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新中國的首次授銜在中南海拉開了帷幕,這次授銜,也在幾百萬的人民解放軍隊伍中,誕生了十位元帥,史稱“十大元帥”

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以及葉劍英。

那你可知,為何毛主席只稱這十人中的三人為老總?毛主席又是如何稱呼其他元帥的呢?

眾所周知,1927年的“三灣改編”,是人民軍隊的首次成型,因此,毛主席當(dāng)然成為了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與領(lǐng)導(dǎo)者。

而歷經(jīng)20多年的戰(zhàn)火,終于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很多人都在這艱難的歷程中付出許多,他們也在很多歷史的關(guān)鍵時刻,為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

毛主席向來公正,所以,他對一些將領(lǐng),是客觀的,而在這十大元帥中,唯有朱德,彭德懷,賀龍三人,被毛主席稱呼為了“老總”。

在南昌起義失敗后的這個歷史時刻,朱德信仰堅定,面對一盤散沙的局面,他沒有退縮,反而是站了起來,將大家聚到一起,挽救了革命事業(yè)。

再后來,他率領(lǐng)部隊與毛主席進(jìn)行了“朱毛會師”,使得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僅這一點,朱德被稱為了軍隊的“總司令”,名副其實。

后來,朱德相繼擔(dān)任紅軍總司令員,八路軍總司令員,解放軍總司令員,毛主席稱呼他為“朱老總”,

1976年朱德去世時,本來毛主席也想去參加這位老戰(zhàn)友的葬禮,可惜的是他當(dāng)時的身體狀況也不好,最終吊唁朱德一事,成為了他晚年的一大遺憾。

第二個被毛主席稱為老總的是彭德懷。

彭德懷的人格極其偉大,早在1936年時,毛主席就對彭德懷做出了評價:“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自從1928年的“平江起義”后,彭德懷率領(lǐng)紅五軍上井岡山,從此他的命運(yùn)就深深的與毛主席牽連在了一起。

紅軍時期,彭德懷主動放棄了“紅三方面軍”的旗幟,轉(zhuǎn)而將部隊安置在了中央紅軍,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常說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唯獨缺少紅三方面軍的主要原因。

如果當(dāng)時彭德懷想要成立,率領(lǐng)紅三方面軍,是完全可行的,但彭德懷主動放棄了,這是他人格偉大的一大亮點之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此之外,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彭德懷始終作為朱德的助手,擔(dān)任副總司令員,這當(dāng)然也是毛主席稱呼他為“彭老總”的主要原因。

抗美援朝戰(zhàn)役期間,彭德懷作為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他帶領(lǐng)著部隊打敗了世界上最強(qiáng)的國家美國,這當(dāng)然讓毛主席更為高興了。

毛主席之所以稱呼賀龍為老總,主要原因是南昌起義時,賀龍是起義軍總司令。

南昌起義,是我黨打響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盡管當(dāng)時賀龍不是中共黨員,但他的行為卻表明了他的信仰,所以,賀龍此舉,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除此之外,后來賀龍領(lǐng)導(dǎo)紅二軍團(tuán),進(jìn)而領(lǐng)導(dǎo)紅二方面軍,賀龍這些做法,都是讓毛主席欣喜的。

所以,毛主席稱呼賀龍為“老總”,是歷史的原因,也是毛主席的個人喜好。

盡管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賀龍沒有上前線指揮作戰(zhàn),但歷史證明賀龍對革命,對黨的貢獻(xiàn)是巨大的,所以,這也是他被授予元帥軍銜的主要原因之一。

記得在授銜時,陳毅還笑著問賀龍:“賀老總啊,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當(dāng)元帥啊?”

賀龍則是坦然道:“別說想當(dāng)元帥,那時連打響的是第一槍也沒想過呢,當(dāng)時就是想著把這一槍打好。”

既然毛主席只稱呼朱德,彭德懷,賀龍為老總,那毛主席是如何稱呼其他七位元帥呢?

答案是,基本上毛主席都是直呼他們的名字。

林彪在這些人中年齡最小,他屬于毛主席一手帶起來的軍事將領(lǐng),毛主席在心里,是把他當(dāng)作是一個后輩看待,所以,毛主席之前稱呼林彪,都是“娃娃司令”

對于陳毅,毛主席一般都是直呼全名,當(dāng)然有時候,毛主席也會開玩笑稱呼他為“陳老總”

對羅榮桓,這位與毛主席共事一生的人,毛主席則是親切地稱呼他“榮桓”,徐向前,聶榮臻,也都是如此,要么是向前同志,要么就是榮臻同志。

對于葉劍英,毛主席一般喊“劍英”的多。

實際上,十大元帥里,毛主席對葉劍英的能力,也是頗為欣賞的,毛主席曾寫了一句詩贊揚(yáng)葉劍英:諸葛一生唯謹(jǐn)慎,呂端大事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