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途徑蒙古國,這本來是中俄賞飯吃,可蒙古國不識好歹,遲遲不肯敲定方案。

俄羅斯不知咋想的,反正中國可能沒有耐心了,或許改變主意,讓這一項目從俄羅斯直通中國

日前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向媒體透露,“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的路線還未確定,但是項目肯定能落地,關鍵是走哪一條路線,方案一是過境蒙古國,方案二則不需要通過蒙古國,第二條線路正在探討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

這個關乎中國能源供應安全的大項目,立項好幾年了,之所以拖延到現在還未建成通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蒙古國反復變卦。

作為一個夾在中俄中間,又把美國當作“第三鄰國”的國家,蒙古國存在諸多派系,在這個項目上各派激烈博弈,這就導致一直敲不定最終方案,整個項目就只能一再拖延。

還有境外勢力一直在向蒙古國施壓,影響烏蘭巴托方面的決策,企圖破壞這個項目,最典型的就是美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去年布林肯就訪問了蒙古國,除了看上豐富的稀土資源尋求合作外,他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把蒙古國發(fā)展成一顆戰(zhàn)略棋子,用來遏制中俄。

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蒙古國不得不看臉色行事。

當然影響這個項目落地的,不止蒙古國陰晴不定的立場,甚至中俄也在博弈。

咱們更想這個項目直通中國,因為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就向中國輸氣,保障中國用氣安全,引入蒙古國這個第三方,等于說整個項目“節(jié)外生枝”,多一個關聯方,中國對整個項目的把控就會更復雜,眼下的情況就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咱們也沒把話說死,其實過境蒙古國的方案也能接受,畢竟同為發(fā)展中國家,中國能幫一把是一把,讓這個項目走蒙古國,能給當地帶來不少的經濟收益和經濟發(fā)展機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俄羅斯想法不同,克宮想把蒙古國拉上,一來這等于多了一個俄氣買家,能讓整個項目收益最大化。

二來俄羅斯想用這個項目,把蒙古國拉到自己這邊,不管是對華還是對美,都是一種戰(zhàn)略勝利。

克宮現在給蒙古國傳遞著這樣一個信號:我力爭讓這個項目從你這里經過,每年給你白白送幾億的過路費,你要感謝我,得了好就要投入帳下為我效力。

為了讓蒙古國盡快答應這個方案,普京用“再不答應,就走哈薩克斯坦”這個方案,來敲打蒙古國。

真要走哈薩克斯坦?恐怕俄羅斯不愿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說中國西部也不缺天然氣,如果讓項目接上中國西氣東輸的管道,輸氣距離就遠了不劃算。

說實話,這個項目拉扯到這個時間也該落地了,既然中俄都同意項目過境蒙古國,烏蘭巴托方面沒理由拒絕,身處內陸本身發(fā)展機會就不多,好不容易有這么個大項目青睞你,對蒙古國而言,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從張漢暉大使的這番發(fā)言看,中國想要盡快搞定這個項目,拖的時間越久變數越多。

中方的意思,蒙古國應該能聽明白,不能再猶豫了,不然煮熟的鴨子飛了,屆時別怪中方沒提醒。