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今天早上的文章里分析認為,川普只不過假裝推動俄烏停戰(zhàn),他真實的目的仍是想在俄烏之間實現(xiàn)“和平”賺取個人或家族利益。
有讀者私信問我:川普如何牟利呢?
我認為,他想通過俄羅斯天然氣來賺錢。
眾所周知,自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北溪1號和2號已經停止運營,歐洲大幅減少了從俄羅斯購買管道天然氣,據(jù)“路透社”報道,歐盟計劃從今年5月份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在2027年前擺脫俄羅斯的所有能源。
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是無法降低的,它們將從哪里進口天然氣呢?
答案是美國。
2024年,歐洲進口的天然氣中,16.7%來自美國,18.8%來自俄羅斯。今年前3個多月,由于烏克蘭停止了俄國天然氣的過境合同,俄國的份額已經降至10%以下。

在俄烏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歐盟40%的天然氣、30%的石油和46%的煤炭從俄羅斯進口。
當初歐洲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目的是讓它通過能源生意賺錢,放棄對鄰國領土的欲望,以確保歐洲的和平。但敗類并沒有因為賺得盆滿缽滿就改變了對大帝國的夢想和追求,反而用從歐洲賺來的錢投資軍事,對鄰國領土的欲望更加旺盛,并將歐洲的能源依賴作為武器。
現(xiàn)在歐洲計劃徹底擺脫對俄的能源依賴,就是因為此次俄烏戰(zhàn)爭的沉重領悟。
但是,將能源依賴從俄國轉向美國是不是就安全了呢?
本來歐洲不會擔心這個問題,川普發(fā)起的關稅戰(zhàn)讓他們意識到,在能源上過度依賴美國,同樣有被卡脖子拿捏的可能。事實上,歐洲已經意識到,“越來越難以將美國液化天然氣視為一種中性商品: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能會成為一種地緣政治工具?!?/p>
近日,歐盟與美國就關稅開展的談判十分艱難且進展緩慢,歐盟認為,川普大概率會對歐盟再次揮舞關稅大棒。英國《金融時報》昨天報道,歐盟委員會表示,雙方貿易談判代表進行了兩小時的會談,不僅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歐洲人甚至不知道美國人在貿易談判中的訴求到底是什么。

也許,美國的談判代表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任務可能就是讓談判破裂,就如同美國與烏克蘭的談判一樣。
此前川普曾表示,歐盟每年需要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在這種情況下,這幾天歐洲開始談論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話題。
法國Engie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迪迪埃·奧洛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如果烏克蘭實現(xiàn)合理的和平,我們的天然氣輸送量將能夠恢復到每年600億立方米,甚至可能是700億立方米,其中包括液化天然氣?!?/p>
在德國最大的工業(yè)集群之一洛伊納化工園區(qū),人們認為俄羅斯天然氣應該盡快回歸。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德國、法國還是歐洲其他國家,購買能源的行為主體是公司而不是各國政府。
如果戰(zhàn)爭結束,歐洲開始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川普掙錢的機會就來了。
此前川普曾建議德國重新啟用北溪1號、2號天然氣管道,由美國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并通過管道輸送到歐洲。這樣一來,歐洲購買的天然氣就是俄羅斯的,而是美國的。
轉個手就可以大賺其錢,這樣的好事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美國政府當然不會去做生意,轉手倒賣的只會是美國公司。
你猜,會是誰的公司?
毫無疑問,能做到這個生意的公司,要么是川普或者其家族成員的,要么就是川普盟友的。
一個79歲的老頭,為了掙錢也是夠拼的了。

假如他真能實現(xiàn)俄烏停戰(zhàn)——我是說假如——美國公司還能夠獲得烏克蘭礦產資源的優(yōu)先權。
這些公司,當然也是川普團伙的。
當川普離任的時候,也許會誕生一個巨無霸跨國能源企業(yè)——“川氏全球能源集團公司”,什么洛克菲勒,什么美孚,通通被甩在后面。
別人當總統(tǒng),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川普當總統(tǒng),是把它當作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他還可以再寫一本《交易的藝術2》,告訴美國政客們如何通過從政賺大錢。
可是,烏克蘭人的脖子太硬,川普摁不下他們倔強的頭顱,這就是他惱火的原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