)檔的《交換人生》等院線電影中,都客串過角色。

而在《慶余年2》里,更是獲得了個不小的露臉機會。
當時反饋倒是還不錯,因為徐志勝的臺詞有限。
他的出現(xiàn),幾乎算是彩蛋的存在,沒有觀眾會計較他那點拿不出來的表演水平。

然而,當徐志勝自己挑大梁演大男主,在電視劇市場幾乎算是笑話了。
他本人能在脫口秀屆出圈,說實話也不是業(yè)務(wù)能力突出。
只不過徐志勝的臉比較有辨識度,自己又創(chuàng)造了“脫口秀鹿晗”這樣的梗。
與本人顏值有極大的反差。
接地氣沒有架子,在綜藝里情商比較高,同時又因為他的顏值,存在一些濾鏡。

而演戲,無疑是需要顏值的。
如果沒有顏值的加持,就必須要靠極大的個人魅力,以及與眾不同的表演風(fēng)格來說服觀眾。
在這一點,趙本山無疑做到了極致。

徐志勝雖然觀眾緣不錯,但,他拿到了不屬于他本人的資源。
同時在演戲時,觀眾看不到他對表演的敬畏,以及對觀眾的尊重。
明明是轉(zhuǎn)型,卻沒有對人物進行任何深入的鉆研,仿佛隨便演演,就能獲得觀眾的笑聲。
如此自信,到底是從哪來的。

不會演,又不學(xué),其實已經(jīng)算是在臺面上挑戰(zhàn)觀眾的底線了。
沒有自知之明,又想獲得大男主的地位,以及拿下相應(yīng)的片酬,最后的結(jié)局恐怕只會是自取其辱。
結(jié)語
在我看來,還是觀眾把他們捧得太高了。
脫口秀演員中,確實有值得掌聲且有才華的人。
比如一腳踹開女性脫口秀大門的楊笠,以及能將人生與笑點融合,讓觀眾又哭又笑的付航等等。
大家喜歡可以理解,可這并不代表觀眾能容忍他們在娛樂圈“胡作非為”。
沒有一點表演功底,在戲中客串,已經(jīng)算是極限了,如今又要翻身做主角,實在是太荒謬了。

還記得當初在臺上,吐槽生活的心酸苦楚。
到頭來火了,第一件事就是忘本。
火之前以“冒犯”為藝術(shù)吐槽別人,有點名氣就冒犯觀眾,這才是真正好笑的吧。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zhì)的娛樂觀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