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近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巴拿馬城舉辦的2025年中美洲安全會議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并就中國軍隊、中資企業(yè)等發(fā)表攻擊言論,宣稱美方必須有力阻遏“中國在西半球威脅”,預防“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副國務卿蘭多在薩爾瓦多宣稱,應只允許可信任供應商參與5G、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合作,防止中國進入。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表示,美方有關人士的言論充滿意識形態(tài)偏見和冷戰(zhàn)思維,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和謬論。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只有相互支持,沒有地緣算計。

美國張口閉口“威脅”,干的卻是監(jiān)聽全球、軍事基地遍地開花、揮舞關稅大棒脅迫他國的勾當。林劍的反問句句戳中美方痛點:是誰大搞“新門羅主義”,把拉美當自家后院?是誰滿世界建軍事基地,卻倒打一耙污蔑中國?是誰放任武器流入拉美,制造動蕩后又假裝救世主?美國炒作“中國威脅”,不過是想掩蓋自身對拉美的控制欲。巴拿馬運河歷史上唯一一次被切斷,正是因為美國軍事入侵;而中國與巴拿馬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是港口、數字基建和34億美元的年收入增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美國防長此次渲染“中國威脅”,看似是為了所謂的“西半球安全”,實則是其霸權主義思維的體現。美國長期以來試圖將拉美地區(qū)視為自己的“后院”,通過各種手段干涉拉美國家的內政,維護其在該地區(qū)的霸權地位。此次對中國的無端指責,不過是其為了掩蓋自身不良企圖,轉移國際社會注意力而采取的手段之一。通過制造“中國威脅論”,美國一方面試圖破壞中國與拉美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為其在該地區(qū)的軍事存在和干涉行為尋找借口。

國際觀察人士指出,美國對華態(tài)度反復無常:防長一邊在拉美煽動對抗,一邊又宣稱“不尋求沖突”;一邊加征關稅,一邊擔憂中國反制。這種矛盾背后,是美國既想遏制中國發(fā)展,又懼怕中國實力的真實心態(tài)。中國用事實與合作打破污名化,正如拉美多國所言:“我們需要的是橋梁,不是圍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及國防部多次批評美方渲染“中國威脅論”,指出其本質是為軍費擴張和霸權維護找借口,并強調“冷戰(zhàn)熱戰(zhàn)都打不贏”。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曾以“三個不要”警告美方,反對以戰(zhàn)略競爭之名行遏制之實。中國提高2025年國防預算至1.81萬億美元(同比增7.2%),并展示第六代戰(zhàn)機、高超音速導彈等裝備,強化區(qū)域反介入能力。同時,中方通過聯(lián)合俄羅斯、深化與周邊國家合作,瓦解美國圍堵。

外交部強硬表態(tài)背后,是中國應對挑戰(zhàn)的三大底牌:中國手握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稀土產能占全球90%,可對美芯片、農業(yè)等領域實施精準反制;東風-41洲際導彈、福建艦航母等裝備形成“反介入/區(qū)域拒止”能力,美軍智庫承認“第一島鏈內無勝算”;RCEP覆蓋23億人口,中俄聯(lián)合巡航常態(tài)化,183國支持“全球安全倡議”讓美國“霸權同盟”日益孤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美方這種無端指責、惡意抹黑的行為,其實質是為了維護自身在拉美的霸權地位,遏制中國影響力的合理上升。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國際格局的變化,各國對于平等、公平、合作的訴求越來越強烈,美國的霸權行徑和冷戰(zhàn)思維早已不得人心。其妄圖通過制造虛假“威脅論”來操控拉美的圖謀,在中拉日益緊密且健康的合作現實面前,注定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