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給再高的價錢,也不與豺狼為伍!”2002年,瓦良格號的總工程師巴比奇,拒絕美國天價高薪毅然來到中國,西方各國得知后,是百般難耐。
要知道,巴比奇可是全球都虎視眈眈的蘇聯(lián)“航母之父”,蘇聯(lián)軍工業(yè)有多先進多摧殘是眾所周知的,而巴比奇更是參與設計建造了那個時代所有的航母。
他更是被視作為蘇聯(lián)解體后的一大寶貴遺產(chǎn),所以美國才會專門向巴比奇伸出了橄欖枝,甚至開出了極為豐厚誘惑的條件來邀請他。
彼時這位老人已經(jīng)年過花甲,頭發(fā)早已花白,但面對美國的誘惑,他始終不為所動。
什么百萬美元、豪門待遇、實驗資源,甚至于他的家人也都可以安排好,正常人渴求的,美國人給到了,就連正常人沒想到的,他們也都體貼地想到了,誰看到會不心動呢?但巴比奇一點不在意。
像巴比奇這樣世界頂尖的航母專家,他確實是值這樣豐厚的價值,可沒想到的是,巴比奇斷然拒絕了這些天價誘惑,反而毅然決然地來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
這個消息一出,全球嘩然,誰都不明白,為什么巴比奇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拒美去華?中國能夠提供他什么呢?
這還得從蘇聯(lián)解體后的遺產(chǎn)分割說起,當時蘇聯(lián)被分割成了15個國家,到處都鬧得是兵荒馬亂的。
美國早就看準了蘇聯(lián)留下的這些軍工業(yè),打定主意要啃下這塊蛋糕,不惜花費重金挖走了大量的軍工專家,也買走了諸多被當做廢鐵賣掉的航母。
彼時的烏克蘭剛剛獨立,為了能夠站穩(wěn)腳跟并發(fā)展,選擇了羽翼豐滿的美國作為了保護傘,從蘇聯(lián)繼承到的諸多先進武器都是優(yōu)先賣給了美國。
他們的行為十分魯莽,甚至拆解了不少航母,一幕幕看在巴比奇的眼里簡直就是在剜他的心,他痛恨卻無能為力,這也埋下了他對美國極度不信任的種子。
瓦良格號航母的設計建造還不到70%,就遭遇了蘇聯(lián)解體的劫難,而烏克蘭忙著將繼承的遺產(chǎn)都賣出去,想換來大筆的資金用于填充國庫。
畢竟是祖輩留下來的東西,俄羅斯想著買回來吧,可烏克蘭吃準了俄羅斯的心思,獅子大開口地喊了兩個億的美元。
俄羅斯一見,氣得撂挑子離開,瓦良格號不得不被擱置在黑海,可烏克蘭始終沒有精力完成建造,也不想耗費金錢力氣去維護,于是又放話要公開拍賣。
當時的中國在航母技術上幾乎一片空白,我們急需要一個突破,于是自然而然地將目光瞄準了瓦良格號。
但中國不能夠直接出面,否則會遭到針對,甚至還有可能會被漫天要價,更何況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根本就沒有什么錢。
于是在邵淳、徐增平等愛國人士的努力之下,甚至于背負巨債,終于是將瓦良格號成功買下,只要它沒有落到美西方的手里,巴比奇就高興得不得了。
只不過瓦良格號的回國之旅極為艱難,土耳其海峽直接攔住了瓦良格號的前行,土耳其一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土匪架勢,要求瓦良格號每天都要支付高昂的費用。
這樣的僵局持續(xù)了近一年的時間,瓦良格號才終于在希臘的仗義相助之下,成功抵達中國。
而歷經(jīng)千難萬險才來到中國的瓦良格號早已經(jīng)被折磨得不成樣子,巴比奇曾經(jīng)無比珍視和驕傲的巨艦,已經(jīng)是一副缺胳膊少腿兒、遍體鱗傷的模樣,尚未完工的航母完全沒有了當初锃光瓦亮、宏大輝煌的模樣,巴比奇的心仿佛都在滴血。
巴比奇毫不猶豫地一頭鉆進了瓦良格號改良的工作當中,美國得到消息后當即就展開了各種阻攔,但巴比奇絲毫不為所動,始終堅持修復自己的孩子。
在巴比奇的指導幫助和中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歷經(jīng)了十年之久,瓦良格號終于在2012年迎來了新生,成為了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徹底開展了中國航母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之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