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電話鈴聲打破了鄉(xiāng)下院子的寧靜,我放下手中的澆水壺,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慢慢走向屋內(nèi)。
“媽,是我?!彪娫捘穷^傳來兒子熟悉的聲音。
“小明啊,有事嗎?”我強裝平靜。
“我和麗麗下個月要出差,小寶放暑假沒人照顧...”
我沉默了。庭院里的蟬鳴聲越發(fā)清晰,手機微微發(fā)燙,那種被需要又被利用的感覺再次涌上心頭。
01
我叫李秀珍,今年60歲,老伴王建國兩年前因病去世。我和老伴原本在河南農(nóng)村老家生活,過著平靜而簡單的日子。每天早起收拾院子,種點蔬菜,養(yǎng)幾只雞,日子雖然不富裕,但也舒心自在。
五年前的春天,兒子李明打來電話,說他媳婦張麗懷孕了。李明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做中層管理,張麗是幼兒園老師。兩口子都有工作,加上北京的生活節(jié)奏快,沒時間照顧孩子。
“媽,您能不能來北京幫我們帶孩子?麗麗懷孕了,醫(yī)生說是個男孩,預產(chǎn)期是八月?!崩蠲髟陔娫捓镎f。

我心里一陣喜悅,連連應下:“好好好,那我收拾一下就過來?!?/p>
“媽,您真是太好了!”兒子在電話那頭高興地說。
掛了電話,我看著院子里剛發(fā)芽的菜苗,心想自己這一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但為了兒子、為了孫子,值得!我把家里簡單收拾了一下,跟鄰居王大媽打了招呼,拜托她偶爾來看看房子。
“秀珍,你真是有福氣,去城里享清福了!”王大媽笑著說。
我搖搖頭:“哪是享清福,是去幫孩子們帶孫子呢?!?/p>
“那也比在鄉(xiāng)下強啊,城里什么都方便?!?/p>
我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臨行前,我最后看了一眼老伴的遺照:“老王,我去照顧咱們孫子了,你在那邊安心吧。”
北京的生活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既陌生又忙碌。兒子和兒媳住在北五環(huán)外的一個小區(qū)里,兩室一廳,70多平米,雖然不大,但在北京也算是他們夫妻拼命工作幾年才買下的。
孫子李小寶出生后,我的生活徹底變了樣。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做一家人的早餐。兒子兒媳七點出門上班,我負責給小寶喂奶、換尿布。等孩子大一點,又要操心輔食。小寶三歲開始上幼兒園,我每天早上七點半送他去,下午四點半接回來。回家后還要準備晚飯,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
晚上,我還要給小寶講故事,教他認字、數(shù)數(shù)。雖然自己沒什么文化,但簡單的還是會一點。我經(jīng)常給小寶講鄉(xiāng)下的故事,告訴他怎么種莊稼,怎么養(yǎng)雞鴨。小寶很聰明,學什么都快,在幼兒園表現(xiàn)也很好,老師經(jīng)常表揚他。
“媽,您帶孩子真有一套,小寶在幼兒園可乖了,老師都夸他懂事?!庇幸惶焱砩?,兒媳婦張麗從幼兒園接孩子回來,高興地對我說。
“是啊,媽,您辛苦了?!眱鹤永蠲饕残χf。
我心里甜滋滋的,雖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兒子兒媳和小寶都開心,我就滿足了。
小寶三歲生日那天,一家人在家里慶祝。李明買了一個大蛋糕,還給我買了一條金項鏈作為禮物。
“媽,這是我和麗麗的一點心意,謝謝您這些年的付出。”李明把項鏈給我戴上,眼里滿是感激。
我摸著脖子上的金項鏈,眼睛濕潤了:“傻孩子,咱們是一家人,說什么謝謝?!?/p>
“奶奶最好了!”小寶撲到我懷里,用他肉嘟嘟的小手摸著我的臉。
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雖然離開了生活了幾十年的鄉(xiāng)下,雖然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我沒有朋友,沒有自己的空間,但為了這個家,我心甘情愿。

小寶很依賴我,晚上睡覺也要我在旁邊。有時候兒媳婦想哄他睡覺,他還會哭鬧:“我要奶奶!”
“小寶太黏您了,媽?!睆堺愑袝r候會這樣說,但語氣里更多的是慶幸,畢竟有我在,她晚上可以休息,不用被孩子折騰。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我漸漸習慣了城市的生活節(jié)奏,也習慣了照顧小寶的忙碌。但好景不長,隨著小寶上小學,一切開始悄然變化。
02
小寶六歲那年九月,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我早早地做好了準備,給他買了新書包、新文具,還特意做了他愛吃的紅燒肉。
“小寶,奶奶送你上學去啊?!蔽腋吲d地說。
誰知兒媳婦張麗在一旁說道:“媽,不用了,我今天請了假,要送小寶去上學。第一天上學是很重要的,我想親自去?!?/p>
我愣了一下,隨即笑著點頭:“好啊,那你送吧。”
心里卻有點失落,畢竟小寶從小都是我一手帶大的,他上學第一天,我也想見證這個重要時刻。不過既然兒媳婦這么說了,我也不好堅持。
從那以后,張麗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小寶的學習和生活。這本來是好事,但她對我的態(tài)度也開始微妙地變化。
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樣給小寶講故事,講到了《狼來了》的寓言,正準備講故事的道理,張麗突然走進房間。
“媽,您別總講這些老掉牙的故事了,現(xiàn)在的孩子需要更有創(chuàng)意的教育方式。”她拿出一本彩色的英語繪本,“小寶,媽媽給你讀這個?!?/p>
我默默地站起身,走出了房間,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類似的事情開始越來越多。有一次,我做了紅燒肉和糖醋排骨,都是小寶愛吃的。
“媽,您做飯?zhí)湍伭?,對孩子不好。現(xiàn)在的孩子需要清淡飲食,您這種農(nóng)村的烹飪方式不適合小寶。”張麗皺著眉頭說。
我一下子呆住了,手里的勺子都忘了放下。
“麗麗說得對,媽,您的飯菜確實有點油?!崩蠲饕哺胶偷馈?/p>
我艱難地笑了笑:“好,那我以后注意。”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想起兒媳婦說的“農(nóng)村烹飪方式”,心里酸澀不已。我不過是按照小寶的口味做菜,他從小就愛吃我做的紅燒肉,現(xiàn)在怎么就成了“不適合”了?
小寶剛上學那會兒,成績還不錯,但到了期中考試,語文只考了85分,比班上最高分低了10分。
“都是因為奶奶平時太溺愛他了,沒有好好輔導他學習?!币惶焱砩希衣牭綇堺愒诜块g里對李明抱怨。
“媽歲數(shù)大了,教育理念也跟不上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崩蠲鞯穆曇魝鱽?。
“要不咱們送他去上補習班吧,反正有媽在家,接送也方便?!?/p>
“也只能這樣了?!?/p>
聽到這些話,我的心像是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確實沒什么文化,只上過小學,但我一直很用心地照顧小寶,每天晚上都督促他寫作業(yè),檢查他的書包??稍趦鹤觾合毖劾铮覅s成了“沒有教育理念”的老太太。
從那以后,小寶每周要去三次補習班,都是我負責接送。有一次放學路上,小寶問我:“奶奶,媽媽為什么總說你做的飯不好吃?我明明很喜歡啊。”
我笑了笑,摸摸他的頭:“因為媽媽想讓你吃得更健康啊?!?/p>
“可我就喜歡奶奶做的飯?!毙氞街煺f。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家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張麗開始頻繁地挑剔我做的家務:地板沒擦干凈,衣服沒疊好,廚房油煙味太大。有時候李明也會跟著抱怨幾句。
更讓我難過的是,張麗的父母每個月都要來住幾天,每次來都要當著我的面說些難聽的話。
“你看這廚房,油漬漬的,一看就是農(nóng)村人做飯。”張麗的媽媽曾這樣評價。
“小寶這么聰明的孩子,跟著沒文化的老人家,真是耽誤了?!睆堺惖陌职忠策@樣說過。
我強忍著淚水,一聲不吭地繼續(xù)做家務。在他們面前,我就像是一個透明人,一個沒有尊嚴的保姆。
最后的導火索是小寶膝蓋受傷那件事。
那天,小寶放學回來,膝蓋上有個小傷口,說是和同學玩耍時摔倒了。我趕緊把他扶到沙發(fā)上,用自己從老家?guī)淼乃幘平o他擦傷口,又用創(chuàng)可貼貼好。
晚上張麗回來,看到小寶膝蓋上的創(chuàng)可貼,問怎么回事。小寶告訴她后,她立刻揭開創(chuàng)可貼查看。
“媽!您用什么東西給小寶擦傷口了?這么臟!”張麗聞到藥酒的味道,臉色一下子變了。
“就是我從老家?guī)淼乃幘?,消毒效果很?..”我小聲解釋。
“什么藥酒!這是什么年代了,還用這種東西!傷口感染了怎么辦?”張麗幾乎是吼著說。
小寶被嚇到了,小聲說:“媽媽,不疼的,奶奶給我擦了藥,已經(jīng)好多了...”
“你別說話!”張麗厲聲打斷他,然后拉著小寶去衛(wèi)生間重新清洗傷口,還用酒精消毒,疼得小寶直哭。
當晚,李明下班回來,張麗把事情告訴了他。我以為兒子至少會幫我說幾句話,沒想到他皺著眉頭對我說:“媽,您這樣做太危險了?,F(xiàn)在不比您那個年代,有專業(yè)的醫(yī)療用品,您那些老土的方法早就過時了?!?/p>
我低著頭,不知道該說什么。在我的記憶里,小時候李明摔倒,我也是用這種藥酒給他擦傷口,他從來沒有感染過??涩F(xiàn)在,這成了“危險”的做法。

兩天后的晚上,李明突然說要和我談談。我心里有種不好的預感。
“媽,我和麗麗商量了一下,覺得您年紀大了,在城市里生活太累了?!崩蠲饕贿呎f一邊避開我的目光,“我們覺得,您還是回老家休息吧,那邊空氣好,也清靜,您也能享享清福?!?/p>
我看著兒子冷漠的眼神,明白了一切。我不是被請回去“享清福”,而是被嫌棄了,被趕走了。我就像一個用完就扔的工具,當他們需要我?guī)兔Ш⒆訒r,我是香餑餑;現(xiàn)在孩子大了,我就成了多余的人。
心里雖然難過,但我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好,我收拾一下,后天回去?!?/p>
李明似乎松了一口氣:“媽,您別多想,我們是為您好。鄉(xiāng)下空氣好,您身體也能養(yǎng)養(yǎng)?!?/p>
我笑了笑,沒有反駁。我明白,這些都是借口,他們只是不想再看到我了。
03
收拾行李那天,小寶一直跟在我身后,眼睛紅紅的:“奶奶,您為什么要走???是不是我不乖啊?”
我蹲下身,抱住這個陪伴了我五年的小家伙:“不是的,奶奶是回老家休息一下。小寶乖,要好好學習,聽爸爸媽媽的話?!?/p>
“我不要您走,我要和您一起回老家?!毙殦е业牟弊樱蹨I止不住地流。
張麗走過來,硬是把小寶拉開:“小寶,不要鬧了,奶奶要回老家休息,你要上學,不能跟著去。”
“我不要上學,我要和奶奶在一起!”小寶掙扎著。
“夠了!”張麗提高了聲音,“回屋去寫作業(yè)!”
小寶被嚇住了,哭著跑回自己房間。我站在原地,心如刀絞。五年來,我把全部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現(xiàn)在卻要被迫離開他。

臨行那天,李明送我去火車站。一路上,他只是機械地詢問我有沒有帶夠衣物、藥品,沒有一句真心的話。
“錢我已經(jīng)給您準備好了,夠您用一陣子的?!痹诨疖囌?,李明遞給我一個信封。
我沒有接:“不用了,我還有退休金,夠花的?!?/p>
“那...您保重身體?!崩蠲饔行擂蔚卣f。
我點點頭,沒等他轉(zhuǎn)身,我就拖著行李箱上了火車。透過車窗,我看到站臺上的兒子松了口氣的表情,心里一陣酸楚。
回到老家,推開許久沒人住的房子,屋里滿是灰塵和潮濕的氣味。我放下行李,坐在門檻上,終于忍不住失聲痛哭。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是幸福的,有孝順的兒子,可愛的孫子,和睦的家庭??涩F(xiàn)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我擦干眼淚,開始打掃房子。掃地、拖地、擦窗戶,一直忙到天黑。雖然身體疲憊,但心里更難受。
第二天一早,鄰居王大媽聽說我回來了,急忙過來看我。
“秀珍,你回來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王大媽一邊說一邊走進院子。
“臨時決定的,也沒來得及告訴你?!蔽颐銖娦α诵?。
王大媽打量著我憔悴的面容:“你這是怎么了?在城里過得不好?”
我再也忍不住,把這些年的經(jīng)歷和盤托出。說著說著,眼淚又流了下來。
“這些白眼狼!”王大媽氣憤地說,“你付出那么多,他們竟然這樣對你!”
“算了,都是自己的兒子?!蔽覈@了口氣。
“你啊,就是太心軟。他們把你當工具人,用完就扔,一點不把你當親媽!”
王大媽走后,我站在院子里,看著荒蕪的菜地,突然有了主意。與其在這里自怨自艾,不如重新開始我的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清理菜地,種上各種蔬菜:白菜、蘿卜、茄子、辣椒。每天早上,我都早早起床,給菜地澆水、施肥、除草。看著嫩綠的菜苗一天天長高,心情也好了許多。
我還在后院養(yǎng)了幾只雞,每天早上能聽到公雞打鳴,中午有新鮮的雞蛋吃,感覺回到了從前的生活。
村里人知道我回來后,經(jīng)常來串門,帶來自家種的蔬菜和自制的咸菜。我也會把自家種的菜送給他們。這種互相幫助、互相關(guān)心的氛圍,是我在城市里從未感受到的。
有一天,我聽說村東頭的張大爺生病了,無人照顧。張大爺是個孤寡老人,七十多歲,膝下無兒無女。我?guī)е约鹤龅碾u湯去看他。
“張大爺,聽說您病了,我給您熬了點雞湯,您喝點暖暖身子?!蔽艺驹趶埓鬆敿议T口喊道。

一個瘦弱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出來,臉色蒼白:“是秀珍啊,聽說你從城里回來了??爝M來坐?!?/p>
張大爺?shù)募依锖芎喡?,但收拾得很干凈。他告訴我,自己得了風濕病,最近疼得厲害,連飯都做不了。
“那可不行,您這么大歲數(shù),不能餓著啊?!蔽叶挷徽f,卷起袖子,幫他收拾屋子,又去廚房給他做了頓飯。
從那以后,我每天都會去張大爺家看看,幫他打掃衛(wèi)生,做點吃的。漸漸地,我們成了忘年交。張大爺雖然沒什么文化,但見多識廣,經(jīng)常給我講一些有趣的故事。
“秀珍啊,你這么好心腸,那兒子怎么能那樣對你呢?”有一天,張大爺突然問我。
我苦笑了一下:“城里人和咱們不一樣,他們講究的東西多。”
“胡扯!”張大爺生氣地說,“不管城里鄉(xiāng)下,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忘恩負義的東西,不配做你兒子!”
聽了這話,我心里既溫暖又酸楚。在這里,我找到了真正的關(guān)心和尊重。
村委會得知我回來后,邀請我參加村里的“銀發(fā)課堂”,教小朋友們做一些傳統(tǒng)手工藝,比如剪紙、編草帽。雖然工資不高,但能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我就很滿足。
有一天,王大媽的孫女來看她,帶來了一部智能手機??粗醮髬尯蛯O女視頻聊天,我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
“大媽,你這手機挺好用的啊?!蔽液闷娴貑枴?/p>
“是啊,我孫女給我買的,說是可以隨時看到她。你要不要也弄一個?”
我點點頭:“好啊,我想學學?!?/p>
第二天,我跟著王大媽去鎮(zhèn)上買了一部簡單的智能手機,辦了套餐。回來后,王大媽教我怎么用微信,怎么刷抖音。一開始很不習慣,但慢慢地,我開始喜歡上這種新鮮事物。
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農(nóng)村老人分享自己的種菜、做飯視頻,有的還很有名氣。于是,我也試著拍了幾個自己種菜、做飯的短視頻發(fā)上去。沒想到,居然有人點贊留言,還有人問我菜怎么種,飯怎么做。
漸漸地,我的抖音賬號有了幾百個粉絲,村里人知道后,都親切地叫我“網(wǎng)紅奶奶”。我雖然害羞,但心里也美滋滋的。通過這個平臺,我認識了很多和我有相似經(jīng)歷的老人,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就這樣,我在鄉(xiāng)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快樂。雖然偶爾還會想起小寶,想起在城里的日子,但已經(jīng)不會像剛回來時那樣痛苦了。
我明白,人生有起有落,重要的是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城里,我是個沒用的老太太;在鄉(xiāng)下,我是受人尊敬的“網(wǎng)紅奶奶”。
回到老家一個月后的一天,我正在菜地里干活,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我擦了擦手上的泥土,拿出手機一看,是李明打來的。
我心跳加速,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通了電話。
“媽,您還好嗎?”李明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緊張。
“挺好的,鄉(xiāng)下空氣好,我種了不少菜,還養(yǎng)了幾只雞?!蔽冶M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
“那就好...那個...媽,我和麗麗下個月要出差一個月,小寶放暑假了,沒人照顧。您能來幫忙看一下孩子嗎?”
聽到這話,我心里一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