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2024年,廣東深圳,一對夫妻從29樓縱身躍下,9歲兒子親眼目睹全過程。
鄰居們議論紛紛:"他們家境殷實,夫妻和睦,為何走上絕路?"
警方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這對夫妻不是因為債務自殺,而是因為那所謂的"朋友"一次精心策劃的騙局。

01
"砰——"
一聲悶響打破深圳某高檔小區(qū)的寧靜,隨后第二聲撞擊聲緊隨其后。小區(qū)綠化帶邊,一男一女躺在血泊中,血液從他們的身下緩緩流出,染紅了周圍的水泥地面。
"有人跳樓了!快報警!"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原本散步的居民都圍了過來。
29樓的窗臺邊,一個9歲男孩呆立不動,雙手緊緊抓著窗框,臉上掛著未干的淚痕。
他剛剛親眼目睹父母手拉著手,從他面前一躍而下。男孩的喉嚨發(fā)出嘶啞的聲音,卻說不出一個完整的詞來。
"小偉,不要看!"鄰居楊阿姨沖進房間,趕緊將男孩拉離窗邊,緊緊摟在懷里。男孩渾身發(fā)抖,牙齒不停地打顫,眼神空洞得令人心驚。
樓下的人群越聚越多,私語聲此起彼伏。
"聽說他們做生意的,看著挺有錢啊。"
"前兩天還看他們一家人去超市買東西,看著挺正常的。"
"不會是感情出問題了吧?"
警笛聲劃破嘈雜的議論聲,幾輛警車和救護車呼嘯而至。警方迅速封鎖了現(xiàn)場,醫(yī)護人員檢查后確認,陳明和妻子林小華已經(jīng)當場死亡。

負責案件的李警官皺著眉頭查看現(xiàn)場,指示同事上樓查看情況。29樓的房間內(nèi)一切正常,沒有打斗痕跡,桌上還放著半瓶果汁和幾盤沒吃完的水果。
"看起來是自殺,但為什么要當著孩子的面?"李警官自言自語,然后注意到餐桌上放著一張紙。
他拿起來一看,是一封遺書。字跡工整,但能看出寫字人的手在顫抖。信中簡短地交代了財產(chǎn)處理和對親人的歉意,卻沒有明確提及自殺原因。
"奇怪,一家三口看起來很幸福,他們?yōu)槭裁匆詺ⅲ?李警官拍了幾張遺書的照片,準備帶回去分析。
陽臺上,男孩小偉仍在楊阿姨懷里無聲啜泣。醫(yī)護人員上前檢查,發(fā)現(xiàn)他處于嚴重的休克狀態(tài)。
"孩子情況不太好,需要立即送醫(yī)。"醫(yī)生說。
救護車載著小偉離開了小區(qū)。車上,醫(yī)生給他注射了鎮(zhèn)靜劑,但他的眼睛仍然睜得大大的,仿佛還在回放那一幕。
"爸爸媽媽...不要離開我..."男孩終于說出一句完整的話,然后失聲痛哭。
醫(yī)生輕輕撫摸著他的頭,嘆了口氣。這樣的傷害,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愈合。如果能愈合的話。
02
李警官連續(xù)兩天走訪了陳明夫婦的鄰居、同事和親友,試圖拼湊出這個家庭的全貌。一個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何會走向如此極端的結(jié)局?
"陳明剛來深圳時,在我的工地開挖掘機。"陳明的第一個老板王工回憶道,"那小子干活賣力,從不偷懶,沒幾年就攢夠錢自己買了設備。"
據(jù)王工介紹,陳明很快便從一名普通的挖掘機司機,成長為小有名氣的工程分包商。三年前,他認識了在珠寶店做銷售的林小華,兩人一見鐘情,很快結(jié)婚。
"小華嫁給陳明前就對玉石很有研究。"林小華的同事趙姐告訴警方,"她眼光準,能看出玉石的好壞,很多客戶都指定要她服務。"
婚后,陳明和林小華商量著轉(zhuǎn)型做玉石生意。他們從小本經(jīng)營開始,租了個小店面,慢慢積累客戶。憑借陳明的人脈和林小華的專業(yè)眼光,生意逐漸走上正軌。
"他們倆特別恩愛,開店第一年就有了孩子。"小區(qū)保安老張說,"陳明下班后總會買點東西回家,我經(jīng)??吹揭患胰谠谛^(qū)花園散步,看起來挺幸福的。"
小偉,這個在父母面前聽話懂事的男孩,在幼兒園和學校里同樣表現(xiàn)優(yōu)異。他的班主任說,小偉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是個安靜有禮貌的孩子。
"這孩子從小就有音樂天賦,才學了一年鋼琴就能彈奏一些簡單的曲子。"鋼琴老師陳老師眼含淚水,"真沒想到他會遭遇這種事。"
去年,玉石生意蒸蒸日上的陳明夫婦買下了這套高層公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適。他們在高檔小區(qū)里買車買房,小偉也進入一所私立小學就讀,生活一片美好。
然而,今年年初,疫情影響下玉石行業(yè)遭遇重創(chuàng)。緬甸邊境關閉,珠寶原材料進不來,賣不出去,行業(yè)陷入停滯。陳明夫婦的存款迅速見底,甚至不得不考慮將房子抵押給銀行。
"他們前段時間來我這咨詢過抵押貸款的事。"銀行經(jīng)理劉經(jīng)理說,"我感覺他們很著急,但具體用途他們沒說。"
就在這危機時刻,一個"貴人"出現(xiàn)了。李警官翻看陳明的通訊錄,發(fā)現(xiàn)一個名叫楊建華的號碼被標記為"星標聯(lián)系人"。
"楊建華?他是誰?"李警官若有所思地記下這個名字。
調(diào)查仍在繼續(xù),真相卻似乎越來越撲朔迷離。

03
楊建華原名周強,五年前從云南瑞麗來到深圳,自稱做了十幾年玉石生意。李警官通過走訪陳明夫婦的生意伙伴,逐漸拼湊出了這段致命友誼的脈絡。
陳明夫婦在一次玉石展會上認識了周強。周強談吐不凡,對玉石行情了如指掌,不僅分享了許多行業(yè)內(nèi)幕,還主動介紹了幾個客戶給陳明夫婦。
"周先生幫我們介紹的客戶成交率特別高。"林小華曾對朋友這樣評價,"多虧了他,我們?nèi)ツ陿I(yè)績翻了一番。"
周強經(jīng)常邀請陳明夫婦參加各種飯局,介紹他們結(jié)識其他玉石商。通過這些飯局,陳明夫婦的人脈迅速擴大,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三人的關系越來越親密,周強甚至成了小偉的干爹。
"陳明視周強為兄弟,經(jīng)常帶他回家吃飯。"鄰居回憶道,"有幾次,我看到他們一家四口在小區(qū)里散步,小偉還喊周強'干爹'。"
疫情爆發(fā)后,玉石市場遭受重創(chuàng),陳明夫婦的生意也陷入困境。就在這時,周強提出了一個"絕佳"商機。
"我在緬甸有關系,現(xiàn)在邊境管控嚴,很多人運不出貨。"周強向陳明夫婦展示了幾塊上乘的翡翠原石,"我可以低價拿到貨,但需要資金周轉(zhuǎn)。"
陳明夫婦猶豫不決。一方面,他們手頭的現(xiàn)金已經(jīng)不多;另一方面,周強提供的樣品確實品質(zhì)上乘,如果能順利完成交易,不僅能解決當下的危機,還能賺取豐厚利潤。
"我不會害你們的,咱們這么多年的交情。"周強拍著胸脯保證,"最多一個月,保證見效益。"
經(jīng)過再三考慮,陳明夫婦決定賭一把。他們不僅拿出了所有積蓄,還向親友借錢,甚至抵押了房子,湊了近千萬資金,加上自己庫存的一批優(yōu)質(zhì)玉石,全部交給了周強。
交易完成的第三天,周強消失了。
"我打電話他不接,去他住的地方,發(fā)現(xiàn)早就退房了。"陳明的朋友回憶道,"那天陳明臉色煞白,站在周強住過的出租屋前,腿都軟了。"
接下來的日子,陳明夫婦四處尋找周強的蹤跡,報警、找私家偵探、聯(lián)系認識的朋友,甚至去了云南瑞麗,卻始終沒有音訊。
"那段時間,他們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陳明的朋友說,"整天魂不守舍,林小華瘦了一大圈,陳明熬得滿臉胡茬,眼睛總是紅的。"
隨著周強的徹底消失,夫妻倆終于接受了被騙的事實。他們絕望地意識到,自己不僅失去了畢生積蓄,還背負了無法償還的巨額債務。

04
隨著周強失蹤的消息在玉石圈傳開,那些借貨給陳明夫婦的玉石商們坐不住了。他們一個接一個找上門來,要求立即歸還欠款。
"有一天,我看到十幾個人堵在他們家門口。"隔壁的王奶奶回憶道,"吵得整棟樓都能聽見,有人甚至砸碎了他們家的花瓶。"
起初,債主們還算克制,只是要求歸還欠款。但隨著時間推移,討債方式越來越激進。
有人在他們家門口潑紅漆,寫上"欠債還錢"的字樣;有人在小區(qū)入口拉橫幅,公開羞辱他們;甚至有人威脅要對小偉不利。
陳明和林小華不得不報警求助,但玉石行業(yè)的"借貨"多為口頭約定,缺乏正式合同,警方只能做有限干預。雖然保護了他們的人身安全,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法院很快判決查封了他們的房產(chǎn)和汽車。昔日富足的家庭瞬間一貧如洗,只能搬到郊區(qū)的出租屋暫住。
林小華將首飾和名牌包全部變賣,陳明甚至賣掉了結(jié)婚戒指,籌集到的錢卻只夠還債務的零頭。
"我看到陳明在工地搬磚。"他的朋友說,"一個曾經(jīng)開豪車的老板,淪落到日結(jié)工資的地步。那雙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林小華也不得不重返職場,在商場化妝品柜臺當導購,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夫妻倆拼命工作,卻依然入不敷出。
最讓他們心碎的是小偉在學校遭受的欺凌。
"有天小偉放學回來,校服全是泥巴。"林小華的妹妹告訴警方,"他說同學推他摔倒了,但我看到他背上有腳印。"
債務危機的消息不知怎么傳到了學校,孩子們開始嘲笑小偉是"騙子的兒子"。曾經(jīng)活潑的小偉變得沉默寡言,成績直線下滑,晚上經(jīng)常做噩夢,哭著醒來。
一天,小偉回家時眼眶發(fā)紅,書包不見了。他哽咽著說,幾個高年級學生拿走了他的書包,說這是他爸爸欠債的"利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