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陽光穿過雕花窗欞,在泛黃詩卷上投下斑駁光影。當(dāng)指尖掠過那些浸染著落花氣息的文字,仿佛看見千年時光在紛飛的花雨中流轉(zhuǎn)。

落花是春天最后的嘆息,也是時光最溫柔的絕筆。當(dāng)嫣紅從枝頭縱身躍下的瞬間,從來不是簡單花朵生命終結(jié)的自然現(xiàn)象,更凝固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萬千心緒。

在他們的眼中和筆下,了它承載著時光的流轉(zhuǎn),見證著歲月的變遷,隱喻了生命的輪回,是青春易逝的嘆息,是身世家國沉浮的寄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辭官南歸正值夕陽西下,各種思緒如江水般浩蕩的涌上,馬鞭隨手一指便是此后的方向,他沒有一味地沉浸在悲傷之中,他看到那飄落的花瓣,即便離開了枝頭,也將化作春泥,滋養(yǎng)著來年的花朵。

他告訴我們,花飄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的起點。花如此,人也如此。

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嚴(yán)惲《落花》

那漸漸消逝的春光,到底要歸向哪里呢?在落花前再飲上一杯酒發(fā)問,這些花到底是為誰而凋零,又是為誰而盛開呢?可花兒卻默默無語。

花開花落本是自然規(guī)律,詩人卻試圖從中尋找意義,最終陷入無解的悵惘。這種對存在本質(zhì)的迷茫,表達(dá)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迷茫與感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試復(fù)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王勃《落花落》

落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一片寂靜而又凄美。落花飛舞著,紛亂地飄進(jìn)了帷幕之中。在這落花紛飛的時節(jié),春天正盛,可遠(yuǎn)游的人卻不知歸期。落花彌漫在空氣中,圍繞著高樹,春天繁花似錦,可春人卻似乎對這美好的春天毫不在意,邀請友人白天在落花中游玩,夜晚就住宿在落花之間,在這落花的庭院里,兩人相對而坐,欣賞著女子在臺上翩翩起舞。

王勃以獨特的筆觸,對落花的反復(fù)描繪,營造出一種浪漫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渲染春逝的哀愁。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在岐王的宅子里和崔九的堂前,常常能和你見面,也多次欣賞精湛的表演,時光流轉(zhuǎn),世事白云蒼狗,你我再次見面,正是在這江南落花紛飛,風(fēng)景美好的時候。

安史之亂后,很多人都經(jīng)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人死了,有人在世上茍活著,曾經(jīng)的美好可望不可及。

杜甫前兩句追憶開元盛世的繁華,后兩句借暮春重逢,將個人漂泊與時代巨變悄然勾連?!奥浠〞r節(jié)”四字舉重若輕,道盡物是人非的滄桑,被譽為“唐代歷史的微型史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曹豳《春暮》

門外的落花靜靜地飄落,無人過問,綠色的樹蔭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蔓延到了天涯海角,林間鶯聲漸歇,獨坐池塘聽蛙鳴。。

曹豳通過對落花、綠陰、林鶯、青蛙等景物的描寫,

【6】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fēng)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朱淑貞《落花》

花朵在連理枝上正嬌艷地開放,引來了風(fēng)雨的嫉妒,加速了它們凋零,希望掌管春天的青帝能夠永遠(yuǎn)主宰春天,讓花朵不再遭受風(fēng)雨的摧殘。

朱淑貞以落花為主題,借“風(fēng)雨摧花”隱喻女性命運的脆弱,反映出她對自己命運的感慨。

末句對“青帝”的祈求,實為對自由與尊嚴(yán)的呼喚,道出古代才女共同的悲劇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yuǎn),落花風(fēng)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人生本就短暫有限,還常常要面對離別,既然如此就不要推辭頻繁的酒筵歌席,要懂得及時行樂。眺望山河徒生懷遠(yuǎn)之思,落花風(fēng)雨徒增傷春之情,不如珍惜眼前之人。

這首詞通過對時光、離別、落花等元素的描寫,表達(dá)了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思考,告訴人們不要總是沉浸在對遠(yuǎn)方和過去的思念之中,而是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8】

風(fēng)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jié)。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李清照《好事近?風(fēng)定落花深》

一場風(fēng)雨,讓簾外的紅色和白色的落花堆積得很深,總記得海棠凋謝時,正是最傷春的時刻。酒杯已經(jīng)空了,燈燭昏暗地閃爍,無法擺脫心中的幽怨,又聽到了一聲杜鵑的啼叫。

杜鵑的啼叫常常被視為悲傷的象征。李清照以“擁紅堆雪”寫落花的凄美,將視覺沖擊轉(zhuǎn)化為愁緒,末句杜鵑的啼叫,更讓內(nèi)心刺痛。

【9】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孤館悄無人,夢斷月堤歸路。

無緒,無緒。簾外五更風(fēng)雨。

秦觀《如夢令?池上春歸何處》

春天去向何方?池邊滿是落花柳絮。孤館寂靜無人,夢中歸路被月色切斷。心緒煩亂,五更時分風(fēng)雨敲打簾櫳。

春歸無處的迷茫、孤館無人的冷清、風(fēng)雨驚夢的焦灼,共同構(gòu)建了詞人生漂泊的精神困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0】

酒邊紅樹碎珊瑚,樓下名姬墜綠珠,枝上翠陰啼鷓鴣。

謾?quán)涤?,一半兒因風(fēng)一半兒雨。

張可久《一半兒·落花》

酒旁的紅樹,落花如同破碎的珊瑚一般。樓下的美人就像綠珠一樣香消玉殞,枝頭的綠樹間鷓鴣鳥在啼叫,更增添了幾分凄涼的氛圍。面對這一切,詩人只能徒然嘆息,落花的命運,一半是因為風(fēng)的吹打,一半是因為雨的侵襲。

“碎珊瑚”喻繁華破碎,“墜綠珠”暗指紅顏薄命,末句點明凋零的不可抗力,滲透著對盛衰無常的洞察。

--end--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