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簽證取消通知,讓在美中國留學生陷入恐慌。

社交媒體上的一個帖子、一次參與抗議活動的經歷,都可能成為被遣返的理由。

信息來源:
虎嗅網2025-04-15 10:54,《那些被美國撤銷簽證的留學生》李珊珊、李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從未想過,在美國會害怕自己發(fā)的帖子”,一位中國留學生這樣表達她此刻的恐懼。美國政府的“Catch and Revoke”計劃,正將留學生推向深淵。

美國突然取消國際學生簽證,對許多在美留學的學生造成了巨大沖擊,他們的生活一下變得不安和迷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來源:
世界新聞網,《支持哈馬斯集會 UCLA中國留學生劉麗軍被吊銷簽證遣返》2025/3/2

據《高等教育內幕》統計,截至4月12日晚9點,已有188所美國高校證實共有965名國際學生和應屆畢業(yè)生的合法簽證被取消。

這個數字很可能被低估,因為還有部分高校沒有公布詳細數據。實際上,受到簽證風波影響的學生數量可能比統計數字要高得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美國移民及海關執(zhí)法局(ICE)總部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中國留學生們承受著比其他人更大的沖擊,他們尤其感到手足無措。

最初,吊銷簽證主要針對參與親巴勒斯坦示威的學生。但后來情況惡化,理由變得寬泛,各種“小事”都可能導致簽證被取消。

這些“小事”包括交通違規(guī)、酒駕,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政治言論也會被審查。

更可怕的是,很多學生沒收到任何警告,SEVIS賬戶就被突然標記為“終止”。直到他們在機場被攔下,或者被移民官員盤問,才發(fā)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合法身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如一位在賓夕法尼亞州學習工程學的中國留學生所言:“我們花了太多錢,卻要經歷這樣的噩夢,我后悔來到這里?!?/p>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遭遇,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著相似的害怕和不知所措。

一位在紐約的中國留學生說,她現在每天都提心吊膽,不得不特別謹慎地查看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內容,唯恐任何言論會招致麻煩。她的父母也非常擔心她的安全,所以一直勸說她回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如履薄冰的狀態(tài),反映出一些留學生群體面臨的現實困境。

這些事情不是偶然發(fā)生的,而是與特朗普政府開始實行的對華強硬政策緊密相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雙方不斷升級的貿易戰(zhàn),還有大學的聯邦資金被凍結(康奈爾大學損失超過10億美元,西北大學損失7.9億美元),現在又限制留學生的簽證,這些都表明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tài)度變了。

更深層的原因是美國擔心“國家安全”,還有中美之間的經濟競爭以及國內政治考量。

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頻繁地檢查和遣返中國留學生,甚至要求盟國大學限制中國學生參與科研項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針對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限制,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表示,美方行為沒有依據,屬于歧視。

這種做法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損害了自己的經濟,所以轉而拿教育交流開刀,因為這方面更容易控制。一些美國政客,比如共和黨議員賴利·穆爾,甚至提出要完全禁止給中國學生發(fā)簽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2025-03-13,《美議員又“作妖”:污蔑中國留學生是間諜,還要禁止》:
穆爾表示:
“每年,我們允許近30萬中國公民持學生簽證來美國。我們實際上是在邀請中國‘監(jiān)視我們的軍隊’、‘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并‘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這種情況不能再持續(xù)下去了?!蹦聽柗Q,“我們現在應該關閉閥門,立即禁止向中國公民發(fā)放所有學生簽證?!?br/>

這是把留學生當成了政治工具,目的是為了討好國內的反華情緒,從而轉移民眾對美國經濟問題的關注。

中國留學生對美國經濟的巨大貢獻形成了鮮明對比。有數據表明,2023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帶來了超過142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在所有國際學生貢獻中占比高達3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方面,美國限制和打壓中國留學生。另一方面,美國又不得不依賴他們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這種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做法,讓人難以理解。

一位臨近畢業(yè)的學生非常焦慮,在群里詢問:“今年4月底畢業(yè),被吊銷簽證的話該怎么辦?能等到拿完畢業(yè)證再走嗎?”他希望盡可能完成學業(yè),拿到畢業(yè)證書。

另一位學生已經找到實習機會,但現在卻不得不暫停工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他不確定自己的工作簽證是否依然有效,害怕違反相關規(guī)定,不得不小心謹慎。除非能盡快確認簽證狀態(tài),以便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針對簽證被吊銷事件,雖然不少高校一開始表示“不清楚”,但事情公開后,各校也迅速行動起來,向受到影響的學生伸出援手。

比如,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就聲明正在積極了解情況,盡力維護學生們在這段特殊時期的安全和穩(wěn)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些學校更是直接給學生們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詢,有的甚至還幫學生支付請律師的費用,希望能實質性地幫助到這些學生。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明確聲明,學校將堅定捍衛(wèi)其獨立性與憲法權利,不會向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整改要求低頭。

“我們不會屈服于政府的壓力,也不會放棄我們憲法賦予的獨立性?!?br/>

即使這意味著哈佛大學可能失去高達22億美元的聯邦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合同,學校也決不妥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哈佛大學此舉表明,其維護學術自由和自主辦學原則的決心十分堅定。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還專門為此發(fā)文表示贊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政府的回應幾乎是立刻且直接的。

就在哈佛公開表態(tài)之后,政府迅速宣布凍結哈佛大學長達數年的2.26億美元的聯邦資助合同。

此舉不僅是對哈佛的懲罰,也是在向其他大學發(fā)出警告:若不遵從政府要求,資金支持將隨時終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學界對政府的一些做法很不滿,正在積極想辦法保護學生的利益。

美國大學協會、美國教育理事會和一些其他高校組織聯合給政府部門寫信,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信息,說明為什么要取消簽證。

一些法律專家也認為,政府沒按正常程序取消簽證是不合法的,侵犯了學生的權益。

大家普遍認為,政府直接取消學生的簽證,連個說法都沒有,這種做法是站不住腳的。這已經不僅僅是程序問題,更是對學生基本權利的漠視。大家都在努力,希望能讓政府給出合理的解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主黨代表塞思·莫爾頓(Seth Moulton)

信息來源:
新華網2025/04/15《哈佛大學拒絕“整改” 美國政府隨即凍結經費》——

“繼哈佛教授團體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后,哈佛校長艾倫·加伯14日發(fā)表公開信,拒絕“整改”,指責聯邦政府無理干預該校教學、招生和管理等事務。美國政府隨即宣布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的聯邦經費?!?br/>
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凍結對美國七所頂尖高校的聯邦資助。

“在哈佛大學之前,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已遭到懲罰?!?br/>

目前,已有學生和非政府組織發(fā)起集體訴訟,挑戰(zhàn)政府的決定。

國際社會對美國的策略也并非完全認同,存在著不同的聲音。

以印度為例,它明確指出與中國經濟完全割裂并不現實,并且采取了更開放的態(tài)度,例如放寬對華貿易和簽證政策。

這種做法與美國試圖孤立中國的政策形成了對比,表明并非所有國家都贊同美國的路線。

丹麥一位大學教授甚至提出,未來想去美國留學的學生應該認真考慮,前往美國接受高等教育是否還值得,因為其中可能存在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過去的歷史中,美國就曾歧視華裔?!杜湃A法案》就是一個例子,它禁止華人勞工入境。

如今,類似的情況又出現了,只是換了個說法,用“科技安全”為借口限制中國學生學習先進技術。

就像荷蘭的大學,它們被迫限制中國學生參與光刻機的研究。這種做法和一百多年前限制華人掌握核心技術的邏輯非常相似,仿佛在說:“你可以來工作,但不能學到真正的本事”。

信息來源:朝鮮日報2025/04/16,《擔心芯片技術被偷...美國要求荷蘭“減少中國留學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似乎在重演,但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

近年來,中國加快建設頂尖大學,開展更多國際科研合作,還推出了“留學中國”項目來吸引外國學生。

數據顯示,2024年到中國留學的國際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2%。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原本打算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現在選擇了來中國或者去歐洲的大學深造。

這表明中國的教育吸引力正在增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政策收緊、留學費用上漲,加上回國后工資優(yōu)勢不再明顯,使得留學經歷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冷靜地考慮留學的價值,并選擇更符合個人發(fā)展方向的道路。

過去五年,中國985高校的出國留學比例大幅下降,幾乎減少了一半,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學生選擇留在國內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

這表明留學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國內高等教育也具備強大的吸引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限制留學生,真的能阻止中國的發(fā)展嗎?

歷史證明,當霸凌行為一再出現時,最終只會將霸凌者自己孤立起來,而努力自強的國家才能贏得更美好的未來。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區(qū)留下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