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天有點難受。
主要是右手手疼,最開始我以為是痛風或者腱鞘炎,想著等兩天就好了,結果越來越疼,疼得我又困又睡不著,十分影響我晚上看片,于是寫完這篇發(fā)了過后我準備去醫(yī)院看看。
順便說一句,這兩天我準備把這號遷回到自己公司來,因為原來的公司早幾年前倒閉了,但我一直懶得去處理賬號遷移的事情,就拖到了現(xiàn)在。
回想起上次遷號的時候是17年?你們經(jīng)常問我關注我多久其實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算的,因為之前的數(shù)據(jù)都抹掉了。
這種感覺很奇妙,我都記得那天仿佛所有人都是新關注我的,什么數(shù)據(jù)都沒有了。
就像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人生又有幾回能從頭再來呢?
黎耀輝,你說是吧?

聊個事,你們自己心里有數(shù)就行,但別出去說。
起因是前幾天有個娃拿了篇文章給我看,說是她寫的。
說實話不咋樣,主題是早前幾年我們愛寫的那種雞湯,就是“三段一總結”的那個模式,我很久之前寫過不少。
這姐們兒的問題在于她都沒把故事給我講明白,卻在文中用了很多生僻字組成的詞匯來議論,有點扯。但她挺驕傲,或許是些許華麗的辭藻會讓我覺得她這篇文字文采斐然,想讓我夸她一下。
我說你在講個什么玩意兒?
她給我說了一堆她對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
我那會兒就在想到底我瘋了還是她瘋了?
最后她問我可不可以發(fā)表在我的號上?
我那會兒盯著手機臉像一團皺起來的紙,隔了一會兒跟她說我不收稿。她說不用我給稿費,我說你給我錢我都不發(fā)。
老子都沒想到的是她開始噴我,說我就是害怕別人說她比我寫得好之類的……
我一邊聽她噴我,一邊點進她的朋友圈,心里大概有個數(shù)了。因為她朋友圈全是那種參與了什么“寫作訓練營”過后,寫了文章被收了然后別人給她發(fā)稿費的聊天截圖。
字里行間反正感覺她不是一般人,最起碼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
我從沒聊過這個方面,但是確實是有朋友偶爾會來給我看看他們寫的東西,讓我給點意見之類的。
我覺得無論寫什么,你把一個故事講明白就已經(jīng)很厲害了,有自己風格的講那你就可以是個很好的作者,真的。
而講好一個故事的前提,就是說人話。
先說人話,再追求一點審美,這很難么?
我這人挺喜歡裝逼,但是我覺得裝逼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而然,這是我在這條漫漫路上慢慢學會的。
一言難盡。
我看過很多大叔大媽大爺大娘反正不是年齡大就是輩分大的人鼓搗出來的文字,每個字我都認識,就是看不懂她們到底要說個什么東西。
都不用我舉例,你們?nèi)シ笥讶蛘吡粢庖幌鹿娞?,就能找到很多?/p>
要不怎么說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呢,以前叫比丘國,現(xiàn)在叫小兒城。
當然這是個人偏好,反正我不喜歡這類文字。
之所以聊這個,是因為我想跟你們說說這些年一直很火的叫做“知識付費”的賽道,我都不知道為什么這兩天這么多人問我。
或許是大形勢,或許是競爭壓力確實上了一個強度,于是很多人在網(wǎng)上開始報名各種知識付費的賽道。
當然,專業(yè)知識絕不免費,我很認同這個觀點。
但首先,我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導師團隊到底專不專業(yè)。
中老年板塊我就不說了,騙子的聚集地,什么玩意兒養(yǎng)生之類的這種擦邊騙錢是真的已經(jīng)科普得沒辦法科普了。
然后像3D建模、英語、手工、母嬰這類知識付費,你在某一段時間很感興趣的話其實也可以參與一下,反正最后都是像健身房辦卡,純屬沖動。
我沒報過,所以我也不討論。
接著,就是我想說的關于寫作的所謂很多“訓練營”、“打卡營”、“陪寫營”……
早前時候隔三差五就有娃兒來問我誰誰誰家的“寫作訓練營”靠不靠譜,我不愿意招惹是非,一直說你想報就報,問我干啥我又不報。
說實話,問的多了我自己都想開個班,這玩意兒是真的賺錢。
但大多數(shù)人想報這個班不是喜歡寫東西,不是想學會怎么傾訴,不是想成為一個好作者,他們就是想成為博主掙波快錢或者投稿賺錢,而市面上無數(shù)寫作營都是畫這個餅吸引大家進入的。
“下班每天寫一千字,每個月多幾千塊錢稿費”類似于這樣的宣傳語,熟悉么?
哥們兒,這個世界上最掙錢的生意就是來教你掙錢,但他掙你的錢,你掙不掙得到和他有什么關系?
我告訴你兩點建議怎么判斷:
1,你別管話術。做為宣傳的這個領頭人物,不管他說他年入幾百萬,名頭再響亮,再寫過什么幾千萬閱讀的東西,你就去全網(wǎng)搜他的文章來看,如果他連一年幾十萬字的無論是熱點新聞、故事小說還是什么的都找不到,那我問你憑啥相信他能教你寫東西???
反之,如果這個人一直在寫,那是可以嘗試一下的,無論是找選題還是什么確實是可以學習一下的。
2,拿微信公眾號來說,這個導師所發(fā)表的文章全是《28歲,年入百萬,我做對了什么》這樣標題這樣類型的文字的話。
不用看了,純騙子。他年入百萬有可能,但他年入百萬是因為看了這些文章收的學費有那么多,而不是他靠著自己寫的東西年入百萬。而且往往你進那種訓練營就讓你給一筆錢當合伙人,下一個進來交錢的人再分你一些這樣的營銷風格,是不是另一個角度的微商?
而所謂的稿費激勵制度,如果沒有兩三個月就賺回來了這種情況,那就相當于拿你的學費給你發(fā)稿費,你怎么想?
這種判斷方法很簡單吧。
我知道大家對于掙錢的焦慮,病急亂投醫(yī)我也可以理解,只是吧幾百上千的錢花出去,總得有個水花不是?
特別是上周有個小姑娘跟我說她大三,上上個月一咬牙花了4000多參加了個寫作訓練營,結果就是每天在群里寫點東西打卡,所謂的導師點評一下然后就讓她自己改,但又不跟她說具體問題在哪。
教出來的課件就是那種很粗略的寫作思維導圖,根本沒什么卵用。
她跟我說很后悔,但簽的合同上說那會兒再退錢也就只能退1000不到,相當于花了3000塊自己找了個群打卡寫東西。
我很震撼,但確實不理解。
3000多,你拿給我喝了我每天來跟您請安,跟知心大爺似的,不僅教你寫東西,而且負責解決一切情感問題。
說到這里十分心酸。
不寫了,洗個澡去醫(yī)院。
有機會一起喝酒。
最后,請持續(xù)相信你關注我是因為你愛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